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的中国渔业产业结构分析
——以沿海11省(区、市)为例

2023-01-28 15:38曹立杰杨德利李光亮
海洋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份额

曹立杰 杨德利 李光亮

上海海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135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等战略实施,这为渔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必影响着海洋强国目标的实施,为了实现沿海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就需要剖析我国沿海渔业产业结构对沿海渔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故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梳理已有研究,相关学者认为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孙康等,孙怀亮等认为地区间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态势短期内难以弥合,长期来看,中国渔业经济质量开始逐步向高质量发展,完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需要完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1,2]。金校名等,盛楚雯等,陈丽兵分别从渔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提升渔业产业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上要要从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响应和资源限制方面入手,同时也要从技术、资金、人才和生态角度增强其产业化发展动力[3-5]。曹英志等分析认为虽然远洋渔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渔业发展空间不断萎缩等问题[6]。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维护国家食物安全[7,8]。

基于方法论角度,对渔业产业研究方法集中于计量模型和指标分析两个方面。郭丽等利用计量模型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对辽宁省渔业经济发展与渔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9]。乐家华采用了面板数据对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制约问题进行了分析[10]。狄乾斌等认为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11]。平瑛等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渔业产业结构的转化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12]。王波等通过面板门槛模型,从多维的角度对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显著[13]。刘斐建立渔业经济增长的静态面板模型,以渔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研究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门槛效应[14]。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15],它 被广 泛应用于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领域。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比研究区域和参考地区的差异发展速度,将地区的经济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16]。通过三个分量的分析,可以解释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异,将经济发展归结为伴随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变化和区位因素的竞争力等因素。邹卓等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从静态的区位优势和动态的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两个维度界定青岛市海洋主导产业[17]。罗暄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演进态势[18]。曹卫东基于改进的偏离份额模型(SSM)研究了我国制造业转移及其结构变化[19]。

通过梳理文献可知,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产业结构的分析,但鲜少有文献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深入分析渔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通过对四大沿海省市地区的渔业发展状况进行产业分解,获得渔业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对渔业经济的贡献作用,为沿海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丰富了关于渔业产业结构的研究。

1 我国沿海渔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沿海渔业经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在增长过程中,产业呈现出不同的增长状态。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需加速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从2010-2019年看,沿海渔业第一产业在2011年经历过一次下降,后持续保持增长状态,但是近年来由于增长规模过大,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趋势,2019年始第一产业规模开始面临收缩的处境。相反,沿海渔业的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正发生微妙的变化,2015年前,第三产业产值规模低于第二产业产值规模,并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持较为相近的发展趋势。在2015年后,第三产业产业规模超过第二产业,并且其差距逐年扩大。

图1 沿海渔业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如图2所示,从沿海省份三次产业结构增加额分析,首先,我国沿海渔业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渔业规模较大的省份和渔业规模较小的省份存在较大程度的规模差异,第一产业的差异能够达到近千亿级别。其次,渔业规模较大的省份之间,虽然第一产业一直是我国沿海省份渔业的主导产业,但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呈现出较大差异,如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规模近乎持平,福建省两者规模相差近一半。基于从上述分析认为,我国沿海渔业的产业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并且为了适应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各个地区积极适应渔业产业调整,逐步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研究各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将发展特点与现实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沿海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的相关建议,推动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

图2 2010-2019年沿海地区渔业三次产业平均增加额

2 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构建

2.1 数据的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选取了2010年-2019年沿海11省(区、市)渔业产业发展数据。区位相似的地区往往具有相近的渔业发展条件,本文根据11省市的区位特征做了分类处理。辽宁、天津、河北处于渤海湾,沿海位置比较靠北,其水产品市场集中于京津冀地区,故将其划分为同一组进行研究。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在黄海和东海沿岸,为了能够具体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根据文化和经济相似程度以及南北差异,将山东、江苏和上海分为同一组进行研究,将浙江和福建分为同一组进行研究。广东、广西、海南在作业海域和经济特征上相似,将其划分为同一组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研究了各个地区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特点,并为产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2.2 模型的构建

假定研究区域内存在L个下属地区L=1,2,…,l;每个下属地区拥有K种产业K=1,2,…,k;研究在T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T=1,2,…,n;E表示经济增长量,表示,第N时期的第l个地区的第k个产出,特别的,将k=0定义为下属地区全部产业的总和,l=0表示参考地区。参考地区一般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区或为研究区域的均值,本文以沿海省市的产业均值作为参照地区的产值。G为经济增长份额,S为结构份额,C为竞争力份额。根据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有如下恒等式[20]:

经济增长份额分量:

经济增长份额分量:研究地区的所有行业以参照地区所有行业产值增长速度增长所带来的增长份额,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增长水平,则研究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则为负[21]。

