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2023-03-05 04:59李影江苏省洪泽湖堤防管理所
环球市场 2023年6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资金事业单位

李影 江苏省洪泽湖堤防管理所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财务资金作为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如若在资金管理方面落实得不够到位,那么就容易引发相应的运行风险。所以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若不能够有效控制并监督财务资金的使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运营风险,这时就需要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积极构建财务管理机制,并展开预算审核,大幅度降低财务风险的出现率,为单位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更好落实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新预算法的实施给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事业单位所构建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必须兼具全面性和完善性,而且还要能够与财务管理下的基本要求相迎合,以期能确保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基于此,事业单位通过切实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不仅能够清晰地掌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的关键内容;同时还能够推进预算决算的全面公开,对预算决算的范围做出进一步扩大,促使预算与决算最终结果的公开更加及时;也能够给单位的相关业务活动提供更具准确性的基础数据,从而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得到更为高效化的落实。

(二)有助于统筹管理资金,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事业单位内部业务活动的类型比较多,经营活动比较繁杂,经营范围也比较广,而且业务活动、经营活动、经营范围会经常存在较大的变动,同时收入来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既包括财政资金也包括非财政资金,所以如今很多事业单位在控制并管理财务资金的过程中,已不再局限在某一个部门,而是要通过多个部门之间的有序协调。对此,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合理化的财务管理办法,来促进自身资金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还可以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进程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充分落实,促使资金支出结构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得到实际解决,进而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更加全面且完善的资金使用规划,有助于全方位监督单位内部真实的资金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对单位资金支出结构的整体优化。

(三)有助于提升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通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工作核心的方式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有助于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从而逐步强化对资金管理及预算的全面执行,进而确保各项有关业务得以顺利开展并有序实施;还有助于显著增强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保证单位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全面预算管理环节应当强化注重对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力度,以既定的预算目标为中心,实时监督预算的实际执行状况。但是从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过程来看,其并没有做好全面化的分析与全程性的追踪,以至于相应的监督作用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发挥。而且在部分项目活动的费用支出环节也没有与对应的预算指标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所发生的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与所编制的预算之间的偏差比较大。还有单位的个别职能部门为了自身业务的尽快推进,经常出现对预算标准及指标做出频繁调整的情况,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无预算与超预算支出的问题。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部门切实落实好预算分析,并对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产生的差异做好深入了解,然后及时利用相应的调整措施,有效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一些事业单位中的职能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进展过程中对预算分析有所忽略,仅比对了预算计划与具备真实性的预算执行工作间的差距,导致单位的预算管理出现了和具体状况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全面预算的组织结构欠缺合理性

针对事业单位而言,其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通常会对预算管理运用于财务管理中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受以往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比较大,此种现状容易使进展中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欠缺一定的有效性与完整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在具体实行预算管理的进程中,其内部所设置的机构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其中的一些职能还存在着交叉的情况,给机构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在配置权力与责任的过程中不够合理,而且相应的运行机制也比较匮乏,决策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加大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从而使单位很难达成最大化的效益。并且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比较有限,这就会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成效;第二,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工作具体会交由财务部门进行负责,其上级领导部门的人员会听取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但是由于领导人员没有在所汇报的项目工作中进行参与,所以并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此项工作中的预算管理情况,进而导致工作的实施欠缺了高层领导人员的实际指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部门及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较大打击。

(三)资金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同时资金周转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事业单位需要面对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也在逐步加剧,再加上缺乏系统性与完善性的财务管理体系,这都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致使财务管理之于单位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如若事业单位所构建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还会影响资金管理工作的完善性,不利于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正确性认识的形成,针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质量及效率也会有所降低。不仅如此,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在管理资金方面的效率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且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力以及配合度都有待提升,这就难以促进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财务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将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措施切实执行到位,全面落实好财务收支管理与绩效考核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果在实际的财务管理环节对资金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就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比如极有可能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另外,一些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环节的工作存在一定忽视,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比较随意,导致后续的相关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针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高,以至于有关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得不到切实保障。

