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适宜药液量筛选试验简报

2023-03-01 08:14黄蓓荣关洪丹倪天豪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指喷雾器纹枯病

黄蓓荣 关洪丹 倪天豪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2150)

水稻纹枯病是上海郊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水稻生产中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叶片和穗颈。从水稻生育周期来看,水稻纹枯病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达到发病高峰,乳熟期后病势减弱。近年来,由于水稻种植品种和栽培方式的改变以及栽培管理水平和施肥量的提高,使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危害极大,给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时,植保无人机因具有喷防精准、作业效率高、能解决劳动不足问题等诸多优点,在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技术尚未成熟。在此情况下,为明确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50%戊唑·嘧菌酯SC防治时,不同用水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21年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比较试验,以期为今后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用水量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聚训村的黎穗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深翻休闲田。供试水稻品种为‘申优28’,播种日期为2021年6月1日,栽培方式为机穴直播,每667 m2栽种密度为1.48万穴。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长势良好;水稻纹枯病处于发病盛期,病穴率为13.3%,病株率为7.4%。

1.2 试验药剂及用量

供试药剂为50%戊唑·嘧菌酯SC(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每667 m2推荐用量为15 g。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1)无人机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0.8 L;(2)无人机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1 L;(3)无人机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2 L;(4)无人机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3 L;(5)常规喷雾器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15 L;(6)常规喷雾器防治,每667 m2药液量为30 L;(7)空白对照(CK)。每处理面积为1 334 m2,重复3次。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1.4 试验方法

植保无人机防治施药器械为极飞P80,飞行速度为5.5 m/s、飞行高度3.2 m、喷幅为4 m;人工防治,施药器械为台州市路桥富达喷雾器厂生产的3WBD-16HBA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分别于2021年7月31日和8月10日施药,共施药2次。试验期间不再施用其他防治纹枯病的药剂。

1.5 气象资料

第1次施药当天(7月31日),阴有时有小雨,平均温度为27.5 ℃,最高温度为30.6 ℃,最低温度为25.7 ℃,相对湿度为93%;施药后4 h内无降水;第2次施药当天(8月10日),晴天,平均温度为28.7 ℃,最高温度为32.9 ℃,最低温度为26.5 ℃,相对湿度为86%;施药后4 h内无降水。

1.6 调查与统计

施药后目测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有无异常,并观察水稻茎秆、叶色、穗长等有无药害出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10 d及第2次施药后14 d调查防效。每小区定点调查25穴水稻植株,记录病株数、病级数,计算病指、病指防效,并在每次药效考查时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有无异常。

水稻纹枯病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0级,无病斑;1级,第四张叶片及其以下各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张叶片);3级,第三张叶片及其以下各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张叶片及其以下各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校正防效=[1-(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100%。

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经田间目测观察,施药后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无明显差异,同时目测观察到各处理区水稻茎秆、叶色、穗长无明显差异。

2.2 防 效

由表1可知,第1次施药后10 d,处理(4)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最高,为65.69%,其余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均在52%以下,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第2次施药后14 d,处理(4)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依旧最高,为86.01%,处理(3)和处理(6)的病指防效与之相近,分别为67.98%和65.10%。经方差分析,处理(4)的防效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处理(5)。

表1 植保无人机不同用水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每667 m2用50%戊唑·嘧菌酯SC 15 g防治水稻纹枯病时,药液用量为3 L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由于施药时,水稻纹枯病已处于发病盛期,这对试验最终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故建议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水稻生产中使用无人机防治时,应根据田间纹枯病的实际发生情况调整用水量,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后续试验可研究阶梯式增加用水量至满负重下植保无人机施药的防治效果与防治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适合不同病虫害防治的最佳用水量及最具有经济效益的防治方案。

猜你喜欢
病指喷雾器纹枯病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不同喷雾器喷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效果
喷雾器新传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设置加固扣带的背式喷雾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