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契合及北京冬奥会助推路径展望

2023-01-21 03:50陈三政梁玉丽
体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助推逻辑共同体

陈三政 梁玉丽

(1.韶关学院体育学院,2..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从“协和万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计利当计天下利”,这些凝聚华夏文明精华的人文理念都深植着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文化基因。这些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主流趋向具有高度逻辑契合性:一方面,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发展的丰厚沃土与基础,彰显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文化及哲学层面对人类优秀文明的科学传承;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当代社会发展实际的深彻洞见下,对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现实呼应的时代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华文明深厚积累的呈现,也是当今中国智慧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新贡献的时代反映,为当今人类社会寻求更美好生活指明了时代方向。

在顾拜旦倡导下重启的现代奥运会,始终秉持以超越体育的行业局限、超越国家的地域局限、超越肤色的文化限制、超越民族的人种限制、超越男女的性别限制等,而以人类社会为整体观念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对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综合影响。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以有效地联结全世界最具活力年轻人的奥运会平台,逐步取得了相较于人类其他方式更为有效,更为瞩目的成就。在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中,其发展动力、发展成就、发展目标都契合并助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历史洪流;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逐渐升华并成为现代奥运会更宏大、更深层诉求的历史必然,在逻辑上使得两者具备了内在契合性。探讨现代奥运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契合性及北京冬奥会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有助于通过更多视角、更全面、更深入的梳理两者的关系,并助推北京冬奥会更好服务于这一宏大的历史使命,推动人类社会更好发展。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背景及演化

1.1 历史背景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引领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以电灯泡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带领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电器时代;以计算机及量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带领人类进入了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人类科技发展迅猛,现代人类文明视野在所有层面都大大超越了人类以往所能达到的高度,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伴随着科技、经济、文明的发展,人类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尤其在处理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大流行病、深空探索等全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必须具备宏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等等的界限,进而为世界和平、持续发展、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等给出切实可行的理性行动方案。

1.2 历史演化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共同体”一词在英语文献材料中一直被视作“社会”(Society)概念的“补充用语”。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将“共同体”从社会概念范畴中抽离,将其表达为一种以血缘、感情以及伦理为纽带建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并得到学界的肯定[1]。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在深彻把握历史、理论、实践三重意蕴[2]上人类社会变化及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呼应历史发展趋势,引领人类未来发展需求,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上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社会新理念,并逐渐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进一步指明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分别载入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科学认知与深彻认知基础上,针对地球上的人类因何紧密相连、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等重大时代问题给出的“中国答案”。作为中华民族应时代呼唤而提出的新型文明观,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多样性人类文明持续演进的前提。

2 现代奥运会与人类命运体构建逻辑契合的天然性与必然性

现代奥运会虽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重建,但绝不是古代奥运会的翻版,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背景下,以新的时代要素为基础构建出来的一个新的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并因其自身一系列固有特质而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逻辑契合的天然性与必然性。

2.1 奥运理念使两者存在逻辑契合的天然性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类“由普遍的共像与殊像组合而成的一种发展走势”为内涵的“命运”,取代语言、地域、历史和血缘等因素作为认同对象,以“人类共同命运”作为纽带将全人类的权利和职责紧密联系起来[1]。现代奥运会秉持的国际性、平等性、和平性等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理念自其提出及实施,其理念虽不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宏大与深刻,但在体育领域及其辐射所及的社会领域内,其理念与追求因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规律而在相当程度上天然契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现代奥运会在重建伊始,即坚持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这一原则使其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并在组织、管理、运动项目设置等方面均程度不同的凸显出其国际性的一面,这在逻辑上天然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人类整体命运为一体的理念;现代奥运会一直都极力消除因运动员性别、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等带来的不平等,力求以奥运会为平台,以体育运动为切入点,助推人类在理性审视上的更加平等理念,并天然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所有人类平等对待的理念;深受古奥运会“神圣休战”理念影响的现代奥运会天然带着服务于世界和平的理念与使命,其反战精神绵延至今,并深刻影响着现代奥运会的发展……。现代奥运理念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并通过奥运会平台,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等等,现代奥运会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来的精神理念与文化升华及这些追求都在逻辑层面天然契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2 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两者逻辑契合的必然性

现代奥运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发展人类历史规律基础上的必然产物。由于人类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综合效应,这促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时代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以有效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在此社会背景下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当今社会基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等重大人类整体问题科学审视的智慧结晶,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历史必然。即现代奥运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出现先后有别,涵盖的广度与高度有别,但在逻辑上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之间具有逻辑契合的必然性。

