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青杠林社区实践探索

2023-02-01 04:50叶早菊濮生财
活力 2023年22期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党组织

叶早菊 张 腾 濮生财

(中共自贡市贡井区委党校,自贡 64300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传统的单位制、街居制变为社区制,这种转变为新时代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回应了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稳定发展。伴随着城市管理制度的改变,社区治理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带来了一些治理难题和困境,探索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成为研究的热点。社区网格化治理正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治理模式,基本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社区发展的形势。

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青杠林社区始终坚持“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将党建嵌入社区网格化治理,破解了城市社区治理难题,充分发挥出城市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组织聚力的作用,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跨越[1]。

(一)青杠林社区概况

青杠林社区是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道的所辖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贡井区党建示范社区”。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23人,常住人口13 079人,共4405 户。其中,未成年人(0 ~18 岁)1980 人,占常住人口的15%;就业年龄段人口(18 ~60 岁)7741 人,占常住人口的59%;老年人(60 岁以上)3358 人,占常住人口的26%。社区党委辖10 个党支部,党员433 人,社区“两委”委员10 名。辖区内共有102 栋住宅,其中物业小区2 个(共有38 栋楼),无物业小区6 个(共有64 栋楼),另有26户平房。辖区内有青杠林路、贡兴路两条商业街,共计323家个体户,机关事业单位8 个。社区下设25 个居民小组,10 个网格。青杠林社区推行网格化党建,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极大地延伸了基层党建的“触角”,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民和社区志愿者等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汇聚了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力量,提升了社区自治水平。

(二)运行模式

1.科学划分网格,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

青杠林社区结合区域化党建模式来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设立了10 个网格党支部、25 个网格党小组,所有楼栋都设置了党员楼栋长。根据“社区建党支部、片区建党小组、楼栋单元党员示范岗”的思路,积极搭建“社区党工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楼栋长”四级党建网格。

第一级党建网格以社区党工委为主体,发挥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对接国家行政体系,有效统筹区域内的舆情、组织、物、事、人、地等社会管理要素,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更好地服务群众。第二级党建网格则是根据青杠林社区的特殊性进行划分,将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之上,延伸了社区党组织的“触角”,有效拓展了社区党组织的覆盖范围。第三级党建网格以居民小组为划分依据,将社区网格内的基层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内进行管理。在社区网格内,根据党员数量设置党小组,并引导社区基层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加强了社区各类党员管理的同时,也凝聚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力量。第四级党建网格主要是根据小区楼栋设置党员示范楼栋长,有效整合了单元网格内的片区民警、楼栋长、专业技术人员、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员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打通了社区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创新社区党建工作载体,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2021 年7 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使得该项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的治理情况,青杠林社区从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关爱教育党员、志愿服务群众等方面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党建活动形式,社区党建工作各部分实现了有机统一,更好地融合在一起[2-3]。

3.延伸组织体系,实现服务群众精准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取得了许多经验成果,由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基层党组织通过服务加强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且强调创新服务模式,以提高服务质效。为了落实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群众工作,青杠林社区主动延伸组织体系,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4]。

(三)现实成效

青杠林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党建有效嵌入社区网格化治理,搭建起了四级党建网格社区治理体系,在拓展组织覆盖、密切党群关系、强化党在基层的领导、整合网格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健全了党组织体系,组织覆盖范围持续拓展

青杠林社区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树立“党建引领、精细管理、多元参与、共建和谐”的工作思路,积极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构筑四级党建网格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构建了“社区—组—户—人”的四级党建网格,四级党建网格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将支部建立在网格之上作为“战斗堡垒”,以设置网格党小组为“神经末梢”,以基层党员为“根系”。这样的基层治理体系使得党组织体系更加周密、丰富和完善,有效将网格内的党员动员起来、群众组织起来、人才汇聚起来,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在基层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优势等方面的功能,持续扩展了党的组织覆盖范围和工作覆盖范围。

2.夯实了党组织的基层基础,实现了党对基层的全面领导

青杠林社区创新推动“网格+党建”社区基层治理模式,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组织者、协调者、引领者、服务提供者和监督者的核心角色,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动员、协调和调动功能。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从实际出发,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对于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进行综合施策,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组织引领、多元互动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也让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更为充分,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

