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宝地

2023-02-28 12:47赵陶陶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2期
关键词:桤木保土红河

赵陶陶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历经上千年垦殖创造的梯田农业生态奇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人类共同珍惜和保护的遗产。它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的前世今生

红河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总面积达82万亩(约等于546.67平方千米),开垦历史已有1300多年。如今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就是以哈尼梯田为核心区域打造的。

红河哈尼梯田是由森林、村寨、梯田和水系4个要素组成的,完美展现了一个精密、复杂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此外,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哀牢山区(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就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梯田农业。唐代《蛮书·云南管内物产》一书中记载,“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浇田皆用源泉,水旱不损”。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夏季在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下,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此外,該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年平均蒸发量较大,水蒸气上升后,与冷气团相遇便会产生雾,当雾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形成降水。

综上两种因素可知,红河哈尼梯田所处的地区并不缺少降水。但梯田往往是自上而下,沿山势分布的,降水会很快顺着山势流入山脚下的谷底和河流之中。那么梯田又是如何保持水分的呢?

第一点在于树木。聪明的哈尼族人通常会选择在山顶长满茂密树木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山顶的树林被人们称为“寨神林”,主要是由桤木组成,桤木又称水冬瓜树,其根系发达,具有根瘤或菌根,能固沙保土,增加土壤肥力,所以这样的山体也具有极强的蓄水能力。第二点在于土壤。此处的山体主要由云母片岩和片麻岩组成,这两种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黏性很高,因此具有很好的保水性。

哈尼族绝大部分的村寨都建立在山顶树林与梯田之间。这样,自山顶流淌而下的水先流入村寨,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再流入梯田进行灌溉,最后汇入山底的河流当中。而河流中的水又会蒸发,最终形成降水再次回到山顶。以此往复,红河哈尼梯田形成了“水系-森林-村寨-梯田”四素同构循环系统,也有人将其描述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描述红河哈尼梯田: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猜你喜欢
桤木保土红河
“排水保土”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从“保土”到革命:共产党、农民与乡村动员
——以中共与豫东南枪会关系为中心(1925—1930)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保土剂对黄土丘陵区土壤保土效果的实验研究
5种桤木属植物苗期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江南桤木与芦苇在潮滩湿地的适应性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