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衰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3-03-09 23:24陈海雯鹿笑寒李汝钊靳子恒
全科护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量表老年人评估

刘 跃,宋 洁,刘 霖,陈海雯,鹿笑寒,李汝钊,靳子恒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8.7%[1]。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促进其积极老龄化迫在眉睫。晚年的衰弱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威胁,而社会衰弱是衰弱的一个重要维度[2]。社会衰弱是指个体持续缺乏一种或多种满足基本社会需求的社会资源、社会行为、社会活动以及自我管理能力[3]。老年人处于社会剥夺的高风险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守寡、独居、社会关系薄弱、社会交往不频繁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较少的可能性逐渐增加,这些社会因素的缺陷对其积极老龄化构成威胁[4],容易导致社会衰弱的发生。研究表明,社会衰弱会增加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而且还能预测残疾与死亡[5],尤其当社会衰弱与身体衰弱同时存在时,老年人发生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有增加的趋势[4]。现对老年人社会衰弱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老年人社会衰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国内外老年人社会衰弱现状

国外社会衰弱的研究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少研究在临床开展,总体发生率在6.3%~66.5%[6-7]。荷兰一项研究使用蒂尔堡衰弱指标评估65岁以上老年人衰弱程度,发现在衰弱的3个维度中社会衰弱最常见(18.4%)。而欧洲一项研究对≥70岁的社区老年人使用相同工具测得社会衰弱的发生率为29.4%[8]。两项研究选取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其社会衰弱发生率存在差异,说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更高。韩国一项研究发现,与城市老年人相比(10.2%),农村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更高(20.5%)[9]。可能由于农村独居的老年人相对较多,收入水平较低,且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城市差。Ko等[10]调查韩国全国代表性社区老年人发现,其社会衰弱发生率为44.7%。但该研究并没有排除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社会衰弱的发生率。为了降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对社会衰弱的影响,Huamg等[6]和Pek等[11]对社区较为健康的老年人进行社会衰弱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衰弱发生率分别为6.3%、7.4%。Jujo等[7]对1 240名住院心力衰竭老年人进行社会衰弱调查,发现66.5%的病人处于社会衰弱状态。该研究还发现,社会衰弱对住院心力衰竭老年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国内有关老年人社会衰弱的研究较少,根据现有研究,老年人社会衰弱总体发生率为7.7%~42.7%[12-13]。Ma等[12]通过5项指标组成的社会衰弱量表调查北京市1 697名老年人,结果显示其社会衰弱发生率为7.7%。而使用同一量表测得湖南省313名社区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为15.7%[14]。可能前者调查地点是北京市,其社区的经济条件、医疗水平、老年人活动场所数量等均存在明显优势[15]。陈瑛玮等[15]对四川省攀枝花市社区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显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在25.91%,较其他研究社会衰弱发生率高。可能源于该研究调查处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可能导致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感加剧、孤独感增加。国内有关住院老年人社会衰弱的研究较少,赵欧等[16]对住院老年人进行社会衰弱调查显示,其社会衰弱的发生率为12%。另一项研究报告住院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较高,为44.7%,其中感觉孤独的老年病人高达90.7%。

综上所述,住院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较社区老年人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对住院老年人展开社会衰弱的评估。目前,尚未有研究报告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由于养老机构老年人长时间与家人分离,且老年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做出个人决定或行使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缺乏控制力[17]。因此,该人群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社会衰弱风险,今后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衰弱现状。

2 社会衰弱的评估工具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评估社会衰弱的“金标准”,评估工具尚不统一。多维衰弱评估工具中的社会衰弱维度可以评估社会衰弱,例如蒂尔堡衰弱指标[18],但其社会衰弱维度的条目内容较少,不能全面衡量被测者的社会衰弱水平。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发出多种单维社会衰弱评估工具。

2.1 社会脆弱性指数 社会脆弱性指数(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SVI)由加拿大学者Andrew等[19]于2008年构建,包括40个条目,如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地位和对生活环境的掌控感等。得分范围为0~40分,有社会缺陷计1分,没有计0分,中间值应用于三分类问题中计0.5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衰弱程度越高。SVI包括广泛的社会因素,能够全面地评估老年人社会衰弱。该量表于2022年由白惠琼等[20]汉化,汉化后的SVI包括32个条目,7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6,可作为我国医护人员评估社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工具。

