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典型模式与优化路径

2023-02-12 17:27肖治涵
中国西部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旅民族融合

陈 明 肖治涵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日益提升,在旅游业中体现为从追求具有经济效益的打卡式旅游逐步转变为注重体验、注重文化的高质量旅游,文旅融合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可丰富和拓展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人们在旅行中会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各地文化的认知程度,形成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自主意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此外,文旅的有机融合还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族地区既有资源,通过对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组合与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当地带来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岗位,促进居民增收致富、提升生活水平。可见,文旅融合不仅能使文旅两个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双生共赢,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效应。因此,对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融合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尝试探寻优化路径,对于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文旅融合理论分析

1.概念界定

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与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相关的产业,与文化事业有显著区别。文化产业部门面向市场,相关主体主要利用设计、生产、加工等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以提供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文化产业渗透性强,与其他许多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旅游产业是将旅游活动作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包括为游客提供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带动周边经济共同发展,惠及酒店业、交通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即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将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使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促进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形成。

2.理论阐释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系紧密、天然耦合,高度关联性是文旅融合的基础。旅游产业涵盖范围广,与其他产业互动频繁;文化产业也总以其文化元素赋予相关产业精神内涵和人文魅力。此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为人们提供精神层面的消费服务,联系密切。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是文旅融合的内在动力。伴随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产生,人们对于旅游产品创新性的要求日益提升,旅游产业需不断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同时,文旅融合也可创造出更多消费场景,倒逼相关产业主体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文化发展需求是文旅融合的外在动力。旅游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通过广泛的传播渠道,让民族地区的文化得到更生动、更具象的展示,推动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将实现文化产业的再发展、再创造,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的外延。技术进步、政策支持是文旅融合的催化剂。技术进步降低了产业壁垒,在技术驱动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要素加速整合,融合形式更加多样,融合领域不断拓宽,融合程度逐步深化,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进一步模糊两种产业间的边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则为文旅融合指明方向,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研究回顾

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学者们主要从融合动力、融合路径、融合结果等方面对文旅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并基于融合模式提出文旅融合的优化路径。

1.基于动力的文旅融合模式研究

文旅融合因所倚重的元素不同,呈现出的融合模式也不尽相同。张俊英(2019)基于融合动力因素,实证分析青海互助县文旅融合,总结了“民众自觉、企业主导”等经验〔1〕。谭启鸿(2018)将文旅融合模式归纳为资源型融合、技术型融合与市场型融合三种〔2〕。高清明等(2022)结合不同要素在融合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将我国西部地区文旅融合模式划分为知识互补模式、知识替代模式、产品互补模式、产品替代模式、市场互补模式、市场替代模式六大类〔3〕。

2.基于路径的文旅融合模式研究

按照两产业融合程度和关联度,结合地区资源特点,从可行性出发考虑发展路径进而形成融合模式。韩彩霞等(2019)认为,可通过强化热门景点的带动效应,提升线形线路的串联功能,增强同一文化圈的整体效应,创新文旅融合的形式,最终形成“点—线—面”的文旅融合模式〔4〕。陶丽萍等(2019)认为,可采用资源共享、技术渗透、市场共拓以及产品功能互补这四类模式实现文旅融合发展〔5〕。孔凯等(2020)提出多位一体的文旅融合模式,其实现路径主要为突出乡村主体性,发挥市场主体优势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开发和运营,媒体或专家进行监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6〕。杨絮飞(2020)提出可探索建立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进集聚协调、文化旅游集约化融合〔7〕。

3.基于结果的文旅融合模式研究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中涌现出许多新产品、新业态,侯志茹等(2020)依据西藏地区文旅融合实际提出了节庆旅游、创意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四类融合发展模式〔8〕。王建芹等(2020)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提出文旅融合的模式有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文化+其他三种〔9〕。周锦等(2021)认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可以将文旅融合模式划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产业链重组、文化需求导向下产业链价值共创、数字技术推动下产业链延伸三类模式〔10〕。赵昊琛等(2023)依据产业主导力量的对比,将融合发展模式归纳为特色文化主导型旅游产业链、旅游主导型文旅产业链、文旅主导型衍生产业链〔11〕。陈红玲等(2022)将融合模式划分为政府导向型、民族传统文化带动旅游型、旅游带动民族传统文化型、其他产业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文化旅游一体化型〔12〕。

综合分析,文旅融合发展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形态,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针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研究仍略显不足,且对于典型案例的梳理不够充分。本文对我国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形态进行梳理,依据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实际,结合典型案例,将民族地区文旅融合模式划分为文化景观、特色小镇、旅游演艺、文创开发、历史主题、文化节庆六大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三、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典型模式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互动融通,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文化景观模式

