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别境图》的叙事性研究和绘画内涵分析

2023-01-30 14:25闫欣悦
百花 2022年11期
关键词:精神内涵

闫欣悦

摘 要:本文基于文征明桃源题材的内容、图示语言和图像要素,结合山水画叙事性的相关理论,以《桃源别境图》为蓝本,就绘画所展开的“进入桃源”“桃源之景”和“桃源远去”三段叙事性画面,通过对画面中的山石、林木、水泽、渔人等要素的解读,来梳理其中的绘画叙事特征,探究长卷中叙事性的文化支撑背景、画家表达的精神内涵、浅近趣味,以及生命基调和深层思想。

关键词:《桃源别境图》;叙事特征;浅近趣味;精神内涵

明代画家文征明创作的《桃源别境图》是以桃花源为主题的中国山水画图卷。“桃花源”“桃源图”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产生后,便在绘画题材中广泛盛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明了“桃花源”为一处仙境,这一象征也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心目中向往的隐逸世界。[1]王维也写过《桃源行》,《桃源别境图》便是以《桃花源记》和《桃源行》为依托,描绘出江南水村的面貌,且在内容的取舍和情节描绘方面独具特色。在绘制《桃源别境图》时,文征明在画风上有所转变,从宫廷风格转向表现恬淡隐逸之感,构建出了一幅世外悠然雅静的画面。“桃源图”多为三段式内容场景,画面的空间排布富有节奏感;“桃花源”的故事情节连接巧妙,江南地区秀美的景色在画面上一览无余,是自然与人文相融糅的典范。

一、文征明的“桃源”题材绘画相关背景

在明代中期,元、明的政治敌对情绪逐渐消失,统治者疲命于宫廷内部斗争,也是在这个时候,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的商业快速发展,市民文化迅速抬头。苏州地处江南,远离宫廷,政治的控制力要小得多,文人画家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显示出了世俗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尤其在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将理想的社会形态悉数再现到绘画艺术上,使得桃源题材绘画十分盛行。他们对桃源题材的描绘,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更多在于追求画面的趣味与意境。

文征明所创作的现存的“桃源”题材绘画有五幅,其中《桃源别境图》为首作,绘制于嘉靖三年(1524),后用小楷题写了王维的《桃源行》,后附“嘉靖甲申二月十日偶得佳纸,遥想桃源别境,遂作是卷。民望持去,隔数年复来索书,录此终之。衡山居士文征明识”。[2]

《桃源别境图》现存于台北鸿禧美术馆,是文征明任翰林待诏时所作。其他四幅分别为嘉靖二十一年(1542)所作的扇面《桃花源记图》、嘉靖二十三年(1544)绘制的《桃源洞小景》、嘉靖三十年(1551)绘制的《桃花源图》和嘉靖三十三年(1554)绘制的《桃源问津图》。这些或长卷式或扇面式的桃源图,再现了江南的生活景致和地域特征,且画面多呈现出静谧清幽之感。

二、《桃源别境图》中的景观叙事性分析

(一)叙事性背景

《桃源别境图》表现的是一派江南景象,也是对“桃源别境”的遥想,反映出文氏做翰林待诏时的不顺意和对江南的怀念。历代桃源主题山水的描绘都离不开对山水的游览经历的刻画,文征明在描绘此主题时也不例外,他晚年上书乞归,抵家后,或以翰墨自娱,或邀请朋友共同游历湖山,或往金陵等地访友,绘制“桃源图”也成了他内灵的寄托。[3]

《桃源别境图》的画面和题诗分为四段,主体画面分为三段,叙事表达与《桃花源记》中的情节有吻合也有差异。画面中的三段叙事性表达,主要通过山石、树木、流水、人物、农田、屋舍、道路这七个要素连接。画卷一方面以不同的叙事要素连接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以长卷为载体体现出山水空间中的“高远”“深远”“平远”。空间的延伸也映射出了文人向往“桃源”的心境。

