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厅进阶之路

2023-02-23 08:29叶德平
环球人物 2023年4期
关键词:港式茶餐厅西餐厅

走在香港的街道上,我们总会看到茶餐厅的身影。香港人不会特别留意它,因为太习以为常。但在游客眼里,它们很“香港”。

回溯起来,从上世纪起,茶餐厅便出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但那时候,它并不叫茶餐厅。

茶餐厅的起源,与大牌档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中叶,香港民众的生活环境并不理想,想要养家糊口特别难。为了谋生,不少人都跑到街上当小贩。出于管理“方便”,港英政府刻意制定了“小贩发牌”的制度。初时,小贩人数不太多,所以只有一款牌照。后来,因为小贩的品类与人数越来越多,于是把小贩牌照一拆为二,分为“固定小贩牌照”和“流动小贩牌照”两种。

固定小贩牌照的体积大,挂在摊位上比较显眼的地方,人们习惯称它为“大牌”。而领有“大牌”的食店,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牌档”。“大牌档”传到内地慢慢演变为 “大排档”,于是,很多人误以为“大排档”对应的就是小贩在街边一排一排做生意的景象。

大牌档,说穿了,就是平民饭堂。以前,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店铺附近当苦力的搬运工,所以食物都比较简单、便宜,但求用大量淀粉质填满胃部。这让大牌档成为城市里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一度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市井气息十足。

但大牌档毕竟是在路边,条件一般都不太好,总是“好天晒,落雨淋”,稍有经济能力的中产阶层便选择到冰室消费。冰室,顾名思义是提供冰冻饮料的餐室。它到底什么时候出现?这并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1918年以后,冰室才有条件在香港盛行。

1874年,后来发展为香港制冰公司的香港第一家制冰厂在东角(今铜锣湾东角道附近)成立。在此之前,香港的冰块都要从北美进口。那时,冰块都是用快船从美国的东北部——新英格兰和纽约州运来,然后在雪厂街与皇后大道中交界处的隔热建筑物中储存。

直到今天,香港的大街小巷仍能看到冰室的身影。(叶德平 / 摄)

香港制冰公司的出现,为民众带来珍贵的乳制品和冰冻食物。不过,可以想见,由于供应有限,冷冻饮料最初只是只是少数富人的专利。

直至1918年,牛奶公司才在九龙堪富利士道和弥敦道附近建立了另一座制冰厂。自此,香港冰块的供应渐趋稳定。由于“饮冰”一度是上流社会的专利,于是新兴的中产阶层将目光瞄到了冰室上,以此向上流阶层看齐。就这样,冰室在香港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上流阶层主要由洋人组成,因此作为“潮流指标”的冰室也走的是西化路线——没有中式的炒粉面饭,只有“高档”的冷热饮以及雪糕、面包等小食。抗战后,冰室流行开来,但由于只提供西式简食,所以只被当作吃下午茶的地方,稍微垫一垫胃。

冰室是香港平民美食的天堂。(叶德平 / 摄)

那时,香港已经有西餐厅了,但跟平民百姓心中的价格还是有点距离。西餐厅是广州19世纪中叶的名物,主要服务上流人士,或者作为商人会客、接待的场所。直至20世纪初,香港才出现第一间华人主理的西餐厅。这些西餐厅也只提供西式餐点,但在调味上,融入了华人喜食豉油(酱油)的习惯,被时人戏称“豉油西餐”。比起酒店的西餐厅,这些独立经营的西餐厅价格相对便宜,所以颇受中产上班族欢迎。

冰室,好看但吃不饱;西餐厅,能吃饱,但价格还是不够亲民。于是,聪明的商人便想出,不如把冰室和西餐厅混在一起,创造一个综合二者优点的吃食店出来吧!从此,香港便有了茶餐厅。

茶餐厅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早期只有咖啡、奶茶、三明治和多士(toast的粤语音译,即烘焙面包)。到了70年代,香港工厂林立,民众外出用餐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加入炒粉面饭、晚市小菜。

当一些传统菜系强调菜肴的“正宗”与“传统”时,茶餐厅却不以为然。它没有既定章法,也没有寻常套路,只要那道菜式有需求,它就会加入菜单。早年的铁板杂扒餐(用铁板盛着牛排、猪排的“豉油西餐”),今日的麻辣鸡煲,无一不是当时流行的食物。所以,有人说茶餐厅的“传统”正是“没有传统”。

不过,所谓“没有传统”,其实是不严谨的。至少,从往昔到今日,奶茶、菠萝油和蛋挞从来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家茶餐厅。少了三样中的哪一样,恐怕都要被老一辈人腹诽了。

港式丝袜奶茶,光看它的名字,绝对很倒胃口。幸好,它跟丝袜没有一丁点关系。只因用来盛载茶叶的白纱布滤袋被红茶浸泡成茶色,看起来像女性的肉色丝袜,有好事之徒便戏称它为“丝袜奶茶”。

