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3-01-20 15:55李慧慧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辨析史料

李慧慧

史料实证是最具历史学科特色的方法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这样描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从新课标对史料实证的定义可以发现,其最重要的是对史料进行辨析,进而重现真实的历史。

一、史料的收集、辨析、整理、应用,是史料实证的基本步骤

新课标中对史料实证素养考查的分析,一般包括:

一是考查“区分史料类型,提取史料信息”的能力。史料类型是史料价值判断的前提,不同类型的史料其背后富含的价值也不尽相同。新课标中列出的史料类型按照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现代音像史料。按是否为历史事件发生时留存下来的,可分为原始史料和间接史料;按史料保存者的主观意图,可分为有意和无意史料。掌握了分类标准,才能逐渐养成辨识史料类型的能力,并进一步明晰史料的价值。

二是考查“认识史料价值,利用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一般普遍认同实物史料相较于文献、口述史料具有更大的证史价值,第一手史料价值大于二手史料,同时,文学和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辅助史料使用,但一定要进行仔细甄别判断。需要指出的是,和间接的二手史料比较起来,原始史料即一手史料更加接近历史本来的模样,但接近不等于一致,所以提示我们在辨别史料时,要灵活看待史料的价值。

三是考查“整理辨析史料,利用不同史料形成互证”的能力。最典型的互证乃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创造的“二重证据法”,其主要内涵是强调用地下出土的实物资料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

四是考查“辨识史料作者的意图,恰当地运用材料建构历史解释”的能力。这实际上体现了“史料实证素养水平4”的要求。以上这四个层级的能力考查体现了层层递进的能力要求,它们环环相扣。

二、从一道辛亥革命的材料解析题,看史料实证在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以一道有关辛亥革命时期各阶层对革命的不同反应为视角设计的史料辨析题为例,具体分析史料实证在解题中的运用。

材料1:(武昌起义后)一位学生“看见沿途小贩,只顾宣传革命,不暇照顾买卖,有人问他们为何不注意自己做生意,他们一致答称:‘只要革命成功,不愁没有饭吃’”。

——贺觉非《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人物传》(1982年出版)

材料2:当时的报刊称,是日夜(起义当晚)“居民畏祸逃走者十居八九,城门时开时闭。(注:该书根据辛亥革命期间每日报刊要闻辑录而成)

——渤海寿臣:《辛亥革命始末记》(1912年出版)

材料3:(参加首义的刘莘园进入武昌城看到)“一路上只见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地由城内出来向乡下逃走”。(注:该书作者为参加武昌首义的学生军)

——刘莘园:《回忆武昌首义》(1956年著)

这里给出了有关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初起时民众反应的三则材料,问题1:上述三则材料记载的民众态度有什么不同?

具体来看,材料1中有“只顾宣传革命,不暇照顾买卖”,“只要革命成功,不愁没有饭吃”的表述,可知民众的态度是支持革命,宣传革命。材料2中说,居民畏祸逃走者十居八九;材料3中说,“一路上只见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地由城内出来向乡下逃走”,可知材料2、材料3都认为民众面对革命是惊慌的、逃避的。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问题2:对这些记载不同的史料,你怎么看?这属于开放式的提问,需要学生有明确观点,并结合所学,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分别辨析三则史料的来源、类型及价值,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充分,言之有理即可。材料1,从史料来源及类型看:《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人物传》,属于相关人物传记,出版时间为1982年,可知此书为后人所作。从史料内容看:材料提到“一位学生”看到如下现象,并无其他旁证,可知这属于个人见闻,不能就此说明民众支持、宣传革命是普遍现象。第二则、第三则史料作者均为当时直接或间接参与者。材料2,从史料来源及类型看,《辛亥革命始末记》是根据众多当时的报刊辑录而成,报刊属于一手史料,真实性和客观性较强。从史料内容看:“当时的报刊称”,说明材料2所述现象应为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体的所见所闻;材料3的史料来源为刘莘园1956年所著《回忆武昌首义》,史料类型为亲历者的个人回忆录,史料价值相对较高,并且能够与材料2形成互补互证。此外,从民众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者与清军进行了混战,必然带来秩序的混乱,导致无辜平民的伤亡以及抢劫事件的发生。普通民众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惊慌后选择逃亡应该是武昌平民的第一反应。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武昌起义后民众的态度是惊慌、逃避的观点可能更符合史实。这一问考查学生分析、辨别不同类型、不同观点的史料,以史料信息为依托进行合理的逻辑论证,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体现了“史料实证素养水平4”的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进行史料辨析,提升在具体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以及观点的恰当表达,是提升史料实证意识和素养的关键。同时,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的辨别以及如何辨析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需要教师在总结环节归纳提升。当然,在教学环节中增加针对史料辨析的学生谈讨活动,也有利于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使教与学活动相辅相成。

三、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历史研究和法官断案具有相通之处,既需要对史料证据进行必要的辨析,也需要从史料中提取可靠的证据信息,借助各种逻辑形式推演出历史结论或者认识 。一般来说,史料实证应该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论从史出;二是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三是摆事实、讲道理,史论结合;四是提高综合辨析、全面运用史料的能力;五是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的微观情境,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引导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落在学生的能力上,融入学生的认知里,是提升学生获得感、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就是培养史学品格的过程:即具有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判思维。求真是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讲究就事论事,我们所得出的任何观点都要基于历史材料,论从史出,这是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贯通意识是让学生理解古今中外、时间、空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批判思维是要求学生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上的人和事,这里体现了家国情怀。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史学品格,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就真正落地了。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辨析史料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史料二则
辛亥革命的法国认知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