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2023-03-05 04:59杨锐于永刚齐齐哈尔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环球市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薪酬人力

杨锐 于永刚 齐齐哈尔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公共卫生作为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事业,在疾病预防控制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通过提供必要的卫生服务,以此来保障广大的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当前特殊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公共卫生行业的重要作用,需要立足于实际,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多种举措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行业的服务能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一、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工作中,将育才、引人和留人才作为重点内容,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对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政策进行创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优化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以此来提高专业技术岗位数量[1]。在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需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制定明确指向性和目的性的措施,确保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以此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二)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才队伍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宜组建一支青年专家队伍,并重视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提升公共卫生行业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公开招聘办法,建设一支结构更为合理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还要积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结合公共卫生行业人才职业特点,针对薪酬制度不断加以完善。而且为了强化自身的人才建设,应重视引进高端人才,并配备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建设,为医防结合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针对于现在人员及引入人才,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培养机制,为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且力于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特殊时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但在疫情常态化防疫下,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越发凸显出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虽然近年来公共卫生机构越来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但在疫情考验下,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仍被凸显出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采取多种举措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公共卫生行业服务能力,从而为民众提供更具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而且通过做好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公共卫生 行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整体健康程度的提升。

二、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公共卫生行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的情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较大,用人制度落后,执行力度欠缺,这也对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没有完善的竞争机制,这也导致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竞争意识淡薄,再加之人力资源配置欠缺合理性,一些优秀的人才无法发挥其潜能,这也对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近年来公共卫生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公共卫生行业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但现有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无法为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撑,存在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3]。特别是一些基层人力资源数量较少,这也对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服务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公共卫生行业人员专业结构不科学

目前公共卫生行业人员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比例严重失衡。在公共卫生队伍中,年轻工作人员较少,人员结构不合理。这种情况在一些偏远地区尤为明显,这也导致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从业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人员专业结构欠缺科学性,再加之受制于薪酬、激励等机制的影响,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四)薪酬机制较为落后

公共卫生行业现行的薪酬机制无法给予工作人员有效的激励,在工资结构中,主要以固定工资为主,绩效工资占比较少,这对卫生行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在薪酬方面没有给予有效的倾斜,这必然会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效率带来影响。现行薪酬制度对于优秀人才也缺乏吸引力,这也导致公共卫生行业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且存在人才流失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公共卫生行业薪酬机制进行改革。

(五)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针对突发的疫情,这也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行业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加大了对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并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以此来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但当前部分卫生机构仍存在对人力资源重视不足的问题,再加之缺乏足够的经费,没有完善的培训和奖励机制,人力资源培训不到位,这也导致从业人员无法掌握最新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术,必然会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另外,当前卫生行业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复杂,工作任务繁多,工作人员不可避免会出现职业倦怠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奖励机制。但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公共卫生行业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这也给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带来较大的制约。

三、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快转变人力资源配置理念

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转变人力资源配置理念,具体要结合自身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合理设置人力资源配置形式。由于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人力资源配置时需要综合进行考量,严把人员聘用关,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公共卫生行业还要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确保人员与岗位的匹配性,根据人员特点合理规划其职业发展,在行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才竞争氛围,以此来激发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实际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需要基于人力资源平衡机制下,积极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在思想认识和岗位配置上都需要对自身合理定位,给予工作人员良好的平台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使其为公共卫生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改善公共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岗位结构

当前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公共卫生行业同样也存在人员老龄化的情况,这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引进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同时还要针对人员岗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薪酬待遇需要向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倾斜。并针对从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有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稳定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行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针对岗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级岗位的比例,强化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视,可以针对一些重要岗位实施动态化调整机制,增加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对于优秀的科研团队,可以单独进行管理,而且人员数量也不受单位职数的制约。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对公共卫生行业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和岗位结构进行不断完善,为其发挥聪明才智提供良好的平台,并进一步为公共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科学的薪酬体系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设置相应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选聘合格的任职者,然后就需要激励任职者履行好工作职责,实现高水平绩效。针对从业人员激励方式中,合理和公平的薪酬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基本要素[4]。对于公共卫生行业而言,薪酬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对于员工而言,其对薪酬的公平性和绩效奖励性更为关注。在不考虑绩效的情况下,岗位和能力直接决定个人薪酬水平,不同岗位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承担不同岗位的人员之间薪酬也会存在差距。即使相同岗位的人员,由于在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实际薪酬也应对应一个变动区间,确保薪酬内部的公平性。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的薪酬还需要与外部其他同类人员的薪酬水平进行对比,因此公共卫生行业为了能够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则需要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同级别的行业要保持一致性。即需要以同级别相关行业的薪酬水平为标准,针对市场薪酬开展调查,以此来对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进行确定。通过保证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薪酬水平的合理性,并能够对其进行常态化调整,这样才能有利于公共卫生行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并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为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针对现有从业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促进其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并通过培训能够了解公共卫生行业新技术。在日常针对从业人员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特别是要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使从业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整个行业的前沿技术和理念。日常培训还要重视针对性,全面提升卫生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针对卫生从业人员工作任务重及压力大的特点,还应完善激励机制,助力于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公共卫生行业在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充分的了解员工需求,确保奖励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地发挥出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奖励过程中,具体的奖励措施要做到公平和公正,特别是要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针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公共卫生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

(五)重视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储备规模和质量

基于当前特殊时期,社会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视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储备规模和质量。由于公共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完成效率和完成效果,一旦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或是人力资源质量不合格,当发生大范围公共卫生事件时,则会因人员缺乏导致事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更大范围的公共卫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储备,努力提高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公共卫生行为人力资源储备规模和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培训工作的力度,使从业人员能够针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

特别是在目前特殊时期,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更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助力于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针对公共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量和质明显不足的情况,为了储备更多的优秀青年公共卫生人才,需要通过打造青年专家库,遴选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结合青年骨干人才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助力于青年骨干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5]。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层的发展,还要建立健全人员流动机制,定期选派一些优秀人员到基层挂职。另外,还要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平台建设,整合资源,为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四、结束语

为了能够提高公共卫生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通过对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更好地发挥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效能。而且公共卫生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要强化对人员的培训和奖励,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从而为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薪酬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