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文摘期刊转型的融合特点 与创新策略研究

2023-01-21 05:42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摘传统媒体期刊

李 剑

(福建青年杂志社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11)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传统媒体正加速重塑和融合的进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和AI、云计算等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深度、广度进军,赋予了传统媒体颠覆性的业态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受众的阅读习惯迁移,屏阅读、短视频、直播等逐渐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也进一步促成传统媒体的技术变革,势必加入全新的技术融合的大趋势中。作为期刊领域的重要分支,文摘期刊以文本汇编、博采众长的优势,曾引领一时风潮,但近年来在舆论场域略显沉寂。如何在数字时代,克服自身的内容局限性和滞后性,与时代同频共振,寻求融合的有效创新路径,无疑是行业亟待破解的共同课题。

二、文摘期刊融合转型的时代背景

(一)受众的诱因:用户低龄化、阅读方式的迁移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其中,短视频的用户增速最快,达9.62亿,占了网民整体的九成多;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占了网民整体的近七成。[1]可见,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已渐成网络主流应用。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集中在二三十岁,网民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特点。这个群体一般被称为Z世代,指的是1995~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其阅读习惯,以屏阅读、短视频为主,对传统期刊业无疑造成了巨大冲击。Z世代也是自媒体内容主要提供者,往往是重要舆论的发起群体,掌握着互联网场域的话语权。而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高效高频,以及阅读碎片化和视频化的冲击,让传统文摘期刊内容的稀缺性与可读性被严重消解。期刊以往的简单图文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年轻群体的阅读需求,他们更期待文本丰富的内容体验,因此在争取年轻群体关注方面,必须推出符合其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内容。

(二)内容的诱因:信息整合方式优势不再,被算法超越

数字化时代,全媒体理念的贯通发展,不少期刊都拥有了两微一端等平台,或者通过入驻媒体化平台,使得刊物也有了数字化内容,受众获取其相关信息更加容易。当下,众多媒体化平台的App以信息瀑布流方式呈现信息,以先进的推荐算法让用户更有沉浸感、获得感,信息的折叠和打开更有层次感和丰富感,在内容即时性和服务方面比期刊更胜一筹。一些媒体化平台以先进的算法和推荐,生成用户感兴趣的聚合内容,如今日头条、ZAKER、红板报等。

新媒体平台全面拓展了“人的延伸”。如今,网络用户的自由人特性被平台和算法激活,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内容的生产者,以及传播者和消费者、评判者。这一系列特性让UGC(用户生产内容)、Web3.0等平台崛起,也分流了期刊的阅读群体。在中国媒体的市场化过程中,“编辑终审权”曾至高无上,不可侵犯,“而今却在算法分发的大趋势中毁于无形”。[2]

而文摘期刊的栏目板块、文章内容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理念大多偏于传统,一旦对内容来源形成路径依赖,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过往靠剪刀加浆糊的传统文摘期刊编辑方式,如今明显落后于时代,亟须一场内容编辑方式上的革命。与此同时,众多文摘刊物内容定位同质化,在与新媒体和原创内容提供者在多屏阅读的注意力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观念的诱因:“合”而不“融”,产品思维缺乏,对用户体验重视不够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互联网为传统媒体插上翅膀,阅读变分享、读者变用户,期刊需要完成“从作品到产品”的观念转变。然而,传统媒体领导层和员工都“存在结构性问题,技术驱动难以成为决策的主流”。[3]结合到实际情况中,大多数传统媒体特别是期刊社,缺乏技术基因,对新技术和新应用有着一定隔阂,因此很难切换到互联网的产品思维、用户思维,对用户体验重视也不够到位。

一些文摘期刊在融合过程中观念保守,形式至上,未真正接入互联网思维,不敢迈出技术融合的脚步。在与新媒体的磨合过程中,存在着“合”而不“融”的现象,尽管不少期刊社都设立了新媒体部门,但却没有将融合理念贯穿整个内容生产环节。在部门分工时,编辑部与新媒体部虽有人员的重叠,但工作却相对独立,新媒体部门也只是简单地搬运或者加工纸质媒体上的内容,在内容呈现上只是“媒体+”的一种输出,而非“+媒体”的内容多维呈现,与受众的多层次、丰富的阅读需求有着较大落差。同时在短视频和直播应用领域,也反应迟缓,缺乏相应的组织架构和技术人才支撑,推送的内容不太契合这些平台的受众观看需求,形同主动放弃短视频和直播应用这块领地。