文氏笔下的山水,有“粗”“细”两种突出的风格,世有“粗文”“细文”之说。文征明的画是以“细”最具特色,成就也最高。《桃源别境图》属于细笔山水画,纵29.5厘米,横478.2厘米,设色以青绿为主。他的青绿山水和前人有所不同,是在水墨的底蕴上施青绿色,色不掩墨,十分雅丽。[4]

(二)叙事内容

1.进入桃源

画面第一部分为“进入桃源”,这一段的画面以密集的山石杂树作为叙事背景,此时还未出现大面积的桃树。起首处的夹石间有潺潺流水,篇幅较小的水面代替了“缘溪行”给人的宽阔水面的想象。山石间多以松树为主,枝繁叶茂。层层山石背后依稀可见一山洞,洞外岩壑中有一蜿蜒曲折的小路,与原文中武陵渔人寻得桃花源入口情节一致,洞口的桃树用淡胭脂着色,整体显得十分幽静。

长卷山水画中,场景的转变和画面层次的变化都暗含着一个叙事要素——时间。时间在绘画中分为同一时间下的场景和时间推移下的场景,显然《桃源别境图》所展现的是故事随时间展开与发展。在空间层次上,画卷从右往左展开,空间由山石、水面、松林、道路延伸到洞外,这样的空间层次从横向上丰富了画面的叙事性内容,通透的同時使得第一部分的情节隐而不藏。

进入桃源”这一部分的重点为路尽头的山洞,通往山洞的空间逐渐收紧,旨在隐喻山洞的存在。洞外的松林里夹杂着数株桃树,桃树在明代有仙木之誉,桃树在洞外的出现也暗喻另一侧的仙境意象。第一部分对于桃源外部的描绘也为第二部分的“桃源之景”奠定了神秘基调。从长卷山水画的视线随着内容的推移和展开,也能看出画家对于情节要点的把握和巧妙经营。

2.桃源之景

从叙事角度看,第二部分主要展现的是桃源中的情景。画面向左铺展,视线跟随渔人从小洞进入桃花源,山石背后的景象豁然开朗。这一部分在整幅长卷中占比最大,整个空间布局结构相较第一部分更为和缓,画面重点偏向于对人文景观的描绘。进入桃花源内,水面更加开阔,洞口与桃花源之间通过一座两段式的木桥进行连接。水域对岸,山间开阔处屋舍俨然,院墙清晰可辨。视线再往左移,可见山体逐渐平缓,参差错落的松林间隐约有草屋农舍,零星可见房屋的顶部和院墙的入口。山路间的桃花树下,有六人交谈,神情各异。在这六人之中,有五人穿着鲜艳,最右侧一人身着白衣,目视那五人,手指后方,与《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形象相吻合,他们交谈的内容想必能对照“问所从来,具答之”的场景。

从场景分割和布局来看,文氏受倪瓒影响,将“一河两岸式山水”的构图方式运用到了长卷第二部分中,水面空阔,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布局通过河流分割。[5]不同于倪瓒的是,文氏的山水两岸实景较多,近景中屋舍、凉亭、桃源中的人物、田垄等人文要素,在桃树、柳树和竹林这些自然要素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真实;远景中皆是一些平缓山丘,远望平坡一抹,营造出一种旷远清幽、安然恬淡的景致。文氏在桃源题材中对于江南的留恋感体现在对桃源意象的表现上,大片的水泽、平远的山色、整齐的田舍都是对理想家园的内化和对江南的怀想。

3.桃源远去

“桃源远去”这部分景象一改桃花源内的静谧之感,巨石林立,但又不同于洞口的山石,作者意在营造出险峻之感,巨石之间的溪水湍流而下,最后汇入画卷尾端的大片水面,无墨的水面令人浮想联翩,也映照着“桃源之景”的结束。

从叙事角度看,“桃源远去”的场景描绘与原著情节内容极为相似,但又加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在激流而下的瀑布旁,文氏在此加上了观瀑的高士和手执古琴的童子,这种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的结合反映出了文人幽居的理想状态。

