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作“三顾茅庐”对史料的成功取舍

2023-02-08 03:37李迎春田晓宾
文史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国志荆州三国演义

李迎春 田晓宾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影响极大。这个故事对刘备求贤若渴的极诚,对诸葛亮一出场就是精彩亮相,都有淋漓尽致地铺垫、展示。可是,这么深入人心的故事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却是有很大的疑问并值得研究的。

一、刘备与诸葛亮相见的历史记载

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的历史记载,远没有《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么精彩,甚至,还与《三国演义》的说法有一定的差异。

刘备“三顾茅庐”之事在《三国志》刘备本传根本没有记载。其事仅在《诸葛亮传》中有“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以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就这么点历史记载,到了《三国演义》那里,就演绎为“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两回,其中专门写“三顾茅庐”之事的文字就达6400余字。

其实,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的历史记载,决不仅仅是《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所提到的那几十个字。在比《三国志》稍早的《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3]

这是相当详细的历史记载:在隆中“躬耕”的诸葛亮感到荆州将受曹操大军进攻,而主持荆州的刘表又不足依恃,乃北行见刘备;而刘备并不了解,甚至也不认识诸葛亮,“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这是说,刘备与诸葛亮的第一次相见并不是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而是诸葛亮“毛遂自荐”去见刘备。虽然两人相见了,但开初刘备并不看好诸葛亮。之后诸葛亮献上“游户自实,录以益众”之计,刘备才知诸葛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魏略》作者是鱼豢,魏国人,历史学家。其书系当代人录当代史,又成书于《三国志》之前,应当可信;何况,西晋司马彪所撰的“《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4]。

如果只是查检历史记载,显然《魏略》所记载的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的情况更真实可靠,那么,演绎三国故事最成功的《三国演义》为什么会放弃这段记载,而选择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的记载去大做文章呢?

二、《魏略》记载被放弃的原因

诸葛亮决不是一个安于“耕锄”之人。他生逢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之世。其正当欲称帝称王者无数,而藏器在身之文武干才也纷纷各择其主之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诸葛亮不可能不与人民群众一样,希望结束天下混乱。他自比管仲、乐毅,留心政治,其所设计出的导致天下三分再进而统一的“隆中方略”,足以表明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入世者,志在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罗贯中只是《三国演义》的编辑者而非创作者。《三国演义》的产生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从最初的五胡乱华到偏居一隅的南宋,人民群众强烈反对从北方来到中原的乱华者,渴望安定与统一。于是,从汉民族的情感出发,在三国故事的演绎中,民间逐渐形成“尊刘贬曹”的情感倾向。刘备遂被戴上“仁君”之冠,诸葛亮也给安上了“智慧”“贤相”等标签。苏轼在《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三国故事的传播中已经形成大众共鸣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按照“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要求,再来看待《魏略》所记载的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相见的情况,先不说这条资料是不是真实,但它确实与尔后人们心目中的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大相径庭。所以,这条记载就被三国故事的演绎者放弃了。

《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就不赞成《魏略》的记载。他在注引这条记载的同时,特别指出:“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5]

裴松之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来否定《魏略》记载,其实理由并不充分。就算刘备曾经“三顾”但也并无证据能够否定在此之前诸葛亮去见过刘备啊!

按《魏略》的这条记载,有“智慧”的诸葛亮虽然准确判断了曹操即将南下荆州,为荆州计,他主动去见刘备。由于当时的诸葛亮年仅26岁,没有干过什么大事,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刘备不认识他,又看他很年轻,就以对待普通书生的礼节来对待他。这是很正常的。议论一番之后,宾客就都走了,可是诸葛亮却独自一人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还想说什么。刘备平常好编毛毯,这时有人给了他一些牦牛尾上的毛,刘备就用手编了起来。诸葛亮就上前,提出“游户自实,录以益众”的对策,刘备立即就对诸葛亮另眼相看,知道他“有英略”,不仅听从其计,还“以上客礼之”。

其实,众多三国故事演绎者都愿意放弃《魏略》记载的原因还有一条很简单,那就是从文学创的角度看,这条资料史实严谨,过程、环节丝丝相扣,确实没有多少再创作的空间了。

三、对“凡三往,乃见”的巧妙构思

三国故事的演绎者们之所以选择在“凡三往,乃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因为这五个字满足了文学创作的需要。

虽然“凡三往,乃见”文字特少,却给三国故事演绎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从成型的集三国故事之大成的《三国演义》来看,极其感人的“三顾茅庐”故事的创作,不仅非常有文学技巧,层层推进,密密铺垫,使读者欲罢不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所增加的情节,并非想当然的创作,而是在《三国志》中基本上都能找到依据的;甚至于本与刘备、诸葛亮相见无关的材料,也都恰当地纳入“三顾”故事的情节中了。

一顾之前:先是司马徽透风,但话说一半,留一半;再是徐庶现身说法,增强可信度;复是司马徽登门拜访刘备,再行宣传。这是序幕。

司马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特别喜欢诸葛亮,除了相互切磋做学问方法,尽传其所学外,还特别安排诸葛亮去拜见深通韬略、诸子百家,尤其对兵法学有深入研究,隐居在汝南灵山的宿老酆玖。[6]司马徽有“水镜先生”的雅号,因为他以擅于观人而闻名。他的好友庞德公也向刘备推荐过他们最欣赏的,被称为“卧龙”“凤雏”[7]的诸葛亮和庞统。