文化与景观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景观模式在文旅融合中最为常见,开创了文旅融合的先河,对于自然人文景观和精神内涵的追求是该模式的核心。如,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境内,拥有美丽的湖泊、瀑布和多彩的原始森林,以四季景色宜人而闻名,备受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追捧。“瑶池本是在人间,堪笑凡夫安学仙。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盘旋。”广为流传的诗句也进一步提高了九寨沟的名气,激发人们前往的意愿。又如,位于九寨沟黄龙线旅游圈的桃坪羌寨,因其碉楼式城堡民居、有着“天然空调”之称的地下水网以及迷宫式的建筑群落,被誉为“神秘东方古堡”,前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2.特色小镇模式

特色小镇主要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及所在区域综合开发而打造的特色项目。通常,特色小镇文化内涵丰富,产业以“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为主,所依托的产业不同,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与民族地区文旅融合联系最为紧密的当数文旅小镇的开发,以古镇作为载体,融入诸如戏曲、书画、织绣等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民宿、酒吧等新兴业态。如,云南省大理市双廊特色村寨,素有“苍山洱海风光第一镇”的美誉,是青铜文化、洱海文明与大理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双廊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白族渔村文化,以“艺术小镇”作为自身定位,倾力打造生态双廊、艺术双廊、宜居双廊、多元双廊、智慧双廊,在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3.旅游演艺模式

将音乐、舞蹈、魔术、杂技、歌舞秀等演艺方式融入旅游业发展中,衍生出“旅游演艺”新分支。原始的旅游演艺通常以街头杂耍、小丑或卡通表演的形式出现,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和场次,仅是为了增加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提升景区人气。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演艺迅速发展。《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在桂林阳朔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成功扭转了传统观光游“白天拍照、晚上睡觉”的局面,掀起了大型实景演出的热浪。随后,演艺被大量地运用于旅游景区的开发中。被称为“中国第一回乡”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纳家户村,不仅有纳家户清真寺、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华回族第一街等著名景点,还成功举办了许多大型文化活动,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许多游客慕名前来,纳家户村也成为宁夏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又如,湖北省恩施市洞下槽村作为灯戏的主要发源地,培育打造的灯戏表演成为洞下槽村对外宣传的名片,“灯戏茶香”这一文旅品牌的成功推出为洞下槽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文创开发模式

优质文创迎合了大众旅游时代文化体验需求,也是民族地区景区争相探索的模式。具体以“深挖文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重点,将传统商品同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发富有各地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提升传统旅游附加价值,使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文化传播三者相互融合。如,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斗玉村引导村内居民学习珞巴服饰手工制作技艺,并结合现代审美对服饰传统风格进行改良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珞巴服饰、木碗等特色产品深受游客喜欢。又如,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大力发展苗绣这一特色产业,推动建设金珠苗绣体验馆,有资深苗绣技师为游客展示织绣过程,让游客能更为直接、深刻地感受到苗绣的魅力。

5.历史主题模式

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资源、厚重的民族情感为主要特征的历史主题模式也是文旅融合的典型代表。该融合模式主要依托历史遗迹、民族博物馆等资源。如,四川省黑水县昌德村依托红军翻越昌德雪山这段红色史实,打造出红色文化广场、半山观景亭等景点,引导村内居民将自家的房屋打造成“红色客栈”。“红色昌德”现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文旅融合发展也让当地村民获得了可观的旅游收入,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又如,福建省福州市琴江满族村以“构建大景点、形成大环线”为思路,将当地红色旅游基地划分为“四区二路”,即历史文化展示区、爱国主义感悟区、廉政文化教育区、民俗文化体验区,以及红色教育互动线路、绿色景观游览线路,将红色教育与自然观光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品牌。

6.文化节庆模式

借助地区举办重大节庆、展览等,将活动举行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吸引游客到现场参与体验,是文化节庆模式的核心。如,云南省丽江市文林村有纳西族、汉族、白族、藏族等民族,村里不仅开展“火把节”“东巴祈福”“三朵节”等纳西族节庆活动,还举办藏族雪顿节、民族团结长街宴等。每当村子里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各族居民和游客汇聚一堂,身着民族服饰,演出、观看民族文化节目,同吃“长街宴”,就对旅客形成较大吸引力。又如,吉林省吉林市阿拉底村作为吉林地区朝鲜族传统文化普及基地,保持着浓郁的白衣文化,在每年九月中下旬都会举办为期三天的“吉林阿拉底朝鲜族辣椒文化艺术节”,对朝鲜族歌舞、体育、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集中展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有力地扩大了地方文化旅游影响力。

