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副市长阮刚辉:抢订单拓市场的八种方法

2023-02-27 01:42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2期
关键词:金华班列跨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2022年12月初,浙江省正式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当月共出国(境)20个经贸团组,达成出口订单(含意向)超180亿元。据“订单+清单”系统万家外贸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023年1月外贸企业出口信心指數分别提升2.3和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金华不断深化外贸模式和业态创新,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去年实现进出口6290.3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出口5505.5亿元,增长12.9%,居全国城市第六位。基于实践,金华探索出8种抢订单拓市场的方法。

一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包机把采购商接到“家门口”的同时,组团出境抢订单。通过商务包机、定期航班组织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杭州—日本、杭州—米兰、杭州—香港、杭州—里本斯等多条航线赴境外参加展会、商务洽谈。充分发挥海外智慧物流平台作用,依托浙江省“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实现商务包机、出入境证照申请、定期航班,目前金华“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登录企业家数为5173家,贯通率实现71%;审批签发1491份商务护照,同比增长5.7倍。同时,通过包机接外商到市内采购,打通外商返金通道。顺利完成巴基斯坦、印度、韩国等4趟商务包机组织工作,接回外商564名,带来市场采购贸易订单2.61亿美元。

二是启动“十县十团”活动,以“政府团+企业团”形式出访。去年底率先组织8个经贸团组,分别赴印尼、阿联酋、沙特、泰国、越南等国家拓市场。其中印尼站达成了1.1亿元的项目签约,阿联酋站共达成意向总成交额1.19亿美元,实际成交金额近2000万美元;泰国站收获意向订单5360万美元。政府带队带团出访为企业随团出访打了一剂“强心针”和“定心丸”,给了部分企业充足的信心勇气,敢于走出国门,勇于面对疫情,敢于拓展商机。企业团除参加目的国既定行程外,可自由转飞其他国家继续开展商务活动,如印尼团20家企业中近一半在结束印尼行程后,继续转飞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拓市场。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出入境管理相关政策,常设绿色通道,为外贸企业提供各项精准服务,推动人员出入境便利化。将迭代升级开展“百团万人赴外拓市场”活动,计划组团参加各类展会、招商推介、产业对接活动300场以上。高度重视中东市场的枢纽中转作用,把中东地区作为金华拓市场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如阿联酋去年修订“黄金居留签证计划”,放宽长期签证申请标准,2020年阿联酋营商环境就已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6。放大海外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借助海外商协会熟悉当地人情风俗、政策法律、产业规划布局、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金华企业开拓当地市场出谋划策。目前浙江与全球超500多家海外商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各地市可共享共用该资源。

一是进一步创新业态模式。积极探索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模式,出口同比增长近2倍。持续完善“跨境电商+一般贸易”服务体系,为企业开展B2B2C业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金华跨境电商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中国(金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持续推动“麒麟计划”,招引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成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培育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800余家。现有各类跨境电商账户超16万个,分布在世界各地40余个跨境电商平台。

二是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累计培育孵化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2300家,新增各类跨境电商主体超6000家。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成立浙江首个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消费维权中心,创新跨境电商便利化收结汇模式,实现银行与跨境电商平台系统直联便利化收结汇模式。

下一步,将构建“线上+线下”两大体系,打造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统筹把握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系统,做到全金华跨境电商申报、核定、退税、通关、奖补、结汇等各类业务一网通办。打造线下产业支撑平台,深化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建设,全域推进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工具、兰溪时尚纺织等10个省级产业集群试点。聚力五大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标准化发展,探索建立首个“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认定标准;提升9610出口模式通关能力,尽快恢复金义“跨境通”平台通关运营,加快建设浙中通关转运中心;规范9710出口模式,以国家重点关注跨境电商B2B出口为契机,积极创新和规范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推广9810出口模式,国资主导、企业参与,探索成立跨境电商出口退税基金;做大1210进口业务模式,加快推进金义综保区二期项目建设,先行启动义乌新型进口市场建设。

