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追飞机的人

2023-01-30 07:43
人民画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表演队航空业航空摄影

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高速发展、航空传播的需求不断增长、航展的丰富升级,产生了一个用镜头追逐飞机的群体。他们热爱拍摄各类航空器,聚焦于航空工业高精尖科技产生的美感,画面所呈现出的震撼甚至超越我们肉眼可见。

这些“爱拍”飞机的人让中国的航空摄影风格多样,更是在国际航空摄影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用镜头见证着中国航空事业飞跃发展,展现中国飞机之美。

陈诚:亲历航空工业的“黄金十年”是我的荣耀

我对飞机的兴趣始于高中。那时,偶然间拿到同桌的一本《航空知识》杂志,这一看就入了迷。高考时我填报了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后进入航空公司成为一名机务,负责波音767飞机的维修和部件的更换。这份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各种飞机,慢慢接触到航空摄影,后来成为一名职业航空摄影师。

用镜头记录世界尤其是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和变化,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航空工业的历史不过百多年,我们这个时代刚好是航空业飞速发展的年代,出现了很多新飞机、新技术。我从事航空摄影时正好赶上中国与国际航空业接轨阶段,所以在看到航空业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我们国家航空实力的提升。

从2002年开始,我几乎参加每一届中国航展。初期的中国航展国外飞机是重头,最吸引观众。2016年成为一个分界点,那一年航展上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机歼-20首次公开亮相,自此,国产飞机开始成为航展主角。

在今年的航展上,当C919从我头顶上呼啸而过,看着我们的国产大飞机,激动的甚至忘记自己是个摄影师,应该去拍摄,但我只想去观赏、去感受它。

无论是作为飞行器制造专业的毕业生、曾经的航空工业从业者,还是如今的航空摄影师,C919能够获颁生产许可证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一件航空大事。

“我们不仅造飞机要有国际水平,拍飞机也要有国际水平。”2013年,在我第一次作为摄影师参与到C919项目的拍摄时,中国商飞新闻中心主任程福江说的这样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正是这句话,让我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在C919上。从2011年巴黎航展上首次拍摄展出的C919驾驶舱开始,她的下线、首飞、溅水试验、最大刹车能量终止起飞试验,首次航展亮相包括六机大象漫步的经典时刻,我都在现场见证。

C919完成首飞时,很多身边从事航空业的朋友都落了泪,还有国外供应商和很多业内人士都很激动,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2015年11月拍摄C919总装下线时,用无人机航拍大飞机的念头浮现在我脑海中。而后的七年里,我从图片摄影转向视频拍摄,从手握相机变成操作无人机航拍,我一边参与记录C919的每一个重大时刻,一边背着无人机在世界各地航拍。2022年在C919最后一個试验项目“最大刹车能量终止起飞试验”前得以实现。

2022年,中国商飞6架C919飞机齐聚陕西蒲城,专程进行“大象漫步”(多架飞机起飞前以最小间距首尾相连滑行)的历史时刻的拍摄。我作为主摄影师,将三台相机和一台无人机对准了滑入跑道的6架C919。对于这一标志性历史时刻的呈现效果,在脑海中浮现过千百遍,但是手动操控无人机用长焦从6架飞机前横向掠过且不允许有任何失误,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终,这段6机大象漫步的航拍画面,完美地呈现了大飞机的经典时刻。在C919顺利取证的时候,这段航拍也成为最重要的影像在新闻联播等节目中播出。

很多时候,我不免感慨,20年的航空摄影生涯里能有机会见证中国航空业这么多有意义的时刻,觉得活在这个航空业的“黄金十年”是一种极大的幸运。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高光时刻,有幸生长在当今这个时代,记录和见证中国航空的发展与演变,也是我们记录者的荣耀。

周闽:追寻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航迹

我是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的一名员工,也是一名航空摄影爱好者。从1996年中国航展开始对航空器进行拍摄,有幸用镜头记录中国航展的起步、发展、壮大,更用影像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航空装备制造取得的辉煌成就。

