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报道生活化表达研究

2023-02-14 14:30刘作明
记者摇篮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生活化经济

□刘作明

进入21 世纪,世界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世界各国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是我国晋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正在成为全球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各国民众对于中国经济新闻报道日益关注,希望从中国的经济新闻报道中看到并读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密码。中国经济新闻国际化传播已是新趋势。

中国经济领域的资讯传播,涵盖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革之中,不断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大踏步通过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走向世界,接受各国读者的检验和评价。

在这个传媒行业愈发关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经济新闻已成为全球媒体和国内外读者十分关注的内容。然而,由于经济新闻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前沿知识和复杂概念,使得许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等问题。因此,如何让经济新闻报道做到生活化表达,是很多新闻工作者正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实践,对经济新闻报道生活化表达进行研究,认为经济新闻报道要积极做到生活化、通俗化,让读者读得懂、好理解、易传播。

一、准确理解和认识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通俗来讲就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经济现象或经济工作事实等方面的报道,也被一些新闻业内人士叫作“经济消息”“经济信息”。

经济新闻是新闻媒体、新媒体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经济领域中发生的经济现象、经济信息、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的采访调查、综合分析而客观写出的简明扼要的专业新闻报道。也有一些新闻媒体人认为,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消费、流通、分配、交易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体称呼。

经济新闻报道范围相比较而言较为广泛,一般包括工商业、工业、农业、科技、财经、交通运输、旅游、金融、租赁、税收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各个方面。报道主要有各类的市场动态、价格变动、产销变化、生产流通、行业发展创新、国际国内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经济衰退等方面。

目前看,经济新闻有广义的经济新闻和狭义的经济新闻的区分。广义的经济新闻一般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动态、经济综合新闻以及财经类新闻等。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动态,不包括其他。

由于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创新、经济政策、经济动态等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所以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经济新闻具有一些显著特点:一是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性;二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化;三是有比较强的时效性。

在专业性方面,经济新闻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前沿知识和概念,如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货币政策、审计学等,以及最新的经济政策、经济新动态、前沿的经济趋势。这些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较为陌生,不好理解,如果从专业角度来看读起来难免晦涩难懂、不知其所以然。

在数据化方面,经济新闻常常需要使用权威单位提供的大量数据、图标来支撑报道力度。对于一些读者来说,不知道如何看数据或图标,相关报道内容可能难以准确理解到位。

在时效性方面,经济新闻的报道需要及时更新,快速报道出去,以及时准确快速反映最新的经济动态、经济现象、经济信息,让读者及时得到最新的经济消息、经济行业相关动态等经济新闻。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高度融合的今天,经济新闻的读者受众日益增多,经济新闻为各级各类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权,为众多研究者提供研究材料,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投资方向选择,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生活工作便利。

可以说,经济新闻已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各行各业人们了解世界经济环境、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掌握市场动态、科学安排工作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经济新闻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发展源头上看,经济新闻是伴随着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而诞生,经济新闻读者群宽泛,主要涵盖以产经、财经、科技、政府组织、行业协会、消费者、智库等各行各业人士为主的社会主流人群。他们包括企业家、智库人员、经济学者、政府官员、科研人员以及正在或即将从事经济工作的各界精英人士。经济新闻主要围绕全球现代人群的财富、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等需求,主要关注政府、行业组织、业界精英人士的经济政策、经济管理、经营思想、创业创新、财富观念及社会需要的消费、娱乐和生活方式等。

在海外的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经济新闻是其报纸上常态化的重点报道新闻,每天占用大量版面去关注全球各国的经济,探究经济现象、报道经济热点,为各国读者提供经济新闻有偿服务。

国内有《中国产经新闻》《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等主流经济领域的报纸,面向海内外大力报道中国的经济领域新闻。其中,《中国产经新闻》主张以前瞻的眼光关注世界,力求通过专业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信息量、权威准确的分析,全景式地呈现一个经济处在上升时期的中国翔实而完整的经济产业状态。《经济日报》是国内专业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报纸,立足于成为企业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是我国经济领域权威性高和公信力强的主流经济类纸媒。此外,无论是中央级主流媒体,还是国内地方主流媒体,现在都特别重视做好做强经济新闻报道。

尽管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几百年,其新闻界对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因为中西方制度、文化、新闻观念等各方面有差异,在我国荣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吸引了西方新闻界的重点报道,但很多国外媒体以狭隘的新闻视角报道中国经济,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成就,其记者采写的中国经济新闻也有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准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为此,中国主流媒体记者要主动扛起做好中国经济领域报道的大旗,全面、准确、客观、接地气地向世界报道中国经济新闻,这是新时代中国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从事经济领域报道的主流媒体记者,要坚持沉入基层,走进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写出接地气、生活化、简单明了的经济新闻,并保证经济新闻让更多中外读者能看懂,积极满足海内外读者对经济新闻生活化通俗易懂的阅读需求,积极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服务。

三、借鉴其他媒体优秀经验,提升经济新闻报道质量

积极借鉴和研究发达国家媒体报道经济新闻写法灵活、从读者视角看问题、注重采写技巧等成功经验和做法,能不断提升国内新闻记者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和水平,让生活化通俗易懂的经济新闻越来越多,让中国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成为海外读者和海外媒体更加爱读的新闻。