三、优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不论是实施哪种类型的管理工作,都离不开相应组织机构的支持。基于此,如果事业单位想要逐一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这两项工作,就必须构建健全完善的内部组织,同时做好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其一,事业单位应当在自身内部设置兼具独立性与专业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然后使其成为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带头人,同时要求管理委员会务必要承担起赋予自身的带头责任,切实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其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对单位的管理层负有一定责任。具体就是预算管理部门应当在预算的实际编制环节在管理层人员与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搭建起一个互相沟通的桥梁,增强管理层与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有效协调,不但要确保各职能部门能够充分领会管理层具备科学性的管理思想,同时还要保证管理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反馈,以此来促使单位的管理人员依据真实现状来完成对预算的科学化、合理化编制;其三,事业单位所设置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切实做到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具体的监督内容包括其与既定预算目标间的差距,还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预算风险。一旦感知到风险的信号,就要以单位所面临地内外部环境为基础,再依据当下的实际状况来做出有效调整,从而推动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得以更好实现。

(二)加强预算审核,完善预算管理计划

事业单位的各职能部门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及时向预算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反馈自身制定的预算方案,然后由预算管理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方案实行整理、分析、汇总,再着手进行总体预算方案的编制,同时还要制定对应的收入与支出预算表,再将其在单位的管理层中做好反馈。管理层在接收到总预算方案后,需要立即展开审核,对方案是否具备合理性进行充分分析,并据此对方案加以优化和调整,最终形成完善化、整体化的预算管理方案。

第一,就基本支出实施审核。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整个年度的工作制定一套详细的计划,确定好核心工作的内容、职权、责任等,之后再与单位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始终遵循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以此来确保实际收支的平衡性。还应当就现有的预算编制体系加以不断优化,逐一审核各项基本性支出,有效规避既定的预算方案出现与真实情况脱节的现象。而且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务必要着重关注其完整性和全面性,在预算范围内纳入所有的收入与支出项目,落实对预算管理计划的全面完善。

第二,强化对项目支出的审核。具体项目的负责人员应当确保对自身对该项目支出情况的充分把握,保证预算管理工作一直处在既定的管理计划的轨道。还要建立用于单位长期发展的长效管理方案,在项目实施之前做好对其的可行性研析。除此之外,就事业单位目前的基础性条件进行合理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该项目能否投入开展。如若项目的可行性比较高,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强化预算编制,并彻底审核项目支出,从而促进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效提升。

第三,预算审批在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推动预算审批工作的实际落实,就预算工作的具体情况做好明确了解,对预算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在落实工作责任方面进行有效督促。加强与实际预算执行进度的有机融合,增强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对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及时更新,为单位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力。在项目支出的预算过程中,还必须做到对业务实施情况、项目进展速度的综合考量,不断强化监督预算支出,以有效规避资金浪费现象的出现,切实防止资金流失。

第四,预算管理部门务必要确保对财务资金使用计划的全面落实,就资金管理工作实施不断强化,从而预防出现随意性支出的情况。与此同时,部门人员要严格依照预算管理工作的时间节点,对各项费用进行支付,推动预算执行率的稳步提升,注意过程中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出现挪用资金等不法行为。

(三)编制全年收支计划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针对全年收支计划的编制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求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清楚明确预算的口径,以针对化地实施财务管理,确保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同时还要执行好在项目支出与收入过程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预算编制环节而言,需要预算管理人员依据上一年度的结算与具体收入,从而提前收集并汇总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需求。重新梳理单位在上一年度的收入变化及其变动的趋势,然后以此为基础,再与相应的工作需求相结合,对单位在本年度的收入计划展开预算,并实行科学、完善的预算编制。如果在过程中遇到一些业务部门所提供的收入计划缺乏合理性的情况,就需要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内的预算小组进一步强化预算审核,以此来提高部门收入计划的合格率,从而增强预算工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还要实时落实好对内对外的监督工作,及时检测在财务收支方面的监督情况,着重检查在资金使用以及预算方案运行中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环节,并重点针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来实施对预算工作的全方位考核,以促进单位预算管理质量及水平的显著提升。

其一,事业单位还需要重视对基本岗位责任制的制定,据此对单位内部的全体员工形成一定的督促作用,使其能够更好熟悉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关内容,可以将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其绩效考核中,推动工作人员对预算与财务的工作责任感的整体提升。

其二,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全过程、全方面地监督好其对应的预算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保证能够对潜藏于各工作流程中的风险问题及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可以在工作开展之前构建一套风险防控方案,防止风险问题无故扩大,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各项业务活动的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之于事业单位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概述,能够使相关人员深刻意识到此两项工作的实际效用;通过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优化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的措施进行总结,能够为单位之后的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资金事业单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