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规范发展的研究

2023-02-07 11:30吕玉霞信兆鑫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职业化产权俱乐部

吕玉霞 信兆鑫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 济南 273165)

1、绪论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简称《方案》)中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的三步走战略后,我国职业足球迎来又一个春天。通过改革完善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促进俱乐部内部和外部稳定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事业,到2025年体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发展目标。职业足球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职业俱乐部对发展职业联赛起着关键作用。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 “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足球是我国最早开始职业化征程的运动项目,足球在职业化体制下,带动了足球项目繁荣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效应。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较多问题。在职业足球俱乐存在投资的非理性化,俱乐部运营制度缺乏,过度追求短期目标缺乏长期规划,缺乏职业足球竞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等问题较为突出。虽然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简称中超)是我国的顶级联赛,但在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和俱乐部的产权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是体育大国,未来职业足球发展有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应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学习国外优秀俱乐部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实现足球职业化,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国职业足球是最早职业化的项目,根据水平分为中超、中甲和中乙。我国职业足球的顶级联赛是中超联赛,代表性强,中甲紧随其后。本文以从中超、中甲职业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俱乐部产权现状、收入现状、管理体制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职业足球俱乐部”“职业足球联赛”等为关键词,了解该课题当前的研究现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发展方向,为研究此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电话采访一些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当前俱乐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收集到他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3)逻辑分析法。

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职业足球俱乐部存在的问题,找到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过程

足球是我国最早开始职业化征程的运动项目,通过结合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可以将足球职业化阶段划分为前期摸索阶段、曲折上升阶段、停滞不前阶段、重建发展阶段。

3.2、前期摸索阶段

1992年6月,足协召开全国足球工作会议,这使得足球成为最早职业化的项目,足球项目成为体育改革的关键。

1993年,多地的足球项目试点以体育运动委员会与企业联合的形式组建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同年中国足协举办俱乐部锦标赛首次采用主客场制,同时设立了相关制度。这标志着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3.3、曲折上升阶段

1996年,新的足球运行机制不适宜当时的国内环境,暴露了多种多样的问题。

1997年,在世界杯上被淘汰,连续的失败导致足球热度开始大幅度下降。

1998年,进入困难时期,各种矛盾暴露明显。

1999年,足球俱乐部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主要体现在:职业俱乐部建立了相对完整管理体制;足球的训练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巨大变革;足球产业初见成效;制度相对完善可以遵循;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我国足球挺进世界杯的决赛,这是对我国职业足球的一次肯定。

2003年,开始频繁出现一些不文明事件,使得足球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004年,足协正式推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3.4、停滞不前阶段

2008年,我国足球世界排名持续下滑,沦为二流球队。

2009年,职业足球界开始打假,并将一些极为严重的“假球”、“黑哨”事件公之于众。

2011年,对我国的足球而言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1月份,国家队在亚洲杯战败;6月份国家奥运队伍伦敦奥运会战败;9月份,女足无缘奥运会;11月份,男足告别世界杯。我国职业足球进入“灰色时期”。

2012年,足球反腐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3.5、重建发展阶段

2014年,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足球项目的发展;2015年国务院推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使得足球有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方案》提出计划在2015年培训约6000名优秀的足球教师,在2017年建设30个左右足球试验点区县。

2017年,足管中心注销,标志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分离。

自此,我国职业足球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4、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与问题分析

4.1、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分析

(1)产权现状。

由表1、表2可知,目前我国中超、中甲职业足球俱乐部产权结构主要分为:国有独资、私企、外企、中外合资等几种形式。在34家俱乐部中,国有独资4家,私企28家,其他形式为2家,其中政府大约在75%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持有全部或部分产权。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资金较多来源于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在各俱乐部中资金占有较大比重。同时,企业主要对职业足球俱乐部提供现金投入,政府则通过球场、球队资格等非现金的方式进行投入,企业与政府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合作,各方都会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与经营。

表1 2021赛季中超16个俱乐部

表2 2021赛季中甲18个俱乐部

(2)运营管理现状。

在中超和中甲的34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当中,各俱乐部都已经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也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方式是按照公司管理方式进行设立,一般总经理由董事长任命总经理去直接管理运营俱乐部日常事务。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绝大多数俱乐部很难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管理俱乐部,常常会受到其他因素的阻碍。特别是由政府和企业组成的俱乐部,常会产生分歧,导致俱乐部无法健康运行。几家企业同时参与也会出现以上类似的情况。虽然独资的企业可以避免以上的矛盾,但是由于缺乏企业间相互制约,也会出现消极影响。

