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 以情动人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2023-01-20 15:55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法初中语文

戴 静

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的学科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正循序渐进地深入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语文写作课堂缺乏趣味性与感染力,不能调动初中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作文写作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缺少真情实感的灌溉,致使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难以得到高层次的提升。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初中生了解作文写作技能的重要性,并在感情真挚、立意明确的基础上[1],推动初中生合理利用文学素材组织作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技巧。

一、语文写作与真情实感相融合的重要性

语文写作是一种将个体思想转变成为语言,并利用文字来充分表达主题意义的一个有序的过程。在对初中生的写作学情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最大问题就是“言之无物”,也就是写作内容过于呆板,没有体现出真情实感。而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源于初中生作文写作中缺少真实情感的融入。作文情感的缺失,降低了初中生写作的表达欲望,即便写出来的文章文字华美,也难免因为过于空洞,而导致缺乏情感上的感染力,自然无法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2]“文贵在真”,在写作过程中,只有融入自身的真挚感情,才能在字里行间让文字打动人心,也才能够真正地表达对人生、社会与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因此,把语文写作与作者的真情实感紧密融合在一起,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情感

(一)言为心声,融入情感体验

在初中阶段,语文写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让初中生根据具体的写作要求,用丰富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文章的写作。在语文写作教学各个环节,初中语文教师要尝试以体验式教学法展开教学。在课堂上,让初中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规律以及个体的认知特点,针对语文教师创设的作文题目,以生活为主线重构自身经历,并用文字加以呈现。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但要锻炼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在确保文字流畅的基础上,让学生“言为心声”,通过“内心”描述来增强文章整体的感染力,用充沛的情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下称“教材”)八年级上册朱自清《背影》一文的课后写作练习中,让学生尝试以体验式学习方式,朗读并分享自己认为文章中最为感动人的段落。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文章细节描写的讨论,引导初中生感悟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将“父爱”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以此为情感线融入学生写作活动。以“父亲的爱”作为情感作文的写作主题,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学生在教师所引导的浸入式情感体验中,深刻了解了朱自清内心对父亲细腻的爱。小组成员又通过讨论与分析把这种爱拓展开来,使其形成了一个情感交汇的结构体系。此时,让学生抓住内心迸发的情感来描写自己对父亲的爱,显然是水到渠成,真情实感中的爱意很容易自然地迸发出来,并跃然于纸上。通过体验式教学法,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领悟作文中的情感传递特点,进而提升他们写作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感染能力。

(二)以情动人,积累生活体验

在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观察存在一定的缺失,很多日常生活中能够动人心弦的细节之处,却很难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甚至部分学生处于熟视无睹的状态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可以尝试以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初中生对情感的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情境的以情动人,通过情感的激发深化初中生的自身感悟,[3]提高与丰富初中生对生活的体验感,进而能够促使初中生把自身的感悟,融入到语文作文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

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一文为例,教师通过PPT图片展示和多媒体视频播放等方法,从多角度让初中生对春雨、春风、春花以及春草等自然景观,展开细微的视听觉感受。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春天的情境之中,体会到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当初中生已经完全融入春的美景之中时,语文教师直接切入主题,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展开文章的作文写作,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角度考虑文章的铺陈,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内心的真情实感来描写春天。情境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提高初中生对周围事物以及生活的体验能力,进而强化初中生的写作情感堆积和素材积累。

(三)感悟生活,提炼生活体验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很容易就能发现,很多初中生之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情感表达不佳,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情实感,而是缺少语文教师的“抛砖引玉”。初中生大多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状态中,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较少,所以经常被称之为“一张白纸”。因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少,所以很多初中生在提笔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就很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观察法,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与感悟生活。语文教师适当地引导初中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放慢一些脚步,用眼睛来观察生活,用心来感悟生活,并将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转化为写作素材。

语文教师尝试让初中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作文写作资源。例如,要求初中生在某一天放学后,用10分钟的时间走路回家,并在路上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形形色色的人。然后,以这些生活中的感受作为素材,在课堂上进行表达、展示。学生可以写路边的景色、路边发生的故事,或是遇到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观察法教学对应的作文题目就是“步行回家的路上……”。

学生在写作课堂上提交的材料极为丰富,并且在生活素材的收集和语言表达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例如,其中一个同学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燕子窝,在素材中写到:“燕子窝两侧高,中间却垒的偏低。细细观看,发现两边厚厚的,而窝的中间位置却稍稍狭窄了些。整个燕子窝外围被涂抹得光溜溜的,这项大工程对小燕子来说太不容易了。”通过这几句简单的描写可以明显地看出,该学生在任务实践中,认真观察了燕子窝的结构、形状、特点。从其语气和文字方面能够看出,该学生对小燕子劳动的赞美之情。笔者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加以细化,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案例,为后续的写作奠定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将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及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之中,能够激发初中生的真情实感,为他们建立深化的写作情境,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