三、文摘期刊转型中的融合特点

(一)向融合出版迈进,反哺共存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4]从纸媒变成数媒的过程中,各种媒介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新媒体与文摘期刊从早期的竞争关系慢慢变成竞合的共生关系,前者对后者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反哺。新媒体对传统文摘类杂志的这种反哺的路径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编辑角色、品牌传播三个方面。[5]新媒体平台的优质创作内容层出不穷,文摘期刊大多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自己的稿件来源,并通过整合新媒体平台的UGC内容,重新有机组合,让内容更具广度、深度。文摘期刊也充分借鉴新媒体的多样化的富媒体技术、编辑排版模式等,在选题方面增加策划性的可读性内容,强化编辑的产品经理定位,进一步服务读者的多层次内容需求。在新媒体的反哺作用下,文摘期刊无形之中强化了编辑的客户经理定位,服务读者的用户思维,加大了对内容的二次创作编辑。同时,平台化媒体通过向文摘期刊反哺技术,提供平台数据资源,强化了文摘期刊的内容升级和精准传播。如今的新媒体,正是在借鉴传统媒体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载体和形式,产生了裂变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反哺,文摘期刊糅杂交汇了新旧资源,优化流程,丰富介质,从而打造优质内容。

(二)更具版权意识,原创以及二次创作内容大为增加

版权问题一直是文摘期刊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全媒体时代,版权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往针对报刊的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不再适用于新媒体和网络平台,网络转载内容须征得原作者同意授权后才能使用。这也从客观上促成文摘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原创内容的建设投入。媒体融合往深层次发展,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已成为一些主流媒体经济有效的操作模式,这对传统期刊也同样适用。而版权问题若无法解决,文摘期刊的新媒体建设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不少文摘期刊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加大了原创力度,在新媒体平台上二次创作的内容比重越来越大。一些文摘期刊如《读者》《意林》等都提前布局,增设了原创版,与此同时,知名文摘期刊在新媒体平台上也舍得投入,大比例采用原创内容,内容重整,并针对不同平台的分发特点,把握热点,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主动出击,赢得了先声。

(三)内容资源整合明显,多次售卖,尝试知识付费

传统媒体在知识付费上的经验,一般是将生产内容互联网化,以微信、微博、抖音等为链接入口,将受众转化为私域流量,成为真正的用户。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少期刊重塑了“媒体+活动”内容,由原来的“二次售卖”,即“发行杂志,售卖广告”的盈利模式,升级为“三次售卖”“多次售卖”,为用户提供更多策划、活动、培训的内容服务。一些知名文摘期刊经营新媒体多年,通过结合期刊自身资源实际和品牌优势,提供知识付费服务,对内容增值,从而实现创收。如,《读者》凭借着品牌优势,汇聚了作者、名师、编辑资源,打造了“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入选“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遴选推荐计划”,并制作了《日知录》《读者日历2022》和手工书等文创产品;《青年文摘》也整合了作家和教师、编辑的资源,开设了为青少年提供阅读与写作指导的“青年文摘·好课”;《意林》则推出意林优选品牌,推出相关作文辅导产品,提供录播课程、直播课程等增值服务,满足多元的场景需求。

(四)视频化、音频化、直播化,内容矩阵直通互联网营销平台

短视频已成为新媒体的主流应用之一,也是眼下传统期刊媒体进行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2021年抖音电商图书消费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图书类话题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485.7亿,累计直播观看人数为80.5亿人。

视频化转向是大势所趋,媒体融合过程中“视频优先、音频孵化”的战略路线愈发清晰,大部分文摘期刊也都开通了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喜马拉雅等账号,涉足全景流量布局,构建了视频化、音频化的内容矩阵,并积极投身直播场域的赛道之中。针对平台特点,目前文摘期刊制作的哲理短语类、知识讲解类、人生感悟类、治愈解压类等的内容比例提升。

