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控制效果的试验研究

2023-03-01 08:14顾月萍张海燕李莲吴惠秋刘晓娜许莉钱志君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穗率病指扬麦

顾月萍 张海燕 李莲 吴惠秋 刘晓娜 许莉 钱志君

(1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农业农村局,泰州 225529;2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州 225529)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小麦病害,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大,易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1]。然而,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有菌源量、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2],应用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基础条件之一[3],而多年实践证明,药剂防治仍然是防控赤霉病最有效的方式[4]。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和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及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进一步优化小麦真菌毒素控制技术,本试验选择中抗和中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各1个,通过施用不同药剂在抽穗扬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2次,进行控制效果对比试验,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位于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的井贤农场进行,该农场是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姜堰展示基地。试验田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土地平整。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20’(中抗品种)和‘扬麦25’(中感品种),均于2021年11月17日采用机条播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3 kg,拌种选用6%戊唑醇SC 25 g+25%噻虫嗪WG 280 mL拌种50 kg。试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

1.3 试验设计

每个小麦品种各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均为200 m2,其中空白对照区不开展赤霉病防治,其他处理区赤霉病防治按试验设计施药,具体的试验设计及药剂信息见表1。于小麦扬花初期(2022年4月18日)第1次施药,4月25日第2次施药。施药方法:采用电动喷雾机每667 m2用水30 kg均匀喷雾。除赤霉病防治外,各处理田间管理采用一致措施,其他病虫草害防治参照大面积措施统一进行。

表1 试验处理设计及药剂信息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1.4.1 天气情况调查

记录穗期施药前后 10 d的阴雨天数、降雨量、温度、相对湿度等天气情况。

1.4.2 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区内的小麦是否有矮化、褪绿、畸形等药害症状发生,如有药害发生记录药害程度;此外,还要记录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是否有其他有益的影响(如,刺激生长、促进成熟等)。

1.4.3 防效调查

在小麦赤霉病发病稳定后,于2022年5月20日进行1次防效调查,每处理调查4个点,每点调查0.5 m2,记录各级病穗数和调查总穗数,计算病穗率、病指以及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

小麦赤霉病分级方法(以枯穗占整穗面积的比例计算):0级,全穗无病;1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2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3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4级,枯穗面积占全穗面积3/4以上。

计算公式:病穗率防效=[(空白对照区病穗率-药剂处理区病穗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穗率]×100%;病指=[∑(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4)]×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药剂处理区病指) ÷空白对照区病指]×100%。

1.4.4 毒素检测

在收获前,每个处理区随机多点采收小麦籽粒2 kg,然后送至江苏省农科院食安所进行DON毒素和ZEN毒素检测。毒素控制效果=[(空白对照区毒素浓度-处理区毒素浓度)÷空白对照区毒素浓度]×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分析

据观察,在本试验中‘扬麦20’和‘扬麦 25’在经过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后,小麦均生长正常,叶片和植株均未有任何不良反应,说明供试药剂在本试验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2.2.1 不同药剂处理对中抗小麦品种‘扬麦20’赤霉病的防效

由表2可知,‘扬麦20’在不用药防治的情况下,病穗率为0.70%、病指为0.17,处理(1)的病穗率和病指分别为0.04%、0.01,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94.3%和94.1%;处理(3)和处理(4)的病穗率和病指均为0,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为100%;处理(2)的病穗率和病指分别为0.42%、0.10,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40.0%和41.2%,防效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中抗小麦品种‘扬麦20’ 赤霉病的防效

2.2.2 不同药剂处理对中感小麦品种‘扬麦25’赤霉病的防效

由表3可知,‘扬麦25’在不用药防治的情况下,病穗率为1.04%、病指为0.52;处理(1)和处理(3)的病穗率和病指均为0,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为100%;处理(4)的病穗率和病指分别为0.10%和0.03,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90.4%和94.2%;处理(2)的病穗率和病指分别为0.21%和0.05,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9.8%和90.4%。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中感小麦品种‘扬麦25’赤霉病的防效

以上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抗品种‘扬麦20’,还是中感品种‘扬麦25’,在使用4种不同的药剂防治2次后均表现出相似的结果。其中,每667 m2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60 mL+250 g/L丙环唑EC 35 mL(麦甜组合)、40%丙硫·戊唑醇SC 40 mL、48%氰烯·戊唑醇SC 50 mL防治2次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能达到80%以上,每667 m2用45%戊唑·咪鲜胺SC 30 mL防治2次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相对较低。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

由表4可知,在‘扬麦20’和‘扬麦25’上,各处理小麦赤霉病的DON毒素含量均不超过100 μg/k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1 000 μg/kg),ZEN毒素也均未检出。由于各处理整体毒素含量较低,因此各药剂处理对赤霉病呕吐毒素的减控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与2022年小麦赤霉病整体发病较轻有关。

表4 不同药剂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赤霉病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感赤霉病品种还是中抗赤霉病品种,在每667 m2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60 mL+250 g/L丙环唑EC 35 mL(麦甜组合)、40%丙硫·戊唑醇SC 40 mL、48%氰烯·戊唑醇SC 50 mL防治2次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较理想,且呕吐毒素均不超标;而每667 m2用45%戊唑·咪鲜胺SC 30 mL防治2次的防效明显较差。另外,由于202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故所有处理的小麦赤霉病DON毒素和ZEN毒素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各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呕吐毒素的控制效果还需在赤霉病重发年份进一步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病穗率病指扬麦
怀化地区稻曲病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分析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常州市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基于病穗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