有人说,奶茶不是西方人早有的饮品吗?确实,这也是茶餐厅从洋人那里吸收过来的饮品,但是在模仿的过程中,香港人加入了一些创意,也多添了一份细心。

西式奶茶一般是茶和奶分开奉上,饮者按自己口味,自行调制。港式丝袜奶茶却是由“水吧”(茶餐厅中专门负责茶水的部门)师傅独门炮制。早年,我曾访问过一个奶茶大师,他告诉我,每一间茶餐厅的师傅都有一张独门秘方,粗、中、幼的红叶碎片都有特定的比例。他们从供货商那里取得茶叶后,会在后厨按自家秘方调配。好的比例,可以让厚度、浓度与香气达到一个刚好平衡的境界。

看似平平无奇的香港丝袜奶茶,是每一家茶餐厅的标配。(叶德平 / 摄)

菠萝包和菠萝油在香港美食中也排名前列。

调好了茶叶,便到了冲制“茶胆”的时候。粤语的“胆”字,也解作“核心”“重点”的意思。“茶胆”是一杯奶茶茶味的主要来源。港式浓茶不是靠“泡”来提味,而是用“来回高冲”的手法,让高温热水把茶叶的味道冲撞、萃取出来。师傅告诉我,他的独门秘诀是让奶也感受一遍这种冲撞——先温热茶杯,然后放入黑白淡奶,再用力把茶水从茶胆冲进杯内,把奶香冲撞出来。据说,黑白淡奶也是他的秘方,它的奶脂十足,是最适合配搭港式丝袜奶茶的品牌。

当我们被品类繁多的菜单迷惑得眼花缭乱时,其实忘记了奶茶才是茶餐厅的灵魂。老一辈人决定一家茶餐厅的好坏,往往以奶茶作为判断基准,足见奶茶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港式丝袜奶茶没有丝袜,港式菠萝也没有菠萝。大概,早年的茶餐厅师傅都是妙人,总会想到有趣的昵称。

早年的冰室,只提供冰冻饮料和西式面包。众所周知,传统的西式糕点一般没有丰富的佐料,只在表面涂点奶油,聊为点缀。这些单调味寡的糕点对于惯吃中式菜的华人来说,实在是难以下咽。于是,糕点师傅便在面包上加上由砂糖、鸡蛋、面粉与牛油烘制而成的脆皮,让平淡的西式面包变得既有味道,又有口感。因为它的脆皮外形酷似菠萝,大家都叫它“菠萝包”了。

事实上,加入脆皮,除了让味道更好,平衡冰室咖啡和奶茶的苦涩味,也可以垫垫胃,为劳动人民迅速补充热量。

当港式丝袜奶茶 “飞砂走奶”(不加砂糖和淡奶)、加入蒸发掉水分的炼乳后,奶茶便蜕变成一杯“茶走”。以前,浓郁香甜的茶走是茶餐厅的“隐藏菜单”,一般只有本地老饕才晓得。到了今日,这已变成公开的秘密,不少吃货都会点来享用。

如果说“茶走”是港式丝袜奶茶的变奏,那么菠萝油便是菠萝包的“威力加强版”了。

顾名思义,菠萝油就是菠萝包加“牛油”(奶油)。在某个网络讨论区的票选活动中,菠萝油不出意料但又有点意外地,成为香港特色食物排行榜的第一名。我说“不出意料”,是因为菠萝油真的很香港,可以说是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最佳例子。而“有点意外”,是因为我觉得比菠萝油更好吃的本地名物还有很多。

在热乎乎的菠萝包中,夹入冷冰冰的奶油,构筑冰与火的矛盾味感。虽说不是独一无二,但肯定是世所罕见。最可怕的是,那一块厚达一厘米的奶油,配搭上原本已甜丝丝的菠萝包,竟然没有一丝违和感。一口咬下去,口感极之复杂,既像綿绵滑滑的雪糕,又有塞入一口油脂的罪恶感。只能说,人到中年的我,只敢有限度地食用……

说到菠萝油,我想到一个小插曲。香港人把Butter翻译为“牛油”。小时候,我以为牛油跟猪油一样,是用牛的肥膘炸出来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原来,牛油是牛奶的制品,生产者通过搅拌,把牛乳脂肪从牛奶中分离出来。所以,翻译为“奶油”应该更加准确。

香港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几乎找不到几十年不变的文化传统,香港茶餐厅文化也不例外。从昔日的大牌档到冰室,再到今日的茶餐厅,100多年来,茶餐厅几经变化,装潢在变,食物品类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香港人的智慧——只要受大众欢迎的食物,都不介意放进餐单。按这个规律来推测,茶餐厅再活一两百年也不成问题吧。

猜你喜欢
港式茶餐厅西餐厅
西餐厅
浅谈主题西餐厅的装饰设计
悠闲茶餐厅(4)
悠闲茶餐厅(3)
悠闲茶餐厅(2)
悠闲茶餐厅(1)
共度好时光
香港楼宇命名修辞特点分析——港式中文研究实践
港式中文文体的修辞特点——以剖析一篇港式中文为例
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打造纯正港式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