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24 01:08陈为祝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生物知识点教材

陈为祝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 362500)

1 应用翻转课堂对生物教学的意义

1.1 凸显学生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部分教师尝试将翻转课堂引用到生物教学体系中,翻转课堂为生物教学注入了活力,可以最大限度突出学生主体活动,课堂中的互动性和自主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生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1.2 降低理解难度

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是先学后教,学生遇到问题,再通过课堂探究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

1.3 提升学科素养与能力

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应借助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科研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发展.

2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2.1 巧利用微视频,针对性查缺补漏

微视频是翻转课堂中的关键手段,教师需要先总结和归纳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学习目标拍摄简短的视频,多是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观看.通过观看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重难点,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差异,在独立思考中解决生物学习问题,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节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观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并进一步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和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主题有充分的认识,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为了让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衔接更加自然,教师还可以在微视频的最后留下探究问题,如“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会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有什么影响?”“溶质种类不同对质壁分离和复原是否会有影响?”……,学生在课前需要对问题展开思考,课堂中与同学分组展开讨论,提出猜想后教师不要直接评论学生观点的对错,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借助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如运用自身生物基础设计实验步骤.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会对课堂所学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结合教师的指导,加深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理解.由此,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预习提前了解教学主题,还可以借助自主学习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节约出更多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开展实验和探究.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提高凡事进行准备的意识.

2.2 注重小组合作,科学合理地分工

分组学习是当前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促进小组学习,需要先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探究、总结生物知识中的重难点.

以“DNA的结构”教学为例,虽然学生在以前的生物课堂中了解过DNA,但却完全没有接触过其结构相关知识,属于全新的知识,而且DNA分子结构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在课前教师先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结构,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富兰克林、沃森、克里克的结论,并对DNA结构有初步的认识.由于DNA分子结构的抽象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并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教师先带领学生探究DNA的分子组成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要做什么,应掌握什么,这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础.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借助功能局部放大,让学生推测其内部构造.各小组成员应结合核酸的连接方式,尝试用脱氧核酸来连接DNA,构建DNA的立体模型,边观察、边总结DNA的结构特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2.3 督促自主学习,针对薄弱进行指导

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教育价值,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督促学生在课前、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用的资源和素材,鼓励其通过自主学习,对生物知识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并通过简单的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点,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对课堂学生的互动交流活进行精心安排,让学生明确相关探究步骤,针对性地为学生解惑,以解决生物学习中的薄弱点.

例如,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时,重点了解孟格尔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既是遗传学的基础,也能够为后续遗传概率计算及伴性遗传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运用翻转课堂,并在过程中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学习的薄弱点.首先,教师应先利用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掌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现象,同时以教材中的问题为线索,指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并围绕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设计相应习题,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鼓励学生自行完成,进一步帮助其巩固知识点.其次,教师在课后应借助线上教学途径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先提出相关问题:孟德尔用的是豌豆的高茎与矮茎这一相对性状来做实验,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难道矮茎性状消失了吗?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其中的个性或共性问题,再统一进行解答,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性状分离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学生既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动脑思考,又能够在做题和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耐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攻克学习上的重难点,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4 紧密结合教材,构建知识共享平台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始终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应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应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而是因人而宜,让学生都能有收获,能够接受到相应水平的知识.除此之外,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共享,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教学为例,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要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特点,再借助教材“问题探究”了解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便引出本课学习主题.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和应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联系,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的事例,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剂的作用,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点间的距离,也使抽象的生物知识点更加形象、直观化.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学习生物的价值,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案例,鼓励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给出的资料,借助信息技术适当拓展,如学生围绕教材案例展开探索,回到家中后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搜索相关的内容,以便进一步明确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要求.通过事实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国家对其有着严格的规定,在此过程中学生清晰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只有科学应用才能达到相应的结果,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思想,又能够落实“学以致用”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5 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教学灵活性

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起到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的目的.

以“免疫失调”教学为例,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后发现,本课主要内容是与免疫失调相关疾病、HIV感染人体的机理等相关,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机体免疫失调的机制,教师不仅要学生观察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生物学习,还要引导学生用网络资源作为学习资料,对于生物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并进行有效的整合.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借助微视频向学生展示过敏的图片,让学生对过敏有初步的了解,再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理解过敏的概念和现象.课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动漫作品《工作细胞》中“杉树花粉过敏”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观看可以直观地发现杉树花粉进入人体后,白细胞、记忆细胞、淋巴细胞等反应,接着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会将理论知识点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对人体免疫内部运行结构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学生们对于生物知识产生学习动力,对复杂的免疫失调相关机制有更深入地理解,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利用真实案例或病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或树状图的形式分析案例的形成原因.同时,教师还要多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思考生物问题时,能够结合生活来进行理解,并且在遇到问题时,产生学习与探究欲望,如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使学生对生物知识更感兴趣,提升生物核心素养.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资源,拓展知识视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时,教师要合理借助微课视频、小组学习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同时重视加强资源整合,以达到优化生物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物知识点教材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