2.2 社会衰弱表型 社会衰弱表型(Social Frailty Phenotype,SFP)由Garre-Olmo等[21]于2013年采用缺陷积累增加衰弱的假设创建的。使用以下6项评估社会衰弱:独居,缺乏他人照顾日常生活活动,很少与家人、朋友或邻居接触,没有知己,以及过去3个月缺乏日常生活支持。满足2个及以上项目的老年人被归为社会衰弱。研究表明,通过该量表评估的社会衰弱预测死亡的风险几乎和身体衰弱一样大[21]。目前,该量表应用范围较窄,且信效度有待验证。

2.3 自陈式社会衰弱状态问卷 该问卷由Makizako等[22]于2015年在以往研究问卷基础上开发。该量表有5个条目:独居(是),外出频率比去年少(是),有时拜访朋友(否),感觉对朋友和家人有用(否),每天与某人交谈(否)。其中满足2项及以上被认为社会衰弱,满足1项为社会衰弱前期。目前,该量表仅在日本、韩国社区老年人群中应用[10,23],尚未进行汉化。

2.4 社会衰弱指数 社会衰弱指数(Social Frailty Index,SFI)由Teo等[24]于2017年利用新加坡纵向老龄化研究数据构建,包括7个条目:独居、未受教育、缺乏自信、不常联系、不常参加社会活动、经济困难和社会经济不景气。评分范围0~7分,得分越高社会衰弱程度越高。通过该量表能够有效预测有功能残疾风险的老年人[13]。但未见该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报告。

2.5 HALFT量表 该量表由Ma等[12]于2018年基于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数据开发,是老年人自我报告式社会衰弱评估工具。量表名称由Help、Participation、Loneliness、Financial、Talk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该量表通过5个问题衡量社会衰弱,包括:在过去的1年内能否帮助朋友或家人?在过去1年内是从事过任何社交或娱乐活动?在过去1周内是否感到孤独?过去1年的收入能否足以维持1年的生活?是否每天都有聊天的人。其评分范围为0~5分,0分为非社会衰弱;1分或2分为社会衰弱前期;≥3分表示社会衰弱。HPLFT量表操作简单,耗时短,是确定老年人社会衰弱的有用筛查工具。彭心雨等[14]对湖北省社区老年人进行社会衰弱评估,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02,其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6 8项社会衰弱量表 8项社会衰弱量表(8-item Social Frailty Scale,SFS-8)是由Pek等[11]于2020年基于Bunt社会衰弱概念框架得出的社会衰弱量表。该量表内容包括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社会活动、社会需求满足在内的三因素结构,共8个条目:你独自生活吗?你比去年外出的次数少了吗?你有时会拜访你的朋友吗?你每天都和别人说话吗?你会向家人或朋友寻求建议吗?你每天至少和别人一起吃一次饭吗?你有可以倾诉的人吗?你的经济资源是否限制你支付所需的医疗服务。评分范围0~8分。0分或1分为非社会衰弱;2分或3分为社会衰弱前期;4~8分为社会衰弱。SFS-8反映了Bunt社会衰弱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该量表验证了亚洲社区老年人的社会衰弱与身体衰弱、情绪、营养以及身体活动之间的关联[11]。但该量表的信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3 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

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年龄是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Tsutsumimoto等[23]发现,社会衰弱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与Ma等[12]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系统老化,身体条件不允许其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其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弱化,易发生社会衰弱[14,25]。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均影响老年人社会衰弱。日本一项针对663名≥60岁社区老年人的纵向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易发生社会衰弱[6]。彭心雨等[14]研究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可能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在社会交流、经济支出等方面有优势,且具备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Ma等[12]研究发现月收入<500元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为13.9%,而月收入>1 000元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仅为0.9%。Ko等[10]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原因可能是经济收入差的老年人,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医疗等支出,无助、抑郁等消极情绪增加,易引发社会衰弱[10]。婚姻状况对社会衰弱也有影响,单身、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高[24]。日本[6]和我国[12]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致的结果。配偶能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并且能在生活中相互照顾,从而减轻其孤独感[26]。性别对社会衰弱的影响在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致。多项研究表明女性社会衰弱的发生率较高[5-6,27]。韩国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女性社会衰弱的发生率(25.0%)高于男性(14.5%)[9]。日本一项研究显示,老年男性社会衰弱的发生率较高[27]。这种不一致性可能是对社会衰弱概念的理解不同造成的[27]。关于社会衰弱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提醒社区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社会衰弱的高危人群,如高龄、受教育水平低、经济状况差以及丧偶的老年人,加强社会衰弱的筛查,提早预警,避免或延缓社会衰弱及其导致的不良健康结局事件的发生。

