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三维步态功能分析

2023-03-02 13:03罗卫钟陶高燕李豪黄小华吴泽弟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步速步态腰痛

罗卫,钟陶,高燕,李豪,黄小华,吴泽弟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最常见的腰痛形式,发病率高达85%,且呈易复发和年轻化趋势,并因局部疼痛、步态异常、平衡障碍等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需要高度关注[1-4]。

步态异常作为CNLBP患者常见的运动障碍形式,近年来已被相关研究证实[5-6],但大多研究采用的是一些功能性量表进行评估[7-9],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且分析参数单一和片面。故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CNLBP患者的步态功能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临床评估和诊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实习生中募集到符合《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标准[10]的CNLBP患者20例,作为腰痛组,基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组。其中,腰痛组男10例,女10 例,平均年龄(21.4±1.1)岁,平均身高(167.9±8.9)cm,平均体质量(58.1±10.6)kg;健康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1.2±1.0)岁,平均身高(166.2±7.8)cm,平均体质量(59.7±9.7)kg。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PYRC-2021-078)。

1.2 选取标准 CNLBP患者纳入标准:年龄20~25岁,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优势侧为右侧;精神和智力正常,并完成测试;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影响步态的骨折史;患有严重内脏疾病;正处孕期、经期、哺乳期妇女;患有引发腰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的脊柱特异性疾病等。

健康者纳入标准:与腰痛组的一般资料相匹配,且优势侧为右侧;无腰痛及相关疾病;知情同意,并完成测试等。排除标准:患有影响步态测试的疾病。

1.3 测试仪器 选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广州市章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本研究的测试工具,由无线传感器、无线发射器、传感器绑带、步态分析软件等配件组成,可对运动、神经系统等疾病患者的步态进行三维分析,监测出被测者行走时的运动轨迹、步幅、步速等步态参数,具有便捷、多维度、不受场地限制等优势。

1.4 测试过程 ①测试前准备:测试前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和周围环境安静,依次输入被测者基本信息。被测者按要求身穿简易运动服装与运动鞋,熟知测试要求、流程及目的,确保配合。同时,将6个传感器分别佩戴在被测者的左右大腿外侧中部、左右小腿胫骨外侧、左右脚掌脚面,并于准备就绪后试测2次。②正式测试:发出开始口令后被测者开始步行,行走时要求舒适且常速,共行走测试距离为12 m。若如有传感器脱落等情况出现则重测,并于测试成功后保存相应数据。

1.5 观察指标 ①步态时空参数:包括步行周期、步频、跨步长、步速、步长差、单支撑相百分比等。②步态运动学参数: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屈伸活动的角度范围。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步态参数比较 相比健康组,腰痛组的步行周期时间延长,步频降低,跨步长缩短,步速减慢,步长差增大。两组步行周期、步频、跨步长、步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长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步态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人员步态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步行周期/s 步频/(步·s-1) 跨步长/cm 步速/(cm·s-1) 步长差/cm腰痛组 20 1.1±0.1 114.3±8.5 120.5±12.7 115.1±17.2 10.2±9.5健康组 20 1.0±0.1-2.084 120.0±8.6 128.7±12.4 128.6±14.8 6.7±6.7 t值 2.093 2.062 2.659 -1.341 P值 0.044 0.043 0.046 0.011 0.189

2.2 腰痛组患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 腰痛组患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比较时,相比健康组,腰痛组患侧的步长缩短,单支撑相百分比降低,髋、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小。两组步长、单支撑相百分比、髋和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腰痛组患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s)

表2 腰痛组患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步长/cm 单支撑相/% 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o) 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o)腰痛组 20 55.8±8.4 58.2±1.0 42.6±4.8 47.5±8.1健康组 20 63.2±8.9 58.9±1.0 46.2±5.8 54.3±12.3 t值 2.713 2.119 2.128 2.068 P值 0.010 0.041 0.040 0.045?

2.3 腰痛组健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 腰痛组健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比较时,两组在步长、单支撑相百分比、髋和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上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腰痛组健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s)

表3 腰痛组健侧肢体与健康组同侧肢体步态参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步长/cm 单支撑相/% 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o) 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o)腰痛组 20 64.7±8.3 59.8±1.0 45.5±5.5 52.0±11.6健康组 20 65.5±6.5 59.4±1.0 46.0±4.5 52.2±10.5 t值 0.339 -1.300 0.284 0.043 P值 0.736 0.202 0.778 0.966

3 讨论

CNLBP是临床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肌肉骨骼疾病,具有局部疼痛、步态异常、平衡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与危害,也日益加剧国家医疗经济的负担[11-12]。然而,这与当前对CNLBP的发病机制和特异性治疗方法的不明确有着很大关系[13]。因此,对CNLBP患者最为突出之一的步态异常运动模式进行三维分析,或许可为CNLBP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个突破口。

三维步态分析是一种应科技而生的新型步态学分析技术,可定量、精准、多维地评估人体步行时的关节运动学、时间空间学等行走参数[14-15],察觉量表评估等主观方法中无法显示的问题,直观展现出步态问题的所在,已逐渐成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了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仪为步态的评估工具,对CNLBP患者的步态情况进了系列探讨,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者而言,CNLBP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了步行周期延长、步频过缓、跨步长缩短、步速降低、步长偏差增大的结果,这与Castro- M ndez等[16]研究结果相似,说明CNLBP患者整体的步态呈现出一种较慢、小范围、轻缓的运动形式,且左右对称性较差。然而,以这种步态形式的呈现可能是疼痛所致的结果。因为,当腰部局部出现疼痛时,患者往往会因疼痛而产生一种保护性策略,以恐惧回避的形式来进行行走,尽可能减少身体的摆动以减缓不适感[17-18]。

同时,本研究在对CNLBP患者的单足步态进行分析时发现,CNLBP患者患侧肢体在行走过程中存在步长缩短、单支撑相百分占比减少、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明显降低的结果,这与前人研究大致相同[19-20],而出现这一结果,可能与患者在行走时主动选择减少步行产生疼痛的目的有关。因为,过大的步长、单足支撑相的过多、髋膝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大都会牵扯疼痛的加剧,所以患者在步行时,往往可能会有意识地减少步长长度,减少腿的支撑时长,降低关节的摆动幅度。然而,CNLBP患者的健侧肢体在行走过程中,相较健康者而言其步长、单支撑相百分占比、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结果差异却不大,这可能与健侧肢体行走时还未受疼痛的影响有关,也可能与本文研究对象的疼痛和病程均为较轻的结果有关,进而致使健侧肢体的步态还未受到干扰,相应的步行模式和力量改变不大。因此,由上可见,疼痛及疼痛的程度对于CNLBP患者的步态功能影响非常大,在临床中我们相应的诊治也应该高度重视,首要的重点是改善疼痛,尽可能减少疼痛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CNLBP患者的步态出现明显异常,相应的步态参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或降低,如步行周期和步长差的增大,步长、步速、步频、髋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的降低等。CNLBP患者多呈现一种轻缓、谨慎的异常疼痛步行模式,这可能与局部的疼痛及保护性策略等有关。今后,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病程间、单双侧疼痛间的步态特征差别。

猜你喜欢
步速步态腰痛
步态异常,老年人应警惕这些疾病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老年人步速与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职业腰痛早防治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