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化痰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脾气虚证34例观察

2023-03-06 03:05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脾气肺气健脾

田 真

德清县中医院 浙江 德清 313200

小儿慢性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但病程超过4周,加之小儿体质较弱,病情迁延易引起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对患儿的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目前现代医学对小儿慢性咳嗽多给予糖皮质激素、化痰止咳药等进行治疗,虽见效快,但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降低患儿的免疫力[2]。中医对小儿慢性咳嗽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肺常不足,易感外邪,内外合邪,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导致咳嗽,临床中肺脾气虚证是其常见证型[1]。益肺化痰汤为名老中医米烈汉的经验方,其作用为益肺健脾、化痰止咳,主治咳嗽、肺胀等证属肺脾两虚证。本观察中于常规基础上运用益肺化痰汤内服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疗效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咳嗽肺脾气虚证患儿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9岁,平均(5.04±0.52)岁;病程9~18周,平均(11.01±2.07)周。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2~8.5岁,平均(4.90±0.51)岁;病程8~17周,平均(10.94±2.04)周。两组慢性咳嗽肺脾气虚证患儿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根据相关儿童咳嗽诊疗指南[3]拟定;肺脾气虚证的诊断参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具体证候如下:咳嗽无力,气短懒言,痰稀白,面白少华,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乏力。纳入标准:满足以上诊断条件;年龄1~12岁;依从性良好;患儿监护人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呼吸系统器官先天性发育不全;存在严重心、脾、肾等功能障碍;对使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黑龙江诺捷制药,批准文号H20057332),每次10mg/kg,1次/d,连用3d再停药4d;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鲁南贝特制药,国药准字H20083330),≤5岁者每次4mg,>5岁者每次5mg,每晚1次;以上2种药物治疗2周。观察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内服益肺化痰汤,该方由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葶苈子、白术、陈皮、姜半夏各10g,黄芪15g,五味子、防风各6g,茯苓12g,甘草9g,杏仁、厚朴各8g组成;每日1剂,水煎,<3岁每次20mL;3~5岁每次40mL;≥6岁,每次50mL。均1日3次。两组连续治疗2周。

1.4 疗效评价[5]:治愈:患儿的咳嗽等症状完全消除,证候减分率≥95%;显效:患儿的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证候减分率>70%但少于95%;改善:患儿咳嗽等症状部分好转,证候减分率超过30%但少于70%;未愈:患儿的咳嗽等症状未见好转,证候减分率少于30%。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肺脾气虚证单项症状总评分-治疗后肺脾气虚证单项症状总评分)/治疗前肺脾气虚证单项症状总评分×100%。

1.5 观察指标:①咳嗽症状评分:选用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AS)[6]评定,采取线性计分法,在标有0至10分刻度的一条线段进行,0刻度无咳嗽,10刻度患者咳嗽最严重,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评定。②证候(肺脾气虚证)单项症状评分[7]:按四级(正常、轻、中、重)计分法,对患儿的咳嗽、咯痰、气短懒言、面白少华、纳呆对应计0、1、2、4分。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治疗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4 34治疗前6.93±0.81 6.79±0.79治疗1周3.83±0.49*#4.71±0.62*治疗2周1.29±0.28*#2.75±0.43*

2.3 两组患儿证候单项症状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证候单项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证候单项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4 3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咳嗽3.04±0.41 0.68±0.09*#3.10±0.43 0.94±0.18*咯痰3.01±0.40 0.65±0.08*#3.06±0.41 0.90±0.17*气短懒言3.31±0.49 0.73±0.09*#3.34±0.50 0.99±0.18*面白少华2.91±0.39 0.71±0.09*#2.99±0.40 0.88±0.16*纳呆3.14±0.43 0.77±0.09*#3.19±0.44 0.96±0.18*

3 体会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整,已成为慢性咳嗽的主要发病群体。小儿慢性咳嗽除了造成呼吸系统严重损害外,亦导致其脾胃受损,患儿的营养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继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降低,使病情迁延难愈。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小儿体质,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安全可靠[8]。

慢性咳嗽可归属于中医学“久咳”的范畴进行辨治,病位在肺,但与脾的联系密切,如《杂病源流犀烛》述“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病性总体以虚为主,兼夹标实,基本病机表现为内外合邪,使肺宣肃异常、肺气上逆而作声。小儿形气未充,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气虚弱,脾土不生肺金,以致肺气虚弱;脾虚则水湿运化异常,湿蕴成痰,而肺为贮痰之器,易致痰浊内伏肺络。同时小儿机能发育不完善,易感受六淫之邪,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使肺气宣降失常,气机不利,上逆而咳。《医学心悟》指出“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健脾则气血生化有源而痰湿生化失源,水谷精微上输填充肺气,能使肺卫固表、宣降等功能恢复,则咳嗽自止,故中医临证小儿慢性咳嗽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为主。

益肺化痰汤方中,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能补肺脾之气,擅益卫气固表;白术入脾经,作用为益气健脾;茯苓能够健脾渗湿,健脾以绝生痰,渗湿以助化痰,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五味子味酸收敛,上益肺气,下补肾气;防风走表,可疏散风邪;姜半夏归入脾肺经,擅治痰湿,且可降逆和胃;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分别擅豁痰、消食、降气,合用可治疗痰壅、气逆、食滞;葶苈子辛

散苦降,泻肺平喘;陈皮理气行滞,亦可燥湿化痰;厚朴味苦消积,燥湿消痰,下气平喘;杏仁主入肺经,调肺宣降,止喘咳;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配伍,可健脾实肺扶正,也能除痰湿、止喘咳。本次观察结果表明,于常规西药基础上予益肺化痰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的疗效更佳,有利于患儿咳嗽症状与中医证候的好转,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脾气肺气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七七的怪脾气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
浅议肺气之概念及其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