全力支持“代参展”模式,助力企业云上参展。深耕进博会、广交会、义博会等重点展会,创新采取“线下参展+代参展”融合模式,打破传统展会空间壁垒;出台政策明确企业采用“代参展”模式境外参展可享受出境参展同等政策;鼓励企业委托驻外的分支机构、合作伙伴、华人华侨等人员或委托展览公司帮助寻找工作人员代替参展,负责现场接待,企业利用场馆现场通讯工具与国际采购商进行线上洽谈,实现临境式参展。目前,累计组织800家次以上企业参加各类重点展会,其中“代参展”参展企业240家次以上。已举办金华品牌丝路行活动9场,其中RCEP站、伊拉克站两场网上交易会达成意向成交额1090万美元。

下一步,将加快恢复企业线下参展。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引导外贸企业,既要努力开辟新兴市场,培育新客户,加强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往来,更要加大欧美地区优质展会组织力度,抢占优质订单,稳固成熟市场;更要注重将自身牢牢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发达国家深度交融,防止“脱钩断链”。重点筛选出一批高含金量的诸如德国科隆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展、泰国曼谷展等境外展会,持续培育一批市场大、前景佳的自主品牌展会,如金华品牌丝路行南非站、俄罗斯站等。持续做好进博会、广交会、义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服务,支持企业参加广西东盟博览会、深圳跨境电商展、北京国际建筑材料展等。不断优化云展平台功能与服务,通过展商名片、企业简介、视频、图片、品牌故事等信息展示,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实时互动,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一是持续新增义新欧班列线路。目前中欧(义新欧)班列已累计开通22条线路,辐射51个国家和地区160多个城市,集聚浙江、上海等周边8省、市货源。2022年增开金华—米兰、金华—瓦伦西亚、金华—荷兰芬洛等线路,增开金华—土耳其卡德柯依线路。全国首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先后开通“义乌—喀什—中亚”“义乌—加里宁格勒—罗斯托克”两条多式联运新通道。开展中欧班列物权化改革,创新班列金融供应链服务。扩容专项班列,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金华的粮食回程专列每月开行6列以上。全年中欧(义新欧)班列开行2125列,同比增长20%,开行量居全国第三。

二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提质增效。上线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数字服务平台,义乌到宁波集装箱运输时效提升50%以上,去年海铁联运集装箱发运23.1万标箱,增长42.1%,成为长江经济带南翼黄金货运通道。

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义新欧”班列提质增效。推动“义新欧”班列经营模式创新突破,开辟出境新通道,推动班列向贸易通道、开放通道、合作通道转变,建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国际陆港和中欧班列集散枢纽,争创国家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提升中欧班列金融服务能力,深化铁路提(运)单物权化改革。加快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深化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加快华东国际联运港二期(普洛斯、特瑞跨境电商等园区、中铝大宗产业园)、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等项目建设,提升华东国际联运港运能。加强义乌“第六港区”完善应用,全方位前移港口服务、码头功能,整合浙中箱源、货代、集卡等全物流供应链区域资源,营造“无水有码头”的陆港联动物流新业态。

一是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义乌—沙特成功结算全国第一笔跨境人民币交易。随着义乌与阿拉伯地区贸易增长,小额高频的支付需求应运而生,但在跨境收付款环节,传统支付结算方式开户流程繁琐、周期长、资金流转效率较低,成为困扰经营户的贸易难题。该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依托义乌小商品城的贸易平台集成优势,可为经营户提供全球资产快速开户、多币种收款服务。成立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浙江),为中非合作提供更加便捷结算渠道。二是探索实施跨境易货贸易。金义自贸试验区积极践行国务院关于“支持建设易货贸易服务平台”和“探索小商品贸易与大宗商品贸易联动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通道”的有关要求,商务、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共同谋划、探索以人民币计价,用等值出口货物交换进口货物,无需跨境资金收付的新型易货贸易。去年用金华企业生产的铝锅换回尼日利亚的铝锭,在现有政策框架内,以实质易货的方式开展,顺利实现金义片区新型易货贸易首单。