3.2 躯体健康因素 身体衰弱、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睡眠障碍与老年人社会衰弱相关。Nagao等[28]对日本34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纵向调查发现,身体衰弱能够预测社会衰弱的发展,步态缓慢[RR=3.41,95%CI(1.10,10.53)]和肌肉无力[RR=1.06,95%CI(1.01,1.12)]是社会衰弱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赵欧等[16]在住院老年人中也发现类似结果。可能是身体功能下降导致生活空间流动性有限,限制了户外社交活动,从而更容易发生社会衰弱[28]。Park等[9]发现在社会衰弱组中,患有多种慢性病疾病的老年人比例较高。Nguyen等[29]同样发现老年人社会衰弱与慢性病数量呈正相关(r=0.24,P<0.001),其中,肥胖及心血管疾病与社会衰弱老年人显著相关。另一项研究发现社会衰弱的老年人更易合并脑血管病(P=0.016)[8]。原因是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引发或加重衰弱,例如心力衰竭加速肌肉损失,导致骨骼肌减少症,进一步导致身体功能快速下降[8];合并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身体活动量受限,活动能力减弱,可能易发生社会衰弱。多项研究表明营养状况与老年人社会衰弱关系密切[9,11]。Pek等[11]调查显示社会衰弱与营养不良风险显著相关[OR=11.13,95%CI(1.91,64.97)],与韩国的研究结果一致[9]。营养不良会加速肌肉质量的损失,从而导致肌少症、骨质疏松症等[9],进而对老年人社交活动造成影响。此外,日本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社会衰弱与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差有关[30]。同样,另一项研究表明,较长的睡眠时间和白天过度嗜睡与社会衰弱有关[31]。可能是睡眠时间较长的老年人外出时间较少,社交活动次数较少,导致较弱的社交网络和更少的社交活动[31]。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应鼓励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控制疾病的发展,改进营养状况及睡眠质量,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社会衰弱的发生。

3.3 心理社会因素 抑郁、认知障碍、独居、家庭关怀度与老年人社会衰弱密切相关。一项针对亚洲社区老年人的横断面研究发现,社会衰弱与抑郁情绪独立相关[OR=6.88,95%CI(1.23,38.66)][11]。赵欧等[16]研究同样发现,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发生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0,95%CI(1.071,1.277),P<0.001]。原因是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与他人交流以及外出次数较少,从而容易导致社会衰弱的发生[32]。患有痴呆、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中,社会衰弱的发生率较高[12]。日本的研究通过评估社会衰弱老年人的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来筛查认知缺陷,发现所有认知功能测试在不同社会衰弱组别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社会衰弱与认知缺陷独立相关[OR=1.99,95%CI(1.57,2.52)][23]。独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社会衰弱。Ye等[8]研究发现独居的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更高(P<0.001),与韩国一项研究结果一致[10]。独居可能会导致运动能力的快速下降,增加老年人残疾风险[10],进而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导致社会衰弱的发生。彭心雨等[14]研究表明,家庭关怀度影响老年人的社会衰弱,家庭关怀度越高其社会衰弱水平越低。家庭是一个自然的支持系统,扮演着保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的重要角色,家庭关怀度高的老年人往往具备更高的社会支持水平[33]。因此,应鼓励老年人的家属、儿女常回家陪伴关心老人。此外,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对抑郁、认知障碍老年人尽早干预,预防其进一步导致社会衰弱的发生。

3.4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的社会衰弱。Van assen等[34]发现,过去吸烟的老年人具有较轻的社会衰弱,而Ye等[8]研究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两项研究都没有探讨过去吸烟的时间及吸烟次数。体育活动是与老年人社会衰弱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够降低老年人社会衰弱的风险[8]。Ko等[10]同样表明,保持定期频率的身体活动与较低的社会衰弱有关。参与活动和锻炼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互动和参与,帮助他们建立社会关系,获得社会支持。另一项研究表明,社会衰弱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经常保持在家锻炼的生活习惯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关系[35]。提醒运动锻炼是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干预重点,可以成立互相监督的团体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衰弱的改善,还能促进老年人与其他人的互动,进而减轻其社会衰弱程度[36]。

4 小结

国内外老年人社会衰弱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研究对象、社会衰弱评估工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未来需要构建和探索信效度更好的社会衰弱评估工具;社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影响因素众多,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社会衰弱高危人群的筛查,为老年人制订社区健康护理计划,鼓励老年人在社区中建立互相监督的锻炼小组,加强社区团体活动,扩大社交网络;同时也要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和控制疾病,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增进心理健康,从而预防或改善老年人社会衰弱。临床护士可在临床护理评估中加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评估,重视社会衰弱对其不良健康结局的预警作用;未来还可采用队列研究或纵向研究,进一步明确社区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机制,为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社会衰弱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积极老龄化奠定研究基础。

猜你喜欢
量表老年人评估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