四、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制约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质环境比较复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们前往旅游时往往需要换乘多种交通工具,便利性较差。加之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布局覆盖不足、应用不够广泛等问题,也导致当地网络化程度较低,资源难以共享。加之景区及周边住宿、停车、公共厕所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住宿条件简陋,标志性路牌缺乏等,“玩不好”的问题仍然存在,亟待畅通地区周边交通,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配套设施供给质量。

2.资源整合意识不强

从民族地区推出的文旅产品来看,部分产品未能深挖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仅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同质化问题严重。同时,融合的科技元素较少,文化创意缺乏特色,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受限。如,民族歌舞表演,形式千篇一律,内容缺乏深意,难以让游客真正沉浸式地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及衔接性不充分,产品开发数量少、层次低,更新迭代速度慢。如,一些民族地区的手工艺品、非遗商品等只在街边商贩处售卖或在展区做静态展览,缺少与游客的互动,受众面小,商品销售量难以扩大。旅游景点分布零散,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独立,联动性不强等,也很容易让游客失去对后续景点的兴趣,从而缩短其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制约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尚未有效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进行文旅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首先,缺乏第三方监督机制,政府、开发者、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有待优化。其次,乡村生态环境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乱砍滥伐、挖湖造景、乱扔垃圾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景区的过度开发和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也让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后,一些民族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以牺牲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为代价的旅游开发,不利于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须找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促进二者互利共赢。

4.文旅融合人才缺乏

人才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但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的短板所在。首先,民族地区缺乏精通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人。学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时间周期长,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而民族地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大量年轻人在做就业选择时往往更愿意到经济环境好的地区去发展而非留在本地,特色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其次,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既懂得综合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知识,又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的人才,而目前从业人员的供给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适配。最后,专业性人才不足。科学技术是驱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但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选择留在科研氛围浓厚和待遇优厚的大城市,民族地区人才匮乏,尤其是产品设计、资本运营、法律咨询等人才缺口较大。

五、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促进民族地区文旅深度融合,必须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发挥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社会效益。打破文旅融合制约,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村民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者,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1.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明确政府职责,加强顶层设计,将文旅产业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相结合,既重视博物馆、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旅游功能开发,也重视对于公园、景区等休闲空间的文化赋能。对于较偏远的民族地区,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加大用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畅通沿线交通。同时,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地区网络质量,完善配套设施服务,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对于引入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如提供税收减免、加大贷款支持力度等,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吸引企业入驻。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营造舒心的消费氛围和发展环境。支持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文旅融合整体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法律遵循依据,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记录,抢救与修复濒临消失的文物等。

2.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村民长期生活在当地,早已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应让村民积极参与,发挥其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动性。首先,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增强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能够大方、自信地展现特色文化与风俗习惯,做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其次,引导村民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充分聆听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其参与权和话语权。再次,充分保障村民的利益。探索通过“公司+农户”等多种方式,开发手工艺品、农产品等特色产品,保障村民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最后,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互相监督,既追求经济利益,也更好保护环境。

3.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民族地区实现文旅融合可以将突出乡村生活生态特点作为突破口。首先,实施品牌战略,利用民族节庆、举办文化节和展览会等契机,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通过现代化营销手段宣传推广,打造一批旅游精品,让民族文化节庆会展活动助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其次,鼓励各类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到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来,优化市场投资结构,支持中小企业严格按照政策标准进行专业化开发与运营,利用产品创新、技术手段等方式打破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界限,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最后,创新文旅融合IP体系。大力开展“旅游+影视IP”“旅游+非遗IP”“旅游+综艺IP”等产业的开发,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4.推动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

首先,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电商,加大文旅产品的宣传力度,使游客能通过网络端快捷、便利地浏览和预订旅游产品,为民族地区争取到更多客源。其次,以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如,利用5G、AR、VR等技术开发不同类型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数字景区及数字文化产业园,提供非接触式旅游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再次,发展直播电商、旅游直播、云旅游等数字文旅新业态,让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能通过电商、定制等方式迅速销售。最后,打造智慧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预约、购买、智慧导览、互动体验等综合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5.加强文旅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重视专家人才。充分借助学术界、实务界专家的力量,对本地的文旅产业融合进行总体规划。其次,培育本土文化传承人。强化村民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开设培训班等,解决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再次,引进高层次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留住和用好文化创意、专业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后,创新教育模式,优化人才供给体系。依托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商品设计、旅游规划等专业课程。创设文旅产业实习、实践基地,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力度,提高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文旅民族融合
我们的民族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