结构份额分量:

结构份额分量:研究地区第k个产业按参考地区第k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参考地区全部行业的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研究地区第k产业随参考地区第k产业增长(或下降)而增长(或下降)的情况;若研究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结构分量为正;反之为负[22]。

同理,竞争力份额分量:

竞争力份额分量:研究地区第k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参照地区第k个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与参照地区相比,研究地区在发展第k个产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或劣势;处于竞争优势时,其值为正;反之为负[23]。

3 实证分析

3.1 产业总偏离份额

通过对2010-2019年总偏离份额的计算,将总偏离份额 绘制折线图,得到图3。如图3,在2010-2019年期间,广西、广东、海南、浙江和福建省的渔业资源丰富,产业总偏离份额为正,意味着两个地区能够较高速度的完成产业增长。山东、江苏和上海市在2010-2018年也能以较高速度完成产业增长,但是在2019年总偏离由322.8亿元跌至-411.4亿元,其偏离程度和预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辽宁、天津和河北省的发展偏离程度不大,围绕0值上下波动,意味着当前地区的产业增长规模达到极限,突破增长的约束需要通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3 总偏离份额

结合图2,沿海渔业发展中,广西、广东和海南省的的渔业发展状态最优,其中广东省的第三产业逐渐发展为渔业支柱性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地区渔业发展势头良好。类似的,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福建省拥有较高水平的总偏离份额,其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产业之间的的规模能够相互促进。相反,辽宁、天津、河北省由于第一产业的规模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无法依靠第一产业进行发展,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发展受到自身局限的约束,总偏离份额无法得到较高水平的增长。为了进一步研究地区产业之间的差异,本文将总偏离份额分解为经济增长份额、产业结构转移份额、竞争力份额做深入分析。

3.2 经济增长份额

通过对2010-2019年经济增长份额进行计算,将经济增长份额分量 绘制折线图,得到图4。如图4,在中国渔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四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份额分量都为正,意味着随着总体渔业产值的增加,四个地区的三大产业份额均呈现增长趋势。比较四大地区的经济增长份额可知,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分别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辽宁、天津、河北;其年平均经济增长份额分别为:322.10亿元、228.80亿元、186.32亿元、89.16亿元,四个地区之间呈现较大差距。

图4 经济增长份额 单位(亿)

沿海总体渔业经济增长在2012年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2012年四大地区平均增加了886.37亿元;随后,2013-2015期间经历了下降,在2016年迎来小幅度的回升,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地区在2016年分别增加了60.73亿元、232.41亿元、154.48亿元、139.69亿元,但是此后又一直维持下降状态。经济增长份额变动趋势说明中国沿海的渔业经济带动作用在某些时期能够起到带动作用,但是总体上表现为衰减趋势。进一步分析三大产业趋势的影响,总体来说,沿海渔业产值增长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大,辽宁、天津、河北地区为59.3%,山东、江苏、上海地区为48.2%,浙江、福建地区为43.9%,广西、广东、海南地区为53.9%,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做了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分析。

辽宁、天津、河北地区,渔业产值增长对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大,但是第一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渔业产值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大约维持在20%左右,其波动幅度较小,意味着辽宁、天津、河北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渔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附加值较小。

山东、江苏、上海地区,渔业产值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作用占据25.6%、第三产业占据26.3%;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第二产业占据15.9%,第三产业占据30.1%,意味着山东、江苏、上海和广西、广东、海南地区对于第三产业的带动程度大于第二产业,也意味着第三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拥有更大的份额,可以总结认为这两地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拥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浙江、福建地区,渔业产值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作用占据34.5%、第三产业占据21.6%,其第一产业份额相比于其他沿海地区更低;而第二产业增长份额较大,意味着浙江、福建地区的渔业第二产业发展的获得推动作用更为强烈。

3.3 产业结构转移份额

通过对2010-2019年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进行计算,将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量 绘制折线图,得到图5。如图5,2010-2019年,辽宁、天津、河北与山东、江苏、上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别为-598.7亿、-239.1亿元,说明这两地的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抑制效应。相反,在浙江、福建与广西、广东、海南地区中,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别为160.2亿元、909.9亿元,产业结构变化给这两地带来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渔业经济发展。2010-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对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经济影响最显著,产业结构变化对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经济的影响保持着增长趋势;在2014年,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实现由负到正的转变,在2019年,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达到最大值438.5亿元。相反,山东、江苏、上海地区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趋势,2010-2013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共计增加了396.8亿元,2013-2019年,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趋势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到635.9亿元。

图5 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单位(亿)

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对四个地区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广西、广东、海南49.7%,浙江、福建43.4%,辽宁、天津、河北59.2%,山东、江苏、上海38.0%,具体做三大产业的影响特征分析。