24年前的1998年11月15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航展,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携9架红白涂装歼-7EB战机为全国人民献上了“见面大礼”,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自1962年组建以来首次参加大型国际航展,与来自俄罗斯空军“勇士”、加拿大“北极光”、英国“金梦”等特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格洛莫夫试飞院苏-27战机同场竞技,共舞蓝天。在这次航展上,八一飞行表演队所使用的表演机正是成飞研制的,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第一眼我就深深的爱上了这支队伍。从这届航展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他们,追随他们的航迹到祖国各地和国外航展表演达24年,见证并记录了八一飞行表演队从二代歼-7到换装三代歼-10战机的发展,成为与俄罗斯和美国空军一样,驾驶本国自主研制战机的飞行表演队。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为八一飞行表演队成为世界一流打下了坚实的装备基础。我也成为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特聘摄影师。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在抗美援朝战火中诞生,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仿制到独立自主、从种类机型单一到多种类多机型成系列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航空工业装备出现“井喷式”发展现象,代表航空工业研制最高水平的“20家族”歼-20、运-20、直-20、运油-20横空出世,大飞机ARJ21、C919、AG600陆续投入运营和适航取证及深度试飞。与国外航空装备制造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实现了弯道超越。

从2004年第一次到新加坡拍摄亚洲航空航天展开始,我先后14次出国拍摄航展及相关飞行活动。但在参加了今年的中国航展后,我突然感觉到去国外航展拍飞机的吸引力已经不大了,一方面是中国举办的航展多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航展上亮相的飞机类型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先进、表演难度越来越高,惊险刺激、应接不暇,拍摄起来就一个字,“爽”!

我的航空之梦,开头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是一本书或是电影电视里有飞机闪现的镜头。但这颗“种子”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是在无数次的航展、一次又一次的飞行和流连于博物馆中完成。虽然我并没有走上专业之路,但航空、航空摄影是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最早开始进行航空摄影是在1996年的中国航展上,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外国军用飞机,看到它们震撼的飞行表演,听到那震耳欲聋飞行之声,于是我立志要用自己手里的相机,记录战机的各个瞬间。

2008年,轰-6和两架歼-8D以加油姿态通场(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从机场跑道上空飞过或是从观礼台前方上空飛过),多款国产飞机进行了空中分列式,显示出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在这届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的歼-10进行了非常精彩的飞行表演,短距起降、小半径盘旋、垂直爬升等高性能表演使人目不暇接。从这个时候起,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产品,足以撑起几乎一整个航展。

中国航空工业近些年的发展让我们这些航空迷扬眉吐气,更让我们航空摄影爱好者有机会见证和记录这一切。

令人无法忘记的是2016年11月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航展的开幕式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20隐身战斗机双机通场。伴随着特殊的低沉轰鸣,两架歼-20向我们飞来。那一刹热血沸腾,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周围只能听到快门声。直至两分钟不到的飞行表演结束,歼-20绝尘而去,大家沉寂了数秒后,才爆发出那种震耳欲聋的欢呼,在现场带来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为一名中国人,心里是满满的自豪。

2010年第八届航展上的FC1“枭龙”战斗机飞行表演, 2012年第九届航展直-10、直-19首次公开亮相,2014年第十届航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首次参展、运-20首次亮相,2018年第十二届航展歼-20打开弹舱,2021年第十三届航展AG600投水表演,2022年第十四届航展C919首次在国际航展完成飞行表演……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象征着中国航空工业坚实的印记,而我有幸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航空事业从起步阶段到如今实现由“大”到“强”跃升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表演队航空业航空摄影
演2021年莫斯科航展中,勇士飞行表演队正在表演
鹰击长空
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正在练习
珠海航展·EOS航空摄影
见证改革成就 2018《环球飞行》航空摄影大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7]11号
工业技术对通用航空业影响研究
航空摄影测量法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如果人类拥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