现代奥运会致力于通过体育活动而建立一个和平美好世界的目标诉求,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追求人类美好生活的目标在逻辑上契合,因两者在目标诉求层面的一致性,深层诠释现代奥运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性;同时,由于现代奥运会仅仅是现代社会整体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制于人类社会整体命运的发展,以此审视,则又诠释了现代奥运会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性。现代奥运会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发展至今已吸引202 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业已成为人类社会最重大活动之一,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代奥运会发展的人文理念、现实影响力、未来目标等都内在的契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历史使命,具有助推其发展的逻辑契合必然性特征。

3 北京冬奥会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北京作为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其成就与影响自不待言,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及积极推动者。在理性审视现代奥运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契合的天然性与必然性基础上,更科学规划、更好推动北京冬奥会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项工作,成为北京冬奥会在更宏大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应有的时代贡献,其具体助推路径如下:

3.1 政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超过86 名国家元首、皇室成员和政府首脑参加了开幕式,有将近100 名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和皇室成员参加了闭幕式,有2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除此之外,同一时间聚集如此多国家政要同时莅临北京,在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北京夏季奥运会产生的巨大政治影响力生动地诠释了体育拥有影响世界的力量,其意义深远。借鉴历史经验,又兼顾因为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的深刻影响,坚决抵制一些西方国家所谓“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不和谐声音,充分发挥2022年北京冬奥会具有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展现中国智慧,积极寻求时机,展现新冠疫情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我国体育治理方略[4],继续灵活机动的倡导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实现北京冬奥会在政治层面的更宏大历史使命。

3.2 经济

虽然现代奥运会在重启之时就排斥商业化及“蒙特利尔陷阱”的波折,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后,现代奥运会因应全球化经济发展浪潮,其能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共识。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东京奥运会延迟一年且无现场观众形式举办,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审视北京冬奥会天然具有的巨大经济效应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积极推动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良性互动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有效遏制个别国家与地区的逆全球化与地域保护主义,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在经济层面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宏大历史使命。

3.3 文化

体育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型体育赛事在文化创造及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申请时就庄严向评委及全世界宣布“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人民再次有机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做出贡献”。北京冬奥会从申办之时,就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立足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5]的高度进行审视,借助北京冬奥会平台,以体育赛事为抓手,在申办、筹办、冬奥遗产继承等各个环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学术交流、各层次体育赛事等众多途径积极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在多个层面的交流互鉴工作,这也是背景冬奥会从文化高度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与使命。

3.4 科技

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最犀利的工具,并深刻渗入社会的所有领域,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不可被忽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的当今,充分利用与发挥人类科技智慧,以更好地完成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就尤为重要。以北京冬奥会为平台与契机,大力推动高科技在人工智能、更高水平的信号传播、兴奋剂防范、助力裁判公平公开判决、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宣传、新冠疫情防控、现代场馆建设、冰雪设施等方面的研发、推广、应用等各方面工作,使现代科技推动体育赛事及体育精神更好融入现代人的意识及行为中,推动以北京冬奥会为平台,借由科技手段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的更好实现。

3.5 体育

冬奥会是当今世界冬季运动项目最高级别的竞技赛事平台,是优秀运动员展现冰雪运动之美与人类勇于挑战极限、突破极限的载体。体育既是北京冬奥会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北京冬奥会最本真的主题,以体育赛事为载体的北京冬奥会平台,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在体育精神层面具有的国际性、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等理念,应从赛事场馆、接待、安保、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各国参赛运动员、关心北京冬奥会的人们在现场或信息收集中都能深切感受到地球一家,美美与共的人类共同体理念,以确保北京冬奥会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项具体工作的完美呈现。

3.6 其他

除此之外,现代奥运会在外交[6]、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并有明显的推动效应,运用中国智慧,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平台,从更多维度、更多层面实现北京冬奥会积极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项工作,推动人类社会更好发展,实现北京冬奥会更好服务人类整体社会发展大局的更宏大价值,为人类冬奥会发展历史再次留下“无与伦比”的辉煌一页。

4 总结

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伊始,就因其特有的国际性、平等性、和平性等理念具有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逻辑上契合的天然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使得两者存在逻辑契合的必然性。北京冬奥会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层面积极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项工作,以实现其服务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更宏大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助推逻辑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爱的共同体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