从空间角度看,桃源中景在巨石前戛然而止,天然的虚实结合的山水屏障,为整个桃花源添上神秘之感,也预示着整个画卷告一段落。绘《桃源别境图》时,文氏入朝不久,经历了官场争斗后看透了其中的黑暗与残酷,于嘉靖三年(1524)三月上书乞归,不报。正是在此种人生状态下,文氏以“遥想桃源”的方式绘制了《桃源别境图》,其中的思乡和归隐之情不言而喻,既是对官场境遇的无声反抗,也是对安稳生活的无限向往。

桃源”题材绘画在经历演变和发展后,呈现出的面貌丰富多样。明清时期,市井文化繁荣,“桃源”逐渐褪去高度神话色彩,从不可亵渎的神仙境地到变为高士隐居之所,再到世人都能接触到的安逸、淳朴的世俗生活之地,这种世俗化的倾向既是文人所向往的,也是《桃源别境图》给人的独特观赏体验。

三、《桃源别境图》中的浅近意趣

(一)“浅近”特色

文征明是一位艺术个性色彩极为浓厚的画家,他的画细腻、温情而优雅,而且笔墨精到,笔意雅俊,意境高远。文氏的画,有“清浅如许”的特点,他的作品有平淡的美学趣味,但同时不失活泼的生命精神。其中,“浅”是一种艺术境界也是一种审美理想,“浅近”的境界自陶渊明起,历经唐代的王维、孟浩然,至白居易将这一审美理想推向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崇高地位上。

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浅”的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生命感受力,它是一种抛离政治或道德枷锁、回归生命真实性的意识和审美追求。陶渊明的诗,有一种平淡、烂漫但又真实的美感,这种特性也透露出一种“浅”的境界,但又并非浅陋、浅显、浅薄。故基于《桃花源记》创作的绘画自然也倾向于躲避外在的“宏大叙事”、回归生命原始的追求与真实。文氏的“浅”,受之于文人艺术的滋养,同时也因他性情温良、不慕荣华。这种性格特征显露到绘画艺术上便呈现出他独特的平易近人的风格,画面在“浅近”和“浓丽”之间把握得适度且平衡。这种“浅近”的真实,在历经陶渊明、王维、苏轼等文人艺术家后,逐渐给中国艺术的风向带来了内在的转变。

(二)“浅近”趣味

文氏的作品在“浅近”特色下,依旧饱含内骨,渗透着深情的人性关怀和普通人的温情。“浅近”的趣味在艺术的柔性中,尤其在长卷作品中,有纵横捭阖的气度,不古板僵硬,反而有玲珑之态。在“浅近”中有深致,故而《桃源别境图》尽显“文人气”,同时彰显了人类至真至诚的美感。《桃源别境图》中的人物和景色都体现出文征明对尘世的热爱,带有一定世俗风格的“桃源”,其宁静幽雅、典雅的气氛一览可觉。江南在这种内涵下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或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

《桃源别境图》不仅基于文本写“景”,更是在文本内涵上出“境”,它所表现出的是一个与生命追求和体验相关的世界,一个当下的世界。文氏借江南风景和《桃花源记》中的文本內涵,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又饱含文人气质的理想境地。

四、结 语

《桃源别境图》以诗词文本为依托,以叙事性的相关概念总结了作品中叙事性画面的设计手法。文章从画面的三个部分剖析了《桃源别境图》中叙事性的推移变化、空间层次、人物场景的组合。在叙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画面中呈现出的“浅近”意趣,以及呈现出的整体生命感受。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文征明.文征明墨迹选[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 周道振.文征明书画简表[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4] 江兆申.文征明与苏州画坛[M].台北:台湾故宫博物院,1977.

[5] 雷子人.人迹于山:明代山水画境中的人物、结构与旨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精神内涵
试论“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内涵与社会功能
刍议遵义会议的民主团结精神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