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理软件使用效果制约因素与提升策略

2023-01-25 13:36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朱先明烟台公路工程质量监测中心赵发强
中国公路 2022年20期
关键词:监理软件智慧

文 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朱先明 烟台公路工程质量监测中心 赵发强

智慧监理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部分,施工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是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不少企业或机构在开发“智慧监理”等工具软件,期望通过运用新技术,降本增效,提高监理服务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智慧监理软件实际应用和推广方面,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全行业合力推动完善,为项目建设提供智慧化服务。

智慧监理云平台管理系统

拥抱现代科技,搭上信息化快车,运用移动互联技术,让监理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为监理人员、监理企业减负,建业主放心工程、社会放心工程,是智慧监理追求的目标。与推行其他新事物一样,其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目前在智慧监理软件实际应用和推广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监理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努力进行优化完善,使智慧监理软件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存在问题

智慧监理软件开发定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监理企业开发智慧监理软件,一般会将报验流程信息化,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计量、人员、报表等各项管理工作,需要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联动,从而涵盖整个施工期管理活动。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推行智慧监理软件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上所述,如果设想将其开发为行业软件,目前看来难度不小。

笔者认为,智慧监理软件的初期定位应该是监理企业或现场监理机构的内部管理工具,利用智慧监理软件缩短管理跨度,引导现场监理人员逐步提升业务素质,规范现场监理机构和人员的从业行为,提升监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如果智慧监理软件在监理层面取得较好成效,可进一步延伸影响,逐步带动其他参建各方使用,以此助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智慧监理软件开发的积极性受现行制度制约

开发智慧监理的初衷之一,是运用网络、软件技术让监理工作高效、透明、迅捷,专业人员可以在后台检查、指导工作,甚至减少现场监理机构的人员配置。但是现行的工程管理制度并不支持监理人员的调整和减少,人员调整属于变更,人员减少属于违约,都要受到经济处罚和信用评价扣分。

智慧监理软件的运用环境尚不成熟

一部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至今仍要求监理人员必须采用手填表格资料,电子签章应用于工程的习惯和法律效力不确定,这是智慧监理软件推广的困难之一。其二是施工过程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水平较低,没有形成成熟的电子档案体系,软件运用仅是在现有资料体系上做了加法,常规的资料并没有减少。另外,全国公路工程建设用表不统一,各地都是根据当地档案资料归档的要求制定表格模板,这就造成了“智慧监理”软件无法固定资料表格的格式,因此出具的资料不容易被认可。笔者曾尝试通过“自定义模板”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梳理的参数较多,一方面会大大增加现场监理机构的前期工作量,另一方面会影响软件的运行速度。

建设单位对运用智慧监理软件的需求不高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也都开发或采购了一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例如智慧工地、计量支付、智慧品控、平安守护等系统,这些软件与智慧监理存在一定的功能重合,同时推行智慧监理会增加现场人员的工作量。其次,线上填写的表格、上传的图片资料,其法律效力没有得到确认,软件中的报验流程只能缩短报验的通知时间、督促报验,不能代替现场报验。因此,部分建设单位在促成智慧监理软件运用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这是目前智慧监理软件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最大矛盾所在。

施工单位使用智慧监理软件的积极性缺乏

核心功能打造

实现路径

软件的使用,必然逐渐引导施工走向规范化,与当前的情况相比,会带来规范质量,尤其是安全管理行为成本的增加。部分施工单位一线管理人员并不都习惯于运用手机软件,尤其是在一些小型项目中更为明显。使用智慧监理软件,必然相对增加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在没有质监机构、建设单位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一般不会乐于接受。

部分监理人员对软件运用不熟练

目前,在监理岗位上的一些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对手机软件的操作不熟练,甚至一些年轻监理人员学习使用软件的意愿也不太高,其中一些人还身处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关键岗位,这也是影响智慧监理软件推广的因素之一。

解决路径

准确定位当前阶段智慧监理软件的功能

基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建设单位推行与其他参建各方互动式的智慧监理软件难度很大。当前的智慧监理软件,应着重于监理企业对项目的管理,重点在通过智能化手段,缩短管理跨度,提升工作效率,更为有效地指导、督促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及员工的执行力,及时发现并消除项目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降低监理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风险。

提高软件操作的便捷性

软件操作方便、简捷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也是智慧监理软件能否顺利推广的前提。在智慧监理系统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对用户体验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与总结软件操作方面的问题。例如笔者所在公司在智慧监理软件一期开发中,为了满足进度管理模块、计量支付模块的需求,在项目开工前期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录入,引起了操作人员对软件应用的抵触情绪。二期开发中,团队结合规范、标准及监理合同条款的要求,重新梳理监理的职责与权限,调整进度管理模块、计量支付模块的运行逻辑,大大削减了前期录入工作量,提高了操作人员对软件应用的积极性。

电子档案系统

各方联动梳理流程

新技术浪潮扑面而来,工程管理已站在新的起点,机遇和挑战并存。工程管理如何迎接新技术发展,如何运用新技术、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现阶段对监理的要求,较监理概念引入国内之初已有很大改变,一些监理责任甚至已经超出了职责范围,业内呼吁为监理减负的声音此起彼伏。进入信息化时代,监理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划分、界定监理与施工方的职责,进而减少无意义的监理工作,都需要深入探讨。笔者认为,要在明确参建各方职责的前提下,梳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流程,将工作流程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明确各流程节点的主体单位,从而厘清建设各方职责。

规范施工行为

智慧监理(管理)具有实时性、可定位、实名、不可更改、展示现场实际情况(图片)的特性,而施工规范性的不足,在信息化后将无所遁形。如何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规范化的管控要求,需要参建各方尤其是施工方付出极大的努力。在智慧监理软件一期开发中,我们着重解决了质量监理的管控措施,在二期开发中重点解决了安全风险管理、进度形象动态管控问题。而要满足工程建设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最终将智慧监理融入到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

现阶段的档案信息化还停留在网上流转资料层面,运行各种审核流程,但最终纸质档案仍将被扫描、刻盘、入档,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应该是资料一键归档,只有这样,才能给监理或管理工作带来真正意义的减负。目前,各地仍然执行采用纸质版档案资料留存归档的要求,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建议由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工程用表格式,在智慧监理系统中录入工程用表模板,让智慧监理系统自动生成的资料适用于各省份、各地区,由系统完成自动生成、自动分类、自动归档。对于纸质版档案资料的归档,可从系统后台导出、打印、签字、盖章后归档。

智慧监理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部分,施工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是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智慧监理发展及推行效果提升的策略,期待智慧监理研究与开发的各方共同参与,合力推动工程管理信息化,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猜你喜欢
监理软件智慧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