首先产业结构具有促进效应的两个海区中,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第三产业所贡献的比重不断增加,由2010年所占份额的28.0%增加到39.2%,10年间产业结构转移带来了910.0亿元经济增长,其中第三产业的变化带来了346.2亿元的经济增长。浙江、福建地区的第二产业转移份额占比大于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4.9%、21.8%,说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作用大于第三产业。其次在产业结构具有抑制效应的两个地区中,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共计分别为-354.5亿元、-122.2亿元、-122.0亿元。第二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和第三产业结构转移份额的贡献比例差距不大,大致为20%。山东、江苏、上海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分别为-90.9亿元、-62.0亿元、-86.2亿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且近年来处于负值,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处于负面影响。

3.4 竞争力份额

通过对2010-2019年竞争力份额进行计算,将竞争力份额分量 绘制折线图,得到图6。如图6,在10年发展过程中,区域竞争力份额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分别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辽宁、天津、河北,分别为281.8亿元、263.3亿元、200.7亿元、104.3亿元。2010-2012期间,所有地区的区域竞争力份额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12年达到10年中的峰值,山东、江苏、上海地区176.1亿元,浙江、福建地区155.8亿元,广西、广东、海南地区71.4亿元,辽宁、天津、河北地区41.5亿元,2013年经历大幅度下降,此后,竞争力对各个地区所带来的影响并未有太大波动,普遍维持在20亿以下波动。

图6 竞争力份额 单位(亿)

从产业竞争力角度进一步分析,山东、江苏、上海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竞争力增长份额累计为93.3亿元、-201.3亿元、389.8亿元,山东、江苏、上海地区的第三产业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更具有竞争力,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第三产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带来的经济增长为负,但是总体的区域竞争力带来的经济增长为正,意味着山东、江苏、上海地区的第三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弥补了由于第一产业竞争力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浙江、福建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竞争力增长份额累计为446.8亿元、-84.1亿元、-99.4亿元,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大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浙江、福建地区作为渔业资源的主产区,在渔业生产上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对于第二产业以及附加的第三产业而言,区域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竞争力增长份额累计分别为-194.8亿元、-159.4亿元、554.9亿元,产业竞争力发展与山东、江苏、上海市类似,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竞争力。辽宁、天津、河北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带来的经济增长最低,其三大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带动的经济增长额累计分别为77.1亿元、-15.2亿元、42.4亿元,意味着辽宁、天津、河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拥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两大产业在区域竞争力上的发展同时并举,能够带动较快的经济增长。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对中国的沿海省市的渔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将渔业经济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来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1)在经济增长份额中,当前我国渔业经济的主要驱动来源是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沿海渔业关注于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和综合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实力逐渐得到提升。

(2)在产业结构转移份额中,不同地区拥有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广西、广东、海南和浙江、福建地区虽然当前第一产业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所贡献的比重不断增加,意味着两大地区正在加强第二、三产业渔业经济发展。相反,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江苏、上海地区在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表现为负,意味着两大地区的产业规模面临着收缩,两地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共同配合。

(3)在竞争力份额中,山东、江苏、上海和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第三产业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更具有竞争力。第三产业竞争力份额的快速增长弥补了由于第一产业竞争力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浙江、福建具有良好的渔场环境,其第一产业的竞争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竞争力份额。辽宁、天津、河北的第二产业在区域竞争力上为负,应当补齐短板,实现渔业经济高质量增长。

由于产业发展差异,广西、广东、海南和浙江、福建沿岸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增强,特别是广西、广东、海南地区的第三产业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应当加强资源投入,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适当提供政策支持。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江苏、上海市应当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适当降低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将资源投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优化上来,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进。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给出相关渔业产业优化的建议。

第一,推进渔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推进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转型

在第二产业方面,当前水产品生产销售主要为初级产品,水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增值潜力,因此应当重点推动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水产加工朝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发掘水产品产业链的增值潜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产业方面,应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扩大休闲渔业规模,推进海洋渔业集捕捞、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化的产业。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推进渔业全产业链结构的完善。

第二,推进海洋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提高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加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高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海洋资源的损耗,更好的实现海洋经济生态化,以深化第一产业的发展,加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得以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而优化产业结构,也将推进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推进。

第三,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牧场绿色发展水平

政府加强海洋科研投入,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海洋渔业还以近海养殖为主,深远养殖渔场的建设能够缓解近海资源匮乏的难题,从而缓解近海压力,深化第一产业的发展。在海洋蓝色牧场的建设中,还能够带动高端产业的发展,如远洋渔船、海洋装备制造业,既能实现由近海渔业走向远洋渔业现代化发展,还能为我国海洋渔业走向深蓝奠定产业基础。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份额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