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启动了,但中长期要看内需和创新

2023-02-27 01:42孟秋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需商业消费

孟秋

兔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到近6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这固然是因为爆款电影佳作频现,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抗疫政策优化后社会生活常态化带动了市场反弹。这种反弹也表现在别处,如假期出行数据全面超越了疫情前的2019年,旅游消费数据大体恢复到了2019年的七八成。这一切均意味着,“消费”作为2023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正在启动中。这也体现出了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强大的内生力量。

在一个良好开端之际,应该看到,2023年的发展之路依旧艰巨漫长。出色的数据下依然有一些可以深究之处。例如票房数据的历史记录是2021年的78.2亿元,差距仍然明显。旅游仍未达到“满血”,显示出疫情影响尚未告一段落,居民消費倾向略显保守。而作为重要观测指标的其他一些数据如餐饮、广告和教育等则仍有待观察。

从短期来看,因为季节周期因素影响,生产性行业开工率偏低,每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相对全年较为缓慢,这是正常现象。但就服务业而言则仍可做文章,从服务业供给端发力的政策力度应持之以恒。就全年来看,今年全球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中国经济处于触底反弹进程中。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周期不同,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出口上。但同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大宗商品价格则为满足国内市场增长提供良好的支撑。在此期间,以提振内需为导向,以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为政策落点、以鼓励商业和技术创新催生发展动力,拟成为构建本年度宏观战略的出发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正处于较大调整过程当中。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来判断,我们正处于经济学理论中常见的“朱格拉周期”,即为期十年左右经济结构调整。经历这一过程后,全球经济结构才会基本走向清晰,新国际供需关系才能稳定,技术、商业和政策监管才能逐渐匹配。这一进程中,“数字化”和“气候变化”将成为关键词。在这背后包含的是更多的技术和商业创新,同时离不开有效的政策引导。数字化更多强调技术对社会管理和商业运行效率的提升,是盘活存量的过程,气候变化则强调科技创新和新发展方式拓展,是一个做加法的领域。两者结合,或将带来全新发展模式。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有自身特色,但其长期发展并不能脱离国际大循环,因而也需要正面应对这两个关键词。

不论是在2023年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一言以蔽之,发展的方法论始终是短期看消费、中期看内需、长期看创新,三者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内需商业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消费ABC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