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3-02-11 15:47高白露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介素牙槽骨牙周病

高白露

牙周病在口腔科较为常见,包括牙周炎、牙龈病。有调查表明[1],在我国,80%以上牙周病患者为35 岁以上人群,有严重牙槽骨破坏发生的患者占42.3%。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感染性,一方面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破坏,造成牙齿松动与缺失;另一方面还会对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造成不良影响[2]。患者牙齿之间的咬合力平衡在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丧失,使牙齿移位向受力方向。牙间缝隙、前牙松动等不仅会对美观造成不良影响,还会使牙周病加重[3]。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本院150 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本院150 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口腔正畸治疗组和牙周基础治疗组,每组75 例。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2.52±7.36)岁;女41 例,男34 例;体质量指数18~20 kg/m239 例,21~25 kg/m236 例;牙周病病程1~6 年40 例,7~12 年35 例;合并症:龋齿34 例,牙髓炎18 例,牙外伤11 例,智齿7 例;既往治疗:牙体缺损修补32 例,根管治疗23 例。牙周基础治疗组患者年龄26~61 岁,平均年龄(42.85±7.76)岁;女42 例,男33 例;体质量指数18~20 kg/m238 例,21~25 kg/m237 例;牙周病病程1~6 年39 例,7~12 年36 例;合并症:龋齿33 例,牙髓炎17 例,牙外伤12 例,智齿8 例;既往治疗:牙体缺损修补31 例,根管治疗2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牙周病的诊断标准[4];②均有前牙移位、牙间隙增宽等症状;③均经X 线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严重营养不良;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③具有极差的口腔卫生习惯。

1.2方法

1.2.1牙周基础治疗组 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采用手工器械法或超声联合器械法根面平整术、龈下刮治术、龈上洁治术等将刺激物去除,消除咬合创伤。并督促患者早晚刷牙。

1.2.2口腔正畸治疗组 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同时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用磨牙托槽与颊面管粘接磨牙,在与前牙牙龈靠近处对具有相对较小体积的托槽进行粘接,用澳丝或热激活niti 丝等细丝排齐整平,必要的情况下弯制曲,应用链状橡皮圈,采用轻缓方式对前牙牙缝进行内收并关闭,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间断加力并随时调整。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随访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牙周情况、牙齿松动度、牙齿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

1.3.1疼痛程度 采用数字分级法,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5]。

1.3.2牙周情况 包括前牙覆盖、前牙覆、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

1.3.3牙齿松动度 牙齿松动度分为Ⅰ~Ⅲ度[6]。

1.3.4牙齿功能 采用口腔功能评估量表,内容包括咀嚼功能、固定程度、舒适程度、美观程度4 项,每项1~5 分,评分越高表明口腔功能越好[7]。

1.3.5血清炎症因子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1.3.6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牙周出血、牙周炎、其他。

1.3.7满意度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满意度分为不满意、较满意、很满意3 项。总满意率=很满意率+较满意率。

1.3.8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无自觉症状及牙周溢脓、牙龈出血等炎症反应,前牙复位,具有正常的咀嚼功能;有效:治疗后患者基本无牙龈肿痛及牙周溢脓、牙龈出血等炎症反应,前牙基本复位,具有基本正常的咀嚼功能;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牙龈肿痛及牙周溢脓、牙龈出血等炎症反应没有减轻或加重,前牙未复位,牙齿咬合无力[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牙周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前牙覆盖、前牙覆、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牙周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牙周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牙周基础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牙齿松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齿松动度比较[n(%)]

2.3两组牙齿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程度、舒适程度、美观程度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程度、舒适程度、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程度、舒适程度、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水平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牙齿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牙齿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牙周基础治疗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6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9],咬合力改变、牙周组织破坏等是牙齿移位的主要诱发因素。牙周病严重破坏了患者的牙周组织,极易引发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患者牙齿位置会在咬合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前牙移位在临床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10],应该尽可能早地治疗牙周病引发的牙齿移位,一方面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将牙齿周围炎症彻底清除,对进一步加重牙齿移位的现象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对牙齿进行调磨,给予患者正畸治疗,将咬合问题解决。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复位前牙,并将创伤性咬合的潜在风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前牙牙周情况,但不会对患者的牙槽骨高度造成直接影响。原因为正畸治疗的基础为缓慢改建牙根周围的牙槽骨,治疗时患者的牙槽骨周围破骨及成骨细胞具有旺盛的活动,极易有牙根吸收发生。因此,正畸治疗在对牙齿加力的过程中应该对正确的生物力进行遵循,从而将牙根吸收程度减轻。

有研究表明[11],正畸治疗前牙齿松动度主要为Ⅱ度、Ⅲ度,正畸治疗后牙齿松动度主要为Ⅰ度。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改变患者牙槽骨与牙周组织,为牙周组织再生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程度、舒适程度、美观程度评分均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畸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调整前牙间隙到理想状态或使其基本闭合,重建牙周组织,固定前牙,基本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表明[12],全身疾病和牙周感染相关,在慢性胃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因素中,牙周感染是一项独立危险因素。而机体炎症反应会在牙周病的作用下发生,进而促进炎症因子的形成,从而病理性改变牙周组织。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 在急性炎症反应期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6 对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进行刺激,参与发热反应与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8 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发挥杀菌作用。有研究表明[13-16],牙周炎患者具有显著较高的龈沟液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水平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正畸治疗能去除创伤咬合,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病变静止,终止牙周组织破坏过程,进而对牙周状态进行改善,降低牙周炎症,从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有研究表明[17-19],口腔正畸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将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对患者牙周情况进行改善,为牙周组织修复与再生提供有利条件,减轻牙齿松动,提升牙齿咀嚼功能与美观程度,为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提供有利条件,具有持久稳定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正畸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满意率高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牙周基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对前牙移位进行明显改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介素牙槽骨牙周病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