(3)盈利方式现状。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具有较为健全的盈利模式,其主要来源有:门票、广告、赞助、转播、转会费以及会员费等。调查表明:球队资金的主要来源于冠名费,基本可以占总收入的30%-60%,但是由于冠名费是公司支出的一小部分,这部分资金受到企业当前运营情况、管理层的决策等因素的影响,过于依赖赞助商是不可取的。广告费也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足球比赛时间长、观看人数多等因素深受企业的喜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转播费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为俱乐部提供十分可观的收入,但是在我国受思想滞后或网络等因素的影响,电视转播费用仅占总收入的1%左右,转播现状并不乐观。转会费本应该是俱乐部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在我国由于人才缺乏,很多俱乐部不惜花费重金去国外引进人才,导致转会费支出甚至超过了收入。

(4)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员组成主要有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体能教练和队医等。由表3可知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理年龄多在41-50岁间,本科学历以上(含本科)超过2/3,表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理知识水平较高,专业性较强,个体发展潜力大。教练员班子较于国外优秀俱乐部专业化较低,AC米兰拥有12个左右按摩师、6个左右体能训练员、3个队医、5个后勤、5个助理教练,总共30人左右,而我国助理教练一般只有2人,队医只有2人。总体表现为助理教练人数不足,缺乏专职体能教练,导致球队训练质量难以提高。对于球员的培养,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已设立二线队伍,2/3以上的球队设立了三线队伍。同时“体教融合”也在发挥着积极效应。

表3 职业足球俱乐部年龄统计表

4.2、制约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的问题分析

(1)俱乐部独立性较差,依赖于企业和政府。

职业足球俱乐部是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组织,必须具有独立运营的能力。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相较于国外完善的商业化运营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自身很难独立的运行。并且我国政府在较多俱乐部中拥有一定的产权份额,并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与运营,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行政手段使部分企业参与其中,但是俱乐部的管理并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很多企业也只在乎俱乐部是否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而对俱乐部的运营现状并不重视。经过政府和企业的长期扶持,俱乐部独立运营的能力有所下降,一旦政府退出俱乐部或者企业撤出,俱乐部会受到资金、政策的双重影响,导致俱乐部无法正常运行,更有可能出现解体。

(2)俱乐部产权不明晰,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国外优秀俱乐部运作较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个策略是“公司法人制”。俱乐部的产权和管理应具有明确的界限,以提高俱乐部的运营效率、减少经营以及管理成本。而我国俱乐部产权制度不健全,职责权利不清晰,董事长和经理难以行使其权利进行俱乐部管理,常常发生体育行政部门或企业独自管理的现象;或者俱乐部的权利过于集中于管理者,缺乏制约,容易导致过激行为,对俱乐部运营的整体把控不到位。综上,产权不明晰与管理问题使得俱乐部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利益冲突问题难以合理解决,最终导致俱乐部难以正常运行。

(3)俱乐部收入来源比重不合理,市场运作不成熟。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收入情况并不合理,绝大部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济来源于企业赞助或冠名,其他收入来源占比重较低,俱乐部自身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到企业经营状况影响。市场运作还不是很成熟,很多无形资源没有充分且合理地利用起来,转播费用在我国足球比赛转播现状并不乐观,电视转播费用仅占总收入的1%左右,而国外可以达到30%左右。整体来看应将无形资产产权给各个俱乐部,但目前中国职业联赛的无形产权基本上由足协完全掌握。

(4)俱乐部的体制落后,竞技水平较低。

我国很多俱乐部的管理体制是照搬国外俱乐部体制,由于经济大环境的不同,使得体制并不能正常运行,尤其是足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足球的发展。“管办分离”后,虽然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但实际足协还是一方面行使政府职能,另一方面操作足球的商业化发展,导致了矛盾的产生。我国对足球的巨大投入,却难以产生理想的效益,职业足球竞技水平居低不上。此外,球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以及“黑哨”、“假球”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足球的发展。

5、结论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具有企业法人的性质,是我国体育职业化的必然趋势。从本次研究来看,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独立性较差,依赖于企业和政府,产权不明晰,管理方式存在较多问题;俱乐部收入结构不合理,很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俱乐部的体制落后,竞技水平较低。

猜你喜欢
职业化产权俱乐部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