然而,相比政务新媒体账号一些爆款作品频频出圈,文摘期刊的短视频作品少有破圈作品,内容建设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当下,短视频、直播正成为目前文摘期刊争夺受众的一个主战场,仍在不断尝试和创新。如,读者杂志社通过其官方微信平台,发起了“在读者,遇见真人图书馆”线上直播活动,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读者》《意林》在抖音平台上也常态性地开展图书直播活动。同时,纸质内容音频化已被普遍实行,一些文摘刊物也早已将纸质内容音频化,实现了扫码即可“听书”的体验,如《意林》《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

四、文摘期刊转型的创新策略

(一)内容模式创新:打造PGC+UGC正循环生态,可持续供给优质内容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期刊转型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读者转化为用户。文摘期刊亟须创新内容生产模式,将以作者或编辑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向“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共生模式。[6]PGC负责内容深度的挖潜与引导,UGC贡献用户的参与度与广泛度。在新媒体语境下,编辑创设的一个话题,可能带来大量的用户。一些UGC内容平台,如知乎、微博、豆瓣、贴吧的一个话题tag(标签),很可能就聚合了海量的故事文本,其中编辑可以起到识别、设置、引导话题的作用。对广大用户而言,UGC信息巨量化、碎片化,且充满了噪声,而遴选有价值的内容则需要极高的成本,这时就凸显编辑作为内容产品经理的重要性了。编辑汇集用户创作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有效连接期刊与用户,打造出一种强关系。如,“读者蜂巢”App构建了一个闭环的粉丝经济平台,并通过开设“圈子”等板块,强化了PGC与UGC为主的内容,[7]为文摘期刊的内容可持续供给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借鉴路径。《青年博览》则注重通过长期征集热心读者参与文本朗读、新媒体运营、话题互动等,增强了编读互动性,也拓宽了优质内容来源。

(二)营销模式创新:建立专属圈层沉淀用户,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服务受众

近年来,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即圈层文化。Z世代更强调个性,圈层代表包括嘻哈文化、二次元、电竞、国风、硬核科技圈等。在为用户提供归属感的过程中,建立专属的圈层,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沉淀用户,并激活其参与度,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一大方向。

随着支付方式的更加便捷,社群经济也迎来了黄金时代。所谓社群,是一种突破地缘的圈层组合,社群经济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一种全新思路。和传统媒体相比,社群变现的途径比较多样化,目前以广告、电商、会员费和用户付费等为主。[8]罗辑思维和樊登读书会等社群运营的成功,正是准确把握了社群经济是关系经济这一本质,通过特殊化圈定群体,以增值服务作为社群打造的重心。

在社群经济视域下,通过打造垂直细分内容,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互动,并为用户提供知识付费等服务。基于品牌的这种传播媒介聚合,以趣缘为牵引,以共情为基石,注重场景营销,进而依靠社群优势商业变现。

(三)技术融合创新:增强新技术赋能,向数字经济要用户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推进数字转型,利用技术赋能或许是传统媒体弯道超车的一大机会。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强调出版单位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元宇宙、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应用,整合了多种数字传播技术,提供了多场景、深互动的语境,不仅激活了互联网的想象力,有利于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也为互联网经济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随着元宇宙等应用的慢慢普及,用户的信息消费更注重沉浸式的传播体验,势必要求传统媒体加大对AR、VR、MR等技术的运用,持续以技术创新和服务为指导,深耕内容。如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AI合成主播超市”,可供用户点选播报新闻;中国首位“数字记者”和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在航空场景报道、做科普传播等。对文摘期刊而言,也亟须跟上新时代的技术趋势,才能为新媒体发展增强技术话语权。

五、结语

而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纵深进行,数字经济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媒体融合和出版融合正迈向深度融合阶段,传统媒体必须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趋势,方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在这场融合大潮中,文摘期刊呈现出了与新媒体平台内容上的反哺、更重版权运营、内容整合实现多次售卖、视频化等融合特点,也亟须从内容、营销、技术等方面调整自身的创新策略,着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文摘传统媒体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IAPA文摘
期刊问答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期待您的加入
台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