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融合研究

2023-02-01 04:50
活力 2023年22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郭 巍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金鼎山西煤机有限责任公司,晋城 048006)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的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概述

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以预算为抓手,以经营活动、经济利润及现金流量为线索,借助一定的方式对内外进行分析。对内,主要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外,主要分析本行业的经济环境,并且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只有站在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上,才可以更好地谋划企业的未来,并且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达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要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作用,企业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筹划,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不足

当前,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制定与执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其一,在制定战略目标时不严谨。国有企业依据相关规程的要求,参考全面管理预算,制定科学的短期发展目标。而国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仅仅依靠历史数据对成本费用进行计算,从而导致整体预算质量不高,不能发挥制定战略目标的作用。

其二,所制定的战略目标相对较小。国企在制定战略目标时,由于每个单位对经济形势不能正确认识,并且不能正确理解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从而导致在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时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小范围内,并不能从全局着手。

其三,不重视过程管理。虽然部分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时能够做到切合实际,但是并不重视过程管理,最终不能达到战略预期目标[1]。

(三)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只有不断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并更好地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在落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时,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制订资金计划。与此同时,预算小组应该及时掌握各部门资金的需求。依据上述信息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大限度提高运营效果。

如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理想,那么将会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产生冲击,造成如下影响。

第一,资金投资回收周期过长。当预算管理不到位时,那么会对企业管理层在项目决策方面的投资产生影响,假如投资不当,那么将会对回笼资金产生影响,比如回笼资金慢等,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产生恶性循环。

第二,部门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各部门按照已经确定的全面预算来规划全年工作,但全面预算做得不合理,从而导致其他部门的执行力不达标,进而不能体现全年的业绩。

二、绩效考核对企业的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理论概述

在国有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选择绩效考核作为抓手,从而可以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可以为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保驾护航。在开展绩效管理时,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及方法。接着,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岗位与员工自身的不同,进行定量分析,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三点。

其一,企业所制定的绩效考核机制仅仅以财务为基础,因此绩效考核标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以财务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机制不能突出企业的非财务情况。

其二,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全部收入,而并不注重分析收入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不利于后期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利润点。

其三,企业执行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能力不足。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都认为绩效考核工作属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因此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员工参与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的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良性的企业内部控制,那么必须完善绩效管理制机制及程序。通常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完善绩效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高度突显公平的原则,通常可以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工作情况、工作效率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薪酬结构,使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相匹配。通常在调整薪酬结构后,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薪酬。

第二,大大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明确绩效管理作用的前提下,促使企业监督部门矢志不渝地落实监督,进而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不断为国企的发展提供动力[2]。

三、绩效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联系

(一)缺失全面预算的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企业在制定全面预算时仅仅以财务数据为主要依据,那么将会导致预算管理失去科学性,对企业内部管理产生影响,并不能真真切切地反映已完成部分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此外,当全面预算分析不合理,以及不能较好地反映个人和部门的实际工作业绩时,那么将会大大降低部门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企业设立的绩效机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将会导致企业管理紊乱及人才流失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国企应该充分加强全面预算的绩效管理,进而可以促进国企的稳健发展。

(二)缺失绩效管理的全面预算

一般全面预算最终会回归到绩效考核上来,其可以有效推动全面预算的执行,因此必须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细则。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来讲,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反映全面预算的真实性。借助绩效考核可以大大推动预算执行,以及判断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国企在落实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在执行过程中检查是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全面预算与绩效考核二者的结合情况。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避免战略目标流于形式。

(三)二者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优劣取决于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只有发挥二者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二者相辅相成。从绩效管理层面进行分析,全面预算是基础,因此需要提前筹划全面预算。通过分析有关的数据,对绩效考核进行完善,确定有关的指标权重,以及选用合适的计分方式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绩效管理与全面预算的结合。当企业落实绩效管理之后,可以发现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督力度是否达标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完善全面预算细节,保障全面预算落实到位。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融合运用的建议

(一)合理制订战略规划,增强全员战略意识

国企在制订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正确的统计,以及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对内外环境进行深度的研究,进而制定发展战略。因此,国企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布局,要明确当下需要做什么,以及未来的经营方向,如何在经营方面占据市场等。

此外,管理者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确定国企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且为了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国企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进而才可以制定出国企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企在运营过程中,战略的执行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由于战略执行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观念。当前,通过分析部分国企发现,在制订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及员工的战略意识不足,制订战略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以合适的战略工具执行战略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只有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战略意识,才可以提高员工参与战略执行的积极性,才可以形成极强的战略思维意识[3]。

(二)认真学习领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原则

由于战略目标包含预算,因此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预期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不能单单由财务部门完成。在通常情况下,全面预算的职责涉及企业的权力机构包括:第一,董事会;第二,股东大会;第三,执行机构。因此,在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及相应的考核过程中,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参与。在编制初期,必须在全员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这样预算编制才会更加有效。与此同时,在进行编制时,国企各部门必须通力合作,从而大大提高预算目标的准确性,保证全面预算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推动战略目标的实施。

为了能够帮助国企落实绩效考核机制,国企首先要对绩效考核规程进行科学的优化。与此同时,需要成立绩效考核小组,该小组可以完成国企总体目标规划及相应的阶段性规划,而且将目标合理地细化,并且传达给企业的各个部门。此外,该小组需要监督如下章程的实施情况:第一,绩效考核制度;第二,激励制度;第三,奖励制度等。

通常,该小组可以依据设定的战略规划对各个部门进行审核,督促其认真执行各个阶段的战略分目标,对于在阶段内能够完成战略目标的部门进行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并且通过内部宣传栏、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该小组可以不定期地以多样的形式开展会议,从而及时掌握绩效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而依据汇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执行偏差。如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需要对相关负责人的战略意识进行强化。因此,全面预算及绩效管理存在一定的相同性。严格遵守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原则可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融合运用夯实基础,为国企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动力。

(三)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融合衔接

通常国企要想能够正确地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是否执行,以及完成情况如何,那么可以分析企业绩效管理的执行情况。因为绩效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员工落实预算目标及战略规划的积极性。企业的发展必须以战略目标为基础,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同时在预算管理考核的各个环节中突显绩效管理的因素,梳理完善绩效管理及全面预算管理的程序,明确预算相关的各个环节,诸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方面[4]。

落实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融合衔接,可以在新的全面预算管理形势下,将绩效的目标、管理及相应的考核形成一个整体,作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从而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新的历史使命,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结 语

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由于我国经济已经处于集约型的发展时期,而国有企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发展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借助科学的方法使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融为一体,使二者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断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国有企业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调动员工参与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实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绩效考核国有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