徐庶是诸葛亮的好友。[8]他亦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三国志》有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9]

徐庶告之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建议刘备“宜枉驾顾之”,于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顾茅庐:先是农夫所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然后是不认官称的童子挡门,说诸葛亮不在家,归途中,刘关张却“偶遇”崔州平,而且热烈讨论“清静无为”的观点。

刘备来隆中为的是见诸葛亮,然诸葛亮在不在家且不说,反正是“未见”;但却于偶然间,“忽见州平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一看就是怀有大智慧模样的高人。“先主与语大悦,即请同归,州平以己无意功名,长揖而去。后先主二次往隆中,州平已与亮相约,出外闲游去矣”[10]。崔州平也是诸葛亮好友,信奉道家学说,无意于功名利禄,却会与刘关张“偶遇”。本是清静无为者,却与刘关张热烈讨论道学,为的就是引起重视;又以“无意功名”与诸葛亮区别开来,好像专门就是来推荐与己相比更是“高人”的诸葛亮似的。

二顾茅庐:又遇诸葛亮与友人出游未归,途中却“偶遇”白面长须、清奇古貌,击桌而歌的诸葛亮之友石广元、孟公威,全是高人啊!然后又“偶遇”诸葛亮之弟诸葛均,甚至连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偶遇”了。

俗话说“人以类聚”,石广元、孟公威也是诸葛亮的好友,加上崔州平,就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诸葛四友”全部亮相了。刘备见过的三人,全都令他尊重,那为首的诸葛亮则自然就更令其向往了。黄承彦也是当时“高爽开列”的沔南名士,他“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11]。这里的“丑”,当是自谦之词,身为名士,为女儿却自当媒妁,在当时也是够领时代潮流了。

三顾茅庐:在“拱立阶下”这般虔诚等待睡眠中的诸葛亮有一些时辰后,刘备终于与诸葛亮相见了。二人相谈甚欢。“隆中对”令刘备“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12]。在刘备一再恳求之下,诸葛亮不再“躬耕”而空降刘备集团,受到重用。

三顾草庐图(明·戴进绘,藏故宫博物院)

不论诸葛亮是不是在假睡,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这一刻。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得到充分展示;诸葛亮的能力也证明了得“卧龙……可安天下”不是虚言。历史上的“天下三分”其实就是在这一刻被刘备、诸葛亮确定的。

“三顾茅庐”的核心是“隆中对”。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和人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战略和策略,即:从宏观长远的战略目标来说,是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构成钳形攻势,击灭曹氏,复兴汉室。从具体的策略步骤而言,则先夺荆、益二州为根据地,通过和西南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稳定后方;对内革新政治,把根据地建设好,积蓄力量;对外联合孙权,孤立曹操,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等待时机一旦到来,就发动“北定中原”的强大攻势,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必须承认,在当时的条件下,诸葛亮的这一席宏论,实在是对天下形势的精辟分析,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对此都有详细记载。

但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虽出自诸葛亮之口,却不能认为是诸葛亮一人的智慧。

汉末,董卓擅权,铁蹄蹂躏中原,关东诸侯又迭相攻杀。中原人士为避战乱,大量地流寓荆州。史载“士之避难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而荆州本身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一时间,那里人才荟萃,而“待时凤翔”“冀有所望”“思得明君”。这些人关心政治,频繁聚会,研习经史,议论古今,纵谈天下大势,抨击当时军阀的黑暗统治,逐渐形成在荆襄一带中、小地主中有广泛影响,以大名士和地主阶级中青年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智囊集团。

诸葛亮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员。史载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俱游学”,与庞德公、司马德操等大名士关系密切,又是黄承彦的女婿。通过不断地交往、讨论、切磋,诸葛亮从师友那里摄取不少政治营养,并深受他们的影响。由于他具有非凡的学识,又足智多谋,见解深刻,不仅博得社会上的极高声誉,也赢得了荆襄集团成员的钦佩和敬重。所以,当刘备在荆州凭着帝王后裔和天下英雄的身份,求贤访友,招兵买马时,对刘备怀有好感的荆州士人,就把荆州地区最杰出的人才“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推荐给了刘备。而诸葛亮对刘备畅谈天下形势的“隆中对”,也就不可能是诸葛亮一人的杰作,实际上应是荆州知识分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刘备与诸葛亮的第一次相见,就是由许多三国故事的演绎者在纷乱的史料中,精心选择,巧妙构思,将单薄的“凡三往,乃见”五字膨胀为丰富多彩又令人信以为真的“三顾茅庐”故事。这表明三国故事的演绎者们善于对史料取舍运用。

注释:

[1][9](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78页,第678页。

[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第683页。

[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678—679页。

[4][5]《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第679页,第679页。

[6]据《诸葛亮集》故事卷二《遗事篇》,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

[7][11]《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第678页,第690页。

[8]《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第678页)有载“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0](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猜你喜欢
三国志荆州三国演义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称象
大话三国志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