一是加快建设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围绕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往来“五大自由”,探索形成了一批首创性、差异化、深层次的制度创新成果。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型进口贸易、易货贸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着力发挥自贸区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区内、服务区外、带动全市,全面构筑“十大制造业平台”,加快崛起“2+4+X”产业集群,打造现代新兴产业新增长极。聚焦非洲和RCEP等重点区域,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二是历时多年培育中非经贸论坛。去年2022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成功举办,这是金华首次承办国家级对非交流活动,30余家央媒省媒及境外媒体推出了400余篇(条)相关报道,各平台播放、点击量超1.5亿次,海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开幕仪式上,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坦桑尼亚总理卡西姆·马贾利瓦,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49个非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0位驻华使领馆官员(包括36位驻华大使)等参加会议,完成了系列重大特色项目签约,涵盖工程、投资、贸易等多个领域,签约总金额为579.8亿元,发布了中非贸易指数,并为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浙江)揭牌。

下一步,将聚力五大提升,打造陆港枢纽自贸区。重点争取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外综服“双罚”机制、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改革,探索“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等。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全球数贸中心,推动“实体市场”+“数字市场”融合发展。加快建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交流合作门户枢纽。继续高水平高质量举办中非经贸论坛。高标准建设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区,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供销总社等实力央企合作,探索国内外多园联动机制,高层次打造浙非会展平台,不断提升中非经贸论坛办会办展水平,扩大义博会、义乌进博会等成熟展会的非洲进口商品展陈板块,鼓励企业在非洲举办金华名品展。高能级推动对非大宗商品进口,持续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铜矿、铝矿、木材等产业,推进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助力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高水平开展对非医疗产业合作,依托金华集药品研發、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格局,利用非洲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医疗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特点,打开非洲医疗市场。

一是培育海外仓触达终端消费市场。从政策推动、示范认定、模式创新等入手,支持、引导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本地企业建立并运营的海外仓,不仅更熟悉金华产品特征,还能为众多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入库质检、接纳订单、订单分拣、多渠道发货、后续运输等末端服务,从而帮助跨境卖家打通国际贸易的壁垒。目前,金华海外仓全球布局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建成海外仓224个,覆盖五大洲52个国家。

二是培育一批优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此举能够为企业提供海运集拼服务,通过集拼改变货物的体积和调整外包装箱的变形度,使原来每个标箱的承载量由整柜的13吨提升至组合发货的15吨,承载空间由68立方提升至72立方,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提供终端派送服务,凭借自身的规模集货能力,在目的国自投卡车,完成货物派送入仓,实现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提供快船运输服务,与美森(MATSON)等快船签约,开通快船专线,极大地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供智能物流服务,研发打造智能物流管理云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在线下单、物流跟踪、订单管理、计划管理、库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海外仓服务体系。引进国内优质公共海外仓资源,鼓励企业发展仓储、干线运输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出口海外仓货物按“梯次质押”等模式退税,服务体系覆盖主要出口市场和“一带一路”节点枢纽城市。推广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做大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出口规模,优化退税服务,加快“9810”方式出口货物退税进度,进一步为出口企业提供便利化退税服务。鼓励企业向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环节通关、融资、退税、物流、保险等相关服务,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提高进出口便利性,对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外综服企业培育力度,推动规范外贸综合服务行业标准,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规范、快速发展,持续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政策落地顶格发力。坚持“力度能大则大、速度能快则快、保障能多则多”,确保惠企助企政策刚性兑付。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对参加非自主举办的境外展会(含代参展)的外贸企业,给予展位费用100%补助;对参加境外展会、拓展海外市场的外贸企业,给予出境人员100%往返机票补助;对邀请海外客户来金考察洽谈,给予每名海外来金客商100%往返机票补助。浙江省内首个出台跨境电商独立站扶持政策,首次制订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政策。

二是纾困解难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订单+清单”系统、商务运行调查监测点、预警点的预警监测作用,对遭遇外贸壁垒的企业,针对性地提前开展信息预警和法律援助。对重点外贸企业进行清单化管理,深入实施重点外贸企业“五色预警”,全市9187家上线企业预警響应率100%,为精准服务助企纾困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制定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实行“一对一”服务机制,完成全市1297家年度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重点外贸企业的走访服务,针对货运、参展拓市场、出入境便利化等方面问题逐一对口解决。

猜你喜欢
金华班列跨境
张金华
岁朝清供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陈金华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