3.有效整合了网格资源,形成了多元共治合力

青杠林社区长期以来探索的四级党建网格社区治理模式,着力构建了社区党工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治理平台,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大数据为支撑、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集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社区治理、行政监督、政府决策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并充分整合网格内各类资源,将网格内各类治理主体纳入治理活动中。除了引入网格内的基层党员这一治理主体,还积极推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形成了全社区治理“一张网”,把城市社会治理与社区基层治理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多元共治的社会合力。

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存在的不足

青杠林社区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实施,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还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效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是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模式。通过对青杠林社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的研究发现,新时代下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5]。

(一)网格党员内生动力不足

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体,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四级党建网格社区治理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过程中,一是党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由于基层事务繁杂,需要大量人力,尤其是作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第四级党建网格需要面临不少棘手问题,有的单个网格较大,网格党员联系户数过多,这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网格党员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任务量。二是部分网格党员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面对基层繁重事务,社区资源相对不足,社区网格员的工资待遇一般较低,工作过程中也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格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社区治理难度。如何增强网格党员内生动力,提升社区网格党建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成为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自治组织合法化问题有待解决

我国的社区治理起步较晚,社区自治相较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也充满着挑战与难题。推动社区自治,必须坚持依法综合治理,完善的政策和法律规制是社区治理管理的关键。青杠林社区实施网格党建治理模式过程中,针对老旧“三无小区”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员会,简称“自管委”。自管委在网格党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在机构运行和资金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规范制度和管理制度。一方面,自管会的成立缺乏法律依据。就目前而言,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对自管会有明确的界定,也未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仅依靠居民自主报名、社区进行公示,即可参与到自治管理中来。另一方面,自管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公共资金存在风险性。目前,青杠林社区内老旧“三无小区”的公共资金主要依靠自管会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自管会缺少专业的指导和规范的制度,可能陷入运行管理的困境,存在社区公共资金监管风险。

(三)多元化服务与居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多元主体之一,在公共服务供给、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公共决策参与和多元治理主体关系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杠林社区由于流动人口多、居住人口复杂、居民需求多元化,加之区域内市场容量小、社会资源相对匮乏,长期由单一治理主体供给服务难以满足需求,专业的社会参与缺乏资金保障,引进社会组织较难,在满足居民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区域内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这些因素的叠加间接地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

三、新时代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发展路径

(一)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党建嵌入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有效推行,需要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激发网格党员的内生动力。这离不开各方面的保障,其中就包括了人、财、物的支持。一是在人员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办法。要加强对网格党员的综合考核,从纪律规范、志愿服务、组织生活、联系群众、社务管理等五个方面对网格党员进行积分量化考核,严格控制考核总量和频次,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措施,从而提高广大网格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在财力方面,要加大基层治理投入,健全网格党员经费保障机制。四级党建网格集安保、消防、维稳、环保、水电等多项社务工作于一人,网格党员、志愿者还要及时回应和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对于一些兼职党员来说,除了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还要参与到社务解决中来,这对部分网格党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要加大网格党员的资金保障力度,给予网格党建治理充足的经费保障。三是在物力方面,要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网格党建配套设施。要充分整合数据资源,引入大数据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实行社区数据综合采集,对各种社务工作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推进社区数据资源建设,积极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网格。从人、财、物等多方面的保障来良性激发网格党员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网格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网格党员自觉主动地服务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

(二)探索“服务型”网格党建,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推行四级党建网格社区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展现社区公众多样化诉求、社区公众积极参与和社区公众行为能动性,更多体现多元化、群众化趋向,这就让建设“多元化”“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必然。一要加强网格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服务型”网格党建对社区网格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党委需要加强网格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根据居民群众的具体需求,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目标,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用好各类线下和线上培训资源,对社区网格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引入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升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从而形成以党组织为引领、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为“服务型”网格党建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二要积极创新网格党建服务体系,提供精细化服务。根据社区群众多元化需求,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带动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化组织开展服务,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实效,使服务工作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满足社区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实现社区服务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猜你喜欢
网格化网格党组织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清华党组织公开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