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特点及优化策略探究

2023-03-05 04:59张阳芳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林场
环球市场 2023年6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林场会计制度

张阳芳 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林场

我国的国有林场是国家进行培育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的发展历史悠久,其管理过程受国家的支持。随着国有林场的现代发展,林场的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财务管理方面产生较多的问题,如林场在资源管理方面结构不合理、财务预算管理形式化严重、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资源流失情况较多。现今我国的林场财务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财务管理转型的需要,因此林场管理者应根据林场发展特点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这对林场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林场财务管理概述及特点

我国为了加强培育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要加强对国有林场的资源保护,国有林场属于国家所有,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林业产品以及生态服务的公益性单位,管理中主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经营及管控[1]。国有林场属于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组织,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深,国家加强了对生态林业的重视,同时加强国有林场的管理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2017 年我国发布了《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制度》(2017 72 号)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培育,国家的生态安全保护,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有重要作用。国有林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有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的财务管控体制,根据林场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计划、林场的收入以及支出管理等。

二、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场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林业的发展管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国家林业局关于国有林场的发展管理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针对林场的财务管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在林场财务改革之后,林场的财务管理遵循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林场应当真正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在账务处理中对林场的各种成本以及管护费用等进行修正。但是目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反映林场的实际资源利用情况。

一方面部分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还难以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完全执行,对于已纳入预算管理的林场需要进行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的双重核算,这对林场财务人员的要求提高,国有林场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形式[2]。另一方面在对于林场的管护费用的核算不够完善,管护费用是林场的林木验收合格达到预定生产目的为减少林木发生自然灾害,推进林木的健康成长发生的支出,目前很多国有林场在核算过程中对于天然林以及人工林还未按照林木资产进行入账核算,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指出林场对人工林和天然林的财务管理方法。

(二)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完善

新会计制度准则的颁布加强了林场的预算管理,国有林场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在资源管理方面主要是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林场应当更加关注各级财政预算费用的管理,对于林木资源的管理费用、培育人工的成本费用等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目前很多国有林场在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方面不够完善。

首先,林场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部分国有林场在年度财务计划编制方面未根据政府的制度要求以及相关政策变化进行管理,在编制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调查管理,随意性比较严重。此外,林场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相关部门的建设不够完善,有些林场的管理者意识到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预算管理中较为混乱,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甚至有些管理者将预算管理部门归为财务部门或计划部门管理,在预算管理标准方面不够统一和谐。

其次,国有林场在预算执行方面难以落实到位,在财务预算执行中监管不力,对员工的执行考核监督不健全,难以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导致预算管理目标偏差较大,同时随着外部市场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林场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如果一成不变将会脱离实际,不利于林场的发展管理。

(三)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随着国有林场的不断发展,在经营管理上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林场的经营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进展,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也对国有林场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加大,但是目前我国林场发展过程中高素质财务人员较为缺乏,员工的素质需要提高。

一是由于国有林场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大多是低学历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管理,员工会出现账务核算错误,对新兴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缺乏理解等情况,难以有效提高林场的财务管理效率。

二是,国有林场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思想较为落后,对财务会计这项工作认识不足,对相关的法律政策的理解不到位,财务核算过程的监督力度不足,同时对员工的管理培训不够重视,员工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在实际工作中会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四)成本管理及资产管理不完善

在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以及资金管理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产生了改变,原本的核算方式难以适应发展,但是目前国有林场在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不足,成本管理难度增加,不利于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国有林场在资产管理中进行核算的难度加大,由于国有林场在改革后按照事业单位的核算准则进行计算,林业资源具有资产资源的特性,林场的资产主要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净资产主要以资金形式出现,使得很多林场在对林业实有量进行计算中核算的难度提高,部分林场内部没有建立专门的部门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的核算停留在账面形式,未实际进行盘点规划,导致林场国有资产损失情况严重[3]。

二是,在国有林场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够统一,不利于成本的高效管理,我国国有林场管理中主要将林场以经济性质进行分类,林场资源的管理成本主要由国家调拨,林场资源的管理一部分由国家调拨,一部分自营,对于其他林场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由于当前我国会计制度的变革,国有林场在成本核算管理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推进成本的高效管理,同时在成本控制以及成本分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标准,难以实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优化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林场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国有林场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在管理中林场应当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并不断加强林场的财务管理流程建设。

