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里的趣味实验

2023-02-28 12:47苏奇名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2期
关键词:沿程细线外力

苏奇名

“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

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牛顿通过这个定律向我们表明,一切物体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个状态为止。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创造出不受外力影响的理想环境,也就不会出现像牛顿第一定律中所描述的那种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很多青少年朋友们一直都对此十分疑惑,包括我自己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用一根拉直的细线作为导轨,把吸管套在细线上,并把吸管固定在冰墩墩上,将它用力推出,尽管它能够沿着细线做直线运动,但是要想匀速却不可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冰墩墩会受到细线与吸管之间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各种外力的影响。

但在太空做这个实验,奇迹发生了!

在天宫课堂上,只见航天员随手抛出一个冰墩墩,它就能沿着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这是因为身处太空的空间站中没有重力,我们不需要拉起一根细线为它创造出做直线运动的导轨,因而摩擦力消失,冰墩墩看起来是在自由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天宫课堂上,我们真正对牛顿第一定律做到了眼见为实!

注意:此处的理想环境并不是绝对理想的,空间站里依然有空气阻力,但相对地面来说十分微小。

这就是太空实验的神奇之处,它能带你见所未见!

轻而易举“吸到”水

当我们用吸管喝水时,嘴巴对于吸管内部空气的吸力使得吸管内部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外部大气压高于吸管内的气压,内外压力差为水提供了克服重力和沿程阻力的动力,我们也就喝到了水。

但是,如果我们用2米长的吸管去喝距离我们垂直距离有2米的水,这个过程所需要克服的水的重力和沿程阻力就大大增加了,所需要的压力差也随之而增加。具体的感受如何?你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这个挑战的主要困难在于人的肺活量有限,一般的成年人肺活量在2500~3000毫升,所能制造的压力差是有限的,无法一口气喝到杯中水。如果换一口气接着喝,在换气的一瞬间吸管内的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再喝还是只能将水吸到相同的高度,如此往复。

在地面上要想喝到杯中水,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你在换气的时候,用手指捏紧吸管,以维持内外压差不变,保证吸管内的水不会回落,再接着吸,很快就能喝到了。

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挑战,但若未掌握其中的科学奥秘,就很难获得成功。

如果实验要在太空来做,就会轻松很多。由于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物体的重力为0,当航天员用吸管喝水的时候,一点微小压差就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水压进吸管,因此很容易就能喝到。

这个实验非常有趣,老少皆宜,实验的成本也很低,可参与程度高,因此特别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为了能让这个实验在太空顺利进行,并且具有教育意义,我提前做了上千次实验,要把所有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料到,并且做好充分的预案,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做实验的时候能万无一失。

在太空中有趣的实验还有很多,例如,一滴水在地表附近呈水滴形,在太空则会呈现圆球形。我们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地面上做好充分准备,让预设的实验和操作在太空按部就班地实现,这就是我们利用科学征服自然和太空的典型案例。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未来用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責任编辑 / 张丽静    美术编辑 / 韦英章)

猜你喜欢
沿程细线外力
不同微纳米曝气滴灌入口压力下迷宫流道沿程微气泡行为特征
典型生活垃圾炉排焚烧锅炉沿程受热面飞灰理化特性分析
基于井下长管线沿程阻力损失的计算研究
带低正则外力项的分数次阻尼波方程的长时间行为
细线转圈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四列氮氢气往复压缩机外力及其平衡的分析与计算
配电网电缆线路防外力破坏问题研究
胜利油田回注水沿程水质变化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