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管理“空间站”
——浦东新区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试点显成效

2023-01-25 13:36俞小玲李继成
中国公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农村公路巡查

文 本刊特约记者 俞小玲 李继成

下阶段,浦东新区将继续对标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指导要求,在上海市道路养护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着力智慧公路、智慧交通的深度探索,力争在2023年打造出一个数据更加完备、算法更加精准、功能更加齐全、使用更加便捷、协同更加通畅、实效更加显著的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空间站”。

浦东乡、村公路管养平台

“一张图”覆盖公路桥梁设施、新型公路智能巡查车准确快速发现病害、下立交“三联动”自动推送预警信息体现协同高效……

近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农村公路管理立足交通运输部深化养护体制改革新要求,对照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信息化引领功能,以“立体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立农村公路管理“空间站”,实现“全区域、全事件、全过程”监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格局,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畅安舒美绿”的公路管理样板。

打造新平台 公路桥梁纳入“一张图”

浦东新区自2008年启动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以来,紧跟国家信息化发展步伐,历经三个版本的迭代升级,建设成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的浦东公路“一张图”,形成覆盖整个浦东新区2000多公里公路、990多座公路桥梁及其沿线设施,集成档案资料、检测数据、交通流量、实景照片等资源,将线下设施映射到线上,重点为道路养护、道路保畅、应急处置提供智能化服务的综合管理平台。

2014年,平台实现全面应用,并荣获由上海市经济及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创新应用奖”。2020年,浦东勇于探索实践,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信息化管理试点,增强数字化转型,已初步实现问题发现处置智能快速、养护考核监管标准精细、应急事件处置及时高效、道路维修决策科学智慧,使道路养护水平、行业管理效率和为民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平台的应用价值正由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变。

引入新手段 提升日常养护监管能力

在日常巡查中,新型公路智能巡查车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查。新型公路智能巡查车通过多维动态技术手段,在原来自动识别龟裂、裂缝、坑塘、井盖高差等多种路面病害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多个算法拓展,增加了道路沉陷、护栏歪斜、红白杆倾斜、隔离墩移位、路名牌遮挡、标志标线淡化等20多个监管要素,将道路病害发现精度提升至毫米级。县道巡查全覆盖周期从原来的7天变为3天,整体覆盖率近100%。乡、村道完成全区道路影像采集和量化分析覆盖率近90%。

问题事件智能发现能力提高,道路病害处置也更加科学、规范。县道病害处置更加精细化,病害按等级区分为紧急和普通,实现了提醒件全量闭环管理。由巡查车智能复核处置效果,减少了人工巡查和复核率。进一步优化乡村道病害分类,对涉及行车安全的危险病害实时派单,及时修复;一般病害分区域、分严重等级进行合并,限期修复,便于各镇合理规划日常养护。

智能化手段的使用,使考核绩效评价更加透明、公正。县道养护考核规范化与智能化评分比重,从原来的6∶4调整到4∶6。在2022年引入新一代智能巡查车后,又调整了公路病害智能发现处置考核办法,将信息化试点成果较好地运用于实际养护工作中。2022年发布的《浦东新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评价方案》,细分服务、费用、质量、管理和重点工作五大类16项指标,通过对公路技术状况、优良路率、一二类桥梁占比、重度病害密度和日常养护管理等行为进行规范、对信息化要素进行量化评分,由系统自动打分得出各镇排名。目前,浦东新区农村公路的智能评价占比已达到55%,不仅实现养护绩效的公正客观、有据可循,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还倒逼从业企业规范养护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压实属地镇政府履职责任意识,为构建浦东道路养护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做好准备。

信息联动 形成应急事件处置合力

浦东新区在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中,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联动与共享,在应急事件处置中形成合力。

利用公安高清视频探头,开发智能发现功能模块,快速捕捉道路突发事件,遇到车辆撞毁道路设施、自燃、侧翻、危化品泄漏污染路面等紧急情况,自动报警,调集养护队伍进行快速处置,保障公路畅通。

依托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开发的手机App平台,接入浦东82座下立交电子水尺积水预警数据、养护单位封交和解封信息,由浦东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向路政、水务、公安部门联系人自动推送积水预警、已封交、已解封3种状态的提醒短信,配合接入的实时视频,动态监管水位标尺、警界线和通道内部情况,及时高效实现下立交积水处置闭环,把原有的线下“三联动”和部分线上预警功能进行了完善和提升。

此外,浦东新区还新建了县道维修智慧决策功能模块,以及乡道村道养护辅助建议功能模块。县道维修智慧决策功能模块通过整合道路基础数据与日常养护病害发现处置结果,以事先切分路段为单元,分析每段道路问题发生情况并进行初步评估,形成道路初筛库,再对初筛库道路情况进行专业检测,利用PCI、RQI、PSSI等道路检测数据,设计评分模型,继而对问题路段进行打分和排序,根据估价系统进行大中修费用测算。最后结合资金预算、专家意见、市民需求等外部因素,得出需要进行大中修的路段清单和费用。

乡道村道养护辅助建议功能模块则充分利用病害影像,通过量化分析,为各镇提供养护辅助建议。以《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PCI、RQI等技术状况指标作为智能研判依据,结合各镇需求,形成日常保养、预养护清单,列入大中修建议库,再由行业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向各镇推送。并在下一考核周期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复核,作为监督道路质量的考核依据。

数字孪生 建立精准智慧决策模型

目前,浦东已基本搭建起农村公路数字化底座,下一步将研究结合空间定位能力、三维GIS、时空关联等技术进行4D自动建模,完成构建浦东新区的道路数字孪生化。基于AI视频分析、雷达感知、智能车技术对病害和公路设施进行扫描,建立公路的专业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道路更精准的智慧决策模型。

同时,浦东还在积极探索贯穿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系列手段,包括利用车辆的日常激光雷达扫描结合高精地图,获取地图上扫描过路段的道路设施数字化展现;通过不同日期的车辆扫描情况,获取对应道路空间的时空信息(路面变化、病害变化、设施变化)等,从而获得真实道路空间元素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叠加视觉VR技术,搭建虚拟空间,使浦东新区的道路健康及运行状况做到真正的“可观、可感、可管”。

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是浦东智慧城市的一个窗口。下阶段,浦东新区将继续对标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指导要求,在上海市道路养护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着力智慧公路、智慧交通的深度探索,力争在2023年打造出一个数据更加完备、算法更加精准、功能更加齐全、使用更加便捷、协同更加通畅、实效更加显著的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空间站”。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农村公路巡查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现况分析
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