通观发达国家的经济报道模式,主要有消息、深度报道、特稿、服务性报道、社论、来信等,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报道的基本体裁没有很大区别。但在本质上,发达国家经济新闻客观性与虚伪性并存。

国内新闻同行要明确自身学习的内容,是要研究学习其他国家经济新闻在内容上的重视信息性、服务性、实用性和采访灵活性,更侧重于有经济现象的新闻价值的消息、要闻、动态性信息。如路透社曾报道的《全球制造业萎缩货币宽松成大势》《欧元区经济第二季下滑强劲出口难改整体萎缩走势》、华尔街日报的《亚马逊推出三款平板电脑挑战苹果》等深度报道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关新闻背景、趋势,分析了相应的对策,稿件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写法灵活,让广大读者爱读,并很容易理解和认同,这值得国内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重视和借鉴。

一些国家新闻界认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创造、创新和经济多元变化,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面临的都是复杂的环境、人、财、物等因素,经营经验在某时某地可能会有用,而换了地点、时间也许会失去价值甚至产生不良影响。

每一种个性化经营方法可能带来成功,但若每个企业、经营业者都采取这种方法则必定意味着失败。为此,一些国家记者采写经济新闻报道时很注重采写技巧,坚持做到灵活性、应变性,不断增强转换时间、地点、场景的采访能力,采访主动沉入基层,坚持读者思维,采用读者喜闻乐见、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报道经济新闻。这些能力、做法有值得学习之处。国内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一定要躬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工厂矿山,扎实采写灵活多变、注重写作技巧、坚持读者视角的经济新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新闻同行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新闻同行做经济新闻报道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注重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坚持采访创新,注重采写技巧,深入基层,采写出深入浅出、简洁易懂的经济新闻报道。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记者采写的经济新闻得到各国媒体同行、全球读者的青睐。

四、积极进行经济新闻报道生活化表述研究

一些记者采写经济新闻不是去政府、机构,而是去问街边的路人、商贩,只有这些人都能理解并关心的经济话题,才能写出人人都懂、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经济新闻通俗易懂是读者的基本要求,那些抄数据、行业术语的经济新闻已经失去了市场和读者。

经济新闻报道长期以来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较深印象。其根本问题是出在稿件的创意和写作上。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积极学习采写风格和写作技巧,主动深入进行经济新闻报道生活化表达研究,全力把经济新闻报道得通俗些、生活些、生动些,读者才能爱读、想读、读了不忘。要解决这些问题,经济新闻记者需要加强自身素养、提高宏观分析思维能力、把握经济领域政策能力,要肯于动脑、善于化繁为简。

经济新闻报道要做到生活化是个需要积极研究、学习和努力的过程,记者要不断努力,坚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和类比、图表辅助说明、讲故事吸引人等报道方式。

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就要积极主动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描述经济现象和政策,避免使用生僻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词,让读者对经济新闻有所了解,进而喜爱阅读。

在案例生动形象方面,记者要通过具体的生动简洁的案例,来解释清楚复杂的经济概念和有关经济政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经济新闻。

在运用比喻和类比方面,记者要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经济概念和经济现象,例如将“经济下行压力”形象地比作“滑坡”,让更多读者在阅读中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在图表辅助说明方面,记者要善于和大胆使用图表、图示等视觉元素来辅助说明经济数据和经济发展趋势,通过辅助手段让读者对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在讲故事吸引人方面,记者要积极吃透有关经济政策精神、深入了解经济现象,然后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在聆听过程中喜欢上经济新闻,喜欢了解国家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的成就。

做到以上几点,有助于记者报道的经济新闻做到尽量实现生活化。记者还要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提高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不断学习理解经济政策,增强采访和写作功力,让自己的经济新闻报道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为读者报道生活化的经济新闻。

首先,记者要有宏观分析思维能力。善于透过经济现象看本质,精练语言,化繁为简,用生活语言去写经济新闻事实。如果记者没有这些本事,经济报道构思再巧妙,文字再优美,也会令读者看不懂、摸不透。

其次,记者要加强学习,掌握经济政策。要写好经济新闻,光有写作激情、写作技巧远远不够,经济领域是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领域,我国每年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断出台新政策,这是经济领域调整、发展、创新的全新风向标。企业的发展和改变,很大程度是围绕着国家政策去做。对我国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而言,离开了国家经济政策去报道经济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报道经济领域的记者要紧紧把握国家各项产业政策,学透、弄懂。心中有政策,才能把经济新闻写得生活化,更贴近读者。

最后,记者要坚持化繁为简的采访和写作功力历练。由于经济领域行业众多、新行业不断涌现,传统的经济采访报道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紧跟经济领域行业、企业的新发展趋势去采访报道。对记者来说,每一次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采访都是全新的挑战,要提前研究和了解采访企业或行业的产品创新、行业发展新趋势、企业在行业中所处位置等内容,必须在采访前做足功课,否则,面对采访对象无处发问,或问不到关键处,可能造成采访报道的失败。

记者应当将采访的焦点集中于市场应用、行业前景、技术创新、企业成长等几大最受读者关心的问题上来,这样不仅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更有利于让经济新闻报道生活化表达,做到通俗易懂。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生活化经济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