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花椰菜-水果玉米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2023-03-01 08:14孙六生徐长霞杜磊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花椰菜崇明苗床

孙六生 徐长霞 杜磊

(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海 202183)

随着国家对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在上海市崇明区建设了很多八型单体温室及连栋薄膜温室。然而,由于崇明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分含量偏高,因此土壤盐渍化问题是目前崇明区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另外,在多年的蔬菜种植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种植模式,崇明区生产的蔬菜价格不稳定,导致种植户对大棚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不高。花椰菜-水果玉米轮茬是一种新的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能通过调节合理的种植时间使产品错峰上市销售,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利用花椰菜和水果玉米的秸秆粉碎后还田,调节土壤C/N比,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大棚栽培的长期可持续性。现将该种植模式的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花椰菜栽培技术

根据崇明区花椰菜栽培习惯及冬季气温变化特点,7月初揭开大棚棚膜进行淋雨洗盐,8月下旬育苗,9月中旬移栽,10月中旬覆盖棚膜,以利于增温、保温,翌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春节前)即可采收上市。

1.1 品种选择

花椰菜是上海市崇明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品种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供试的花椰菜品种为上海惠和种业提供的‘惠松90’,该品种是一种松花菜,生长势强,易管理,产量高,青梗白花,品质优良。

1.2 育 苗

可由合作社自己培育幼苗或送工厂化育苗公司代育苗。由于花椰菜种子出厂时一般都经过了化学处理(含有包衣剂),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其他消毒、除菌等处理。合作社自己育苗时可选用72孔或108孔塑料穴盘进行基质育苗,将压缩包装的基质土松化后撒水拌匀,然后均匀地撒入穴盘,并用竹片刮平备用。

1.2.1 播 种

育苗时先将穴盘中基质土下压0.5 cm深的孔,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厚约0.5 cm的基质,刮去多余基质,用撒水壶浇透水。注意浇水需均匀,喷壶孔不能太大,以防将基质冲掉后花椰菜种子露出。另外,由于8月份气温较高,水分蒸发较快,因此播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

1.2.2 苗床管理

由于夏季棚内温度较高,因此,出苗初期白天需适当进行遮阴处理,每天浇水保持基质土湿润。在出苗后7 d左右,使用浓度为0.1%的45%三元复合肥浇灌,且少量多次进行浇施。当幼苗长至3叶1心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前需施用1次出嫁肥。

1.3 大田管理

1.3.1 移 栽

移栽前1周准备大田,施用腐熟有机肥7 5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375 kg/hm2作基肥,翻耕1遍,旋耕2遍,开沟起垄(含沟),宽2 m;沟深30 cm以上,沟宽20~30 cm,整平田面。

大田移栽时,行距×株距为60 cm×40 cm,每667 m2种植密度为2 200~2 500株,边移栽边浇水,可根据天气情况,利用大棚内滴灌带或淋喷进行浇灌,保证幼苗成活。

1.3.2 肥料运筹

在幼苗移栽成活后20~30 d追肥1次,施用尿素150~225 kg/hm2,撒施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在花椰菜封行前施用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两种肥料混合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埋肥处理。

1.3.3 病虫草害管理

花椰菜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炭疽病、黑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跳甲、小菜蛾、菜青虫、夜蛾、蚜虫、粉虱等。当发生猝倒病、霜霉病、炭疽病时,可用47%春雷王铜或250 g/L嘧菌酯防治;发生黑腐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防治。发生跳甲等虫害时,可用5%鱼藤酮或30%氯虫·噻虫嗪防治;发生菜青虫、夜蛾等虫害时,可用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15%茚虫威或60 g/L乙基多杀菌素防治;发生蚜虫、粉虱时,可用1.5%除虫菊素、20%烯啶虫胺或10%氟啶虫酰胺防治,以上虫害防治时均可配合黄板进行诱杀。草害则主要通过人工除草进行防除。

1.4 采 收

花椰菜结球后,在花球直径长至15 cm时进行折叶盖球,要求叶片完全覆盖球面,且每3~5 d检查1次,以保证花球洁白。当花球充分膨大,周边开始松散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花球周围保留3~4张叶片,轻拿轻放,避免挤压,采收后48 h内及时销售。

2 水果玉米早春栽培技术

水果玉米是一种适合生吃、蒸煮、微波炉加工的超甜玉米,具有营养丰富、口感甘甜而鲜嫩、脆爽而渣少等特点,素有“水果之王”“蔬菜之王”之称,早春栽培的水果玉米产量高、质量稳定。水果玉米售价高,上海市民对水果玉米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种植水果玉米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1 品种选择

供试品种为‘申雪甜1号’,由上海王义发农业科技中心提供,其含糖量在18%~20%之间,口感清甜脆爽、皮薄无渣,带有牛奶冰糖风味。

2.2 育 苗

2.2.1 育苗前准备

由于水果玉米种子较瘪,早春栽培一般需要采用育苗后移栽方式,具体的育苗时间可提前至1月下旬,在育苗前需做好发芽率测试、选种,同时还需购买育苗塑盘、基质、拱棚竹片、薄膜等。育苗塑盘一般以72孔或108孔的塑料盘为主。

