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定鼎天下 中兴汉室

2023-03-03 06:19朱岩
共产党员·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刘秀

朱岩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人,被史学界公认为中国十大明君之一。在青年时代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毛泽东,一生肯定的帝王将相屈指可数,但他也给予刘秀高度评价,说刘秀是“中国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学历最高、最早土改的皇帝”。

政治智慧:谨慎决断

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脉。刘秀的先辈从王降为列侯,到他父亲这一辈,就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了。公元3年,刘秀的父亲去世,刘秀一家人回到故乡南阳郡,成为平民。刘秀28岁之前,一直在南阳郡老家种地。据记载,刘秀性格内敛谨慎,甚至有些沉闷。他的哥哥刘则性情豪爽,经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广交豪杰。兄弟二人性格互补、相得益彰,待机而起。

西汉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公元8年,把持朝政的外戚王莽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新,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新莽末年,因王莽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实际,又触动了上自豪强、下至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灾不断,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揭竿而起,大批豪强地主也乘势开始倒莽。

在海内分崩、天下大乱的社会环境下,刘和南阳的诸多子弟都欲趁乱起兵,唯独刘秀持谨慎的态度。直到公元22年,刘秀见“天变已成”,方与刘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正式起兵。

这次起义,在南阳当地留下了很多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赊旗起义”。相传刘秀刚起兵时,有一次在一个姓刘的人开的酒馆里喝酒,看到酒旗上绣了一个大大的“刘”字,便想买下作为军旗。然而,他一摸口袋,别说买旗,连酒钱也拿不出。好在店老板通情达理,不仅免了他的酒钱,还将旗子赊给了他。连酒钱都付不起,可见刘秀起兵时穷到什么程度。另据《后汉书》记载,刘秀第一次上战场,是骑着耕牛冲锋陷阵的,因为他买不起战马。

军事谋略:掌握主动

公元23年,王莽派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号称百万大军,围困驻守昆阳的刘秀部。当时,昆阳守军仅9000人,众将纷纷建议退守荆州。刘秀却说:“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他说服众将固守昆阳,自己则率13名骑兵趁夜出城,从定陵县、郾县调来援兵1.7万人。

随后,刘秀自率步骑兵1000多人为前锋,并一马当先斩杀新莽军队数十人,有力提振了全军士气;又放出“宛城汉军得胜”的消息,率领3000人的敢死队斩杀新莽主力部队近万人,并斩杀新莽主帅王寻。“心理战”与“攻坚战”双管齐下,新莽士兵纷纷溃逃,几乎全军覆没。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昆阳之战”。在十几年的征战中,刘秀常常能抓住一场战争的关键点,来掌握战局的主动。

在派邓禹进军关中和赤眉军交战时,刘秀严令邓禹不要和赤眉军进行硬碰硬的交战,只要赤眉军的粮食一断,必然东归,而刘秀已经在东面崤山一带布下口袋,静待赤眉军自投罗网。邓禹违令与赤眉军交战,果然吃了败仗。刘秀马上让冯异代替邓禹,并且再三嘱咐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最终彻底平定了赤眉军。

在平定蜀地公孙述的军队时,刘秀先集中兵力夺陇西,然后水陆并进、南北合击,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刘秀的部下吴汉率军包围成都,不料公孙述率20万大军背水一战,反将吴汉围困。刘秀遂命令吴汉坚壁固守,让公孙述的军队从居坚城转为攻坚壁。其间吴汉不听刘秀的命令,主动出击,兵败后以刘秀原来的规划屯兵广都,终于扭转了战争态势,攻破成都,平定蜀地。

治国理念:行以柔术

刘秀于公元25年即位,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他励精图治,提倡“柔术”治国。

在经济上,刘秀注重解放生产力,多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在政治上,刘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予优厚爵禄,但禁止其干政。后世宋太祖赵匡胤采取的“杯酒释兵权”,其实就源自刘秀的先例。刘秀深谙“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的道理,沿用西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颁布四科取士诏书。所谓“四科”,就是选择官吏的德才标准——一是品德高尚,志节清白;二是有文化,通晓经书;三是熟悉法令;四是有魄力、有才干。經此途径选拔的官吏,刘秀严格要求,亲自考核,选优汰劣。

刘秀也重视起用隐士。西汉平帝时的高密令卓茂,被他征为太傅;名儒伏湛,被他征为尚书。会稽名士严子陵曾是他太学时的同学,自命清高,拒绝入仕,他就发下画像在全国寻找。然而严子陵不肯做官,进宫后刘秀邀他同寝一榻,他还故意把腿压到刘秀身上。但刘秀并不在意他的无礼,既成全了他的清高志向,也为自己留下了礼贤下士的佳话。

刘秀重用的祭尊、宋弘、董宣三大臣,在史书上全被称作“直臣”,其中董宣还得到了“强项令”的美称。他们能言敢谏,对东汉兴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刘秀对臣属很少以刑杀立威,但又非常注意教育群臣遵守法令,赏罚分明。王梁出任河南尹,修渠工程完成得不好,本人上书请求免职,但刘秀考虑到他的失误属于经验不足,只将他贬为济南太守。而八世为博士的欧阳歙,被刘秀征为大司徒后,贪赃高达千余万钱,尽管有上千儒生聚集为他求情,刘秀仍处死了他。

刘秀深思熟虑、谋定后动的智慧,迎难而上、掌握主动的胆魄,宽严相济、赏罚分明的用人,为我们今天谋事成事、建功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

本栏编辑/牛泽群

猜你喜欢
刘秀
王霸誓死追随刘秀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刘秀:响当当的“成语帝”
“差强人意”不算差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刘秀“柔道”兴汉二三事
宋弘拒绝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