首先,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根据林场的不同性质进行分别核算,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林场不用进行预算会计处理。对于林场发生的造抚成本,即林场从造林开始到验收合格所发生的成本,其中主要由林场的抚育费用以及造林的费用组成,对于造抚成本的核算也应当根据是否纳入预算管理进行分类核算。此外,对于林场的管护费用也应当进行完善,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林场管理者应当对于天然林以及人工林按照林木资产入账的核算方法进行明确,即关于天然林和人工林管护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按照林木资产核算的管护费用账目处理方法。

其次,在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准则下,国有林场需要进行核算制度的完善,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双核算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财务报告,对资产负债管理、收入以及财政拨款收入等的核算、国有资产的预算决算报告等都应当进行完善,要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执行以及优化。同时财务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动态化管理的过程,管理者应根据规则要求对于与林场发展要求不符合的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提高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监督考核。

(二)加强预算管理,保障预算管理效果

国有林场的管理范围较大,为了提高林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国有林场应当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做好各个环节的预算管控并充分进行监管,保障预算计划目标的实现。

首先,林场管理者要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明确预算编制目标,管理者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国有林场预算编制、调整、预算考核等调整。对具体的预算管理内容完善中,国有林场要做好各部门的预算人员职责的明确,提高林场人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保障预算管理目标的充分落实。

其次,国有林场管理者要提高预算管理目标的执行力度,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需要员工增强执行力,林场管理者可以定期针对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总结性的会议,进行有效分析,并根据实际的预算情况进行预算目标的调整,保障林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在专业知识的更新上较为缓慢,同时当前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提高,因此国有林场应当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

首先,国有林场领导者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对新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制度的理解学习,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核算、财务监管等,同时做好关于林业管理的流程等会计实操工作,保障国有林场实现财务改革,保障林业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国有林场领导者要做好对员工的薪酬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推进员工财务管理积极性的高涨。在相关的税收政策规定中国有林场的生产劳务等可以享受小微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各种税费可以减轻;对于国有林场的事业单位人员应根据当地薪资的标准上对于奖励性的绩效部分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调整绩效工资比例,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提高财务资金利用效率

林木的生长由于有周期性,因此国有林场需要加强资金管理,保障林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因此林场应当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首先,国有林场管理者应当科学地使用资金,在资金使用中应从全局出发,做好资金的衔接管理工作,避免资金使用出现错误。同时林场还应当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在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中提出农产品收入可以免税,对于国家的储备林基地、种子种苗的研究、特殊用材等林业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加计扣除,同时对于应用于各项森林资源培育的资金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国有林场在资金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林场成本[4]。

其次,在国有林场成本管理中应及时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更新,随着林场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林场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改进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在核算过程中也应当对林场的成本核算程序进行优化,确认成本核算对象,保障各项成本核算参数的准确性,根据成本核算方法建立有效的核算模型,提高成本核算管理的准确性。

(五)加强财务内部监管力度

国有林场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应当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财务监管机制,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避免产生各种疏漏。

首先,林场管理者应建立专门的财务监管部门,对于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财务计划的落实、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都应当进行有效的管控,对于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的各种违反规则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报告,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及解决措施。同时,国有林场还应当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定期对林场的资金使用情况、生产情况等进行考核管控,对林业的管理进行动态化的监督、评价,提高管理的力度。

其次,林场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林场各部门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林场的资金管理情况以及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进行透明化管理。同时国有林场也应当结合实际状况编制科学的财务报表,对林场各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对于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过程中等超标现象进行有效分析,发挥内控制度的有效作用[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要求,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已成为重要任务,在国家“五位一体”的政策协调下,重在强调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的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有林业管理过程中财务方面的管控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推进了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改革,在财务管控中重在强调财务预算管理、成本以及资产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费用管理等内容,国有林场应当严格遵循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林场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真正发挥林场的生态保护效益,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安全和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林场会计制度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