2.2.2 育苗过程

具体要求:(1)苗床。要求苗床平整(1月—2月育苗,苗需铺设电加温线),垄宽2 m(含沟);(2)基质。将基质拌水,边洒水边搅拌,使基质保持湿润;(3)装盘、摆盘。将拌好的基质转入塑盘,刮平,一般每行摆2盘,每盘宽54 cm;(4)播种。将装好基质的塑盘压孔,孔深2 cm左右,每孔播1粒种子,盖上基质,刮平,再浇1次水,在塑盘上盖1层地膜保温保湿,再加1层小拱棚(1月—2月温度较低时还需加中棚,3月上旬加盖1层地膜即可),保证苗床温度在12 ℃以上;(5)苗床管理。早春栽培一般在出苗前以保温为主,1月—2月晚上需加盖无纺布保温,当出苗率达50%以上时揭去地膜;在幼苗为1叶1心时浇1次肥水,然后再洒1次清水,防止肥烧苗;根据苗情,在移栽前3~5 d移动1次苗盘进行断根处理,最后再施1次出嫁肥(方法同前1次浇肥水)。

2.3 大田管理

2.3.1 整 地

前茬作物花椰菜采收后,及时清理残枝(或粉碎后深翻入土),施足底肥。施肥前先翻地1遍、旋耕2遍,开沟起垄,要求大棚种植垄(含沟)宽1.6 m,沟深在30 cm以上。

2.3.2 移 栽

当幼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移栽,每垄种植2行,株距25 cm,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移栽前需铺好滴管带、黑色可降解地膜,以及加盖小拱棚,必要时需加设中棚,水果玉米早春种植管理以保温为主。

2.3.3 肥料管理

耕地前,施用腐熟有机肥7 5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450 kg/hm2作底肥;另外,由于水果玉米是育苗移栽,移栽后长势较慢,需在移栽成活后及时追肥,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利用大棚滴灌带浇灌肥水;在玉米7~8叶(苗高30~40 cm)、玉米抽雄前及大喇叭口期施穗肥,即施用尿素150 kg/hm2、45%三元复合肥150 kg/hm2。

2.3.4 水分管理

由于大棚种植水果玉米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且外界雨水很难进入大棚,因此苗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但授粉期和灌浆期棚内温度不宜过高,宜控制在30 ℃以下,且保持土壤湿润。另外,还可在大棚中铺设黑色地膜,以利于保湿、增温和降低盐分。

2.3.5 病虫草害防治

早春水果玉米大棚种植一般病虫害较少,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夜蛾、蚜虫等,其中地老虎、玉米螟、夜蛾可使用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倍液、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2 000倍液或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防治;蚜虫可使用1.5%除虫菊素水乳剂600倍液或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或10%氟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另外,早春移栽玉米由于铺设黑色地膜,杂草较少,若出现少量杂草,可进行人工除草。

2.3.6 其他措施

具体措施:(1)适时打叉。水果玉米易产生分叉,为使主茎穗长成大穗,需进行打叉,去除多余分蘖和空秆。(2)人工授粉。大棚中种植的玉米在扬花期需每天进行人工授粉,连续进行3~5 d。

2.4 采收和销售

水果玉米进入吐丝期(以田间60%左右的水果玉米吐丝为准)后18~22 d为最佳采收时期,吐丝18 d后需每天观察最佳采收时间,此时的水果玉米生长饱满,糖分在18°。采收后需及时销售,储存时间不宜超过48 h,采收当天不发货的玉米,一定要低温保存。

2.5 秸秆还田

水果玉米采收结束后,可使用粉碎机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粉碎长度一般在5 cm以下为宜,然后将粉碎的玉米秸秆深翻25 cm以上入土,且每667 m2施尿素5~10 kg加速催化腐熟,浇水闷棚,以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总结起来,秸秆还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玉米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节支效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秸秆还田可使玉米秸秆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了田间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3)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且随着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可降低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从而取得较大的生态效益[1]。

3 种植效益分析

2021年—2022年在崇明区上实农业园区推广应用花椰菜-水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花椰菜产量达30 000 kg/hm2,水果玉米产量达9 750 kg/hm2。从经济效益来看,1月—2月花椰菜的价格和5月水果玉米的价格均较高,(2022年1月—2月崇明区花椰菜的平均田头批发价为3元/kg,5月—6月崇明区水果玉米的平均田头批发价为10元/kg),两季农作物生产成本合计9.93万元/hm2,销售收入合计18.75万元/hm2,利润达8.82万元/hm2,见表1。另外,通过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有利于土壤改良,对提升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该种植模式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而且种植人员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说明花椰菜-水果玉米轮茬种植在上海市崇明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表1 花椰菜-水果玉米种植成本及销售效益分析

猜你喜欢
花椰菜崇明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花椰菜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头顶上的花椰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头顶上的花椰菜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