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介入,提升户外自主游戏水平

2023-03-09 06:47
好家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时机小兔子笔者

文 孙 静

游戏是幼儿获取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由于幼儿年龄小、阅历少、经验不足、能力弱等方面的原因,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以确保游戏顺利开展,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一、教师介入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在介入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介入意识较弱

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部分教师介入意识较弱,未曾进行过相关方面的反思和研究,他们的介入时机、介入方法等选择不当。教师在介入户外自主游戏前,要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和介入方法,并提前预估介入后果。笔者在实际观察中发现,部分教师的介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他们通常在发现危险时才会介入,或者是选择与传统游戏相同的介入方式,对幼儿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这样的介入使得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自主性特点得不到体现,无法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关键原因是教师本身的介入意识较弱,导致他们的有效介入能力不足。

(二)介入时机不恰当

恰当的介入时机,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介入效果。但是,笔者在观察分析中发现,部分教师在介入时机的选择方面显然并不恰当。就本质而言,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进行探索、获得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通过与同伴、材料、环境等互动和“对话”,参加自身认知、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等待,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介入户外游戏。只有这样的介入,才是有效的介入。但是,部分幼儿教师显然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急于根据自身想法要求幼儿。由于教师的不恰当介入,“破坏”了幼儿的自主游戏,使得幼儿原本的自主探索、思考乃至于创造都被打断。这对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当前,部分教师在介入游戏时选择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以“长辈”身份介入,而这种身份的介入在某些时候是不合理的,介入效果难达预期。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但是,游戏中同伴间出现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如果教师不问原因,以“长辈”身份介入,甚至以比较强硬的方式要求幼儿继续游戏,就难以获得预期的介入效果。幼儿可能会直接拒绝教师的要求,不再与同伴继续游戏。即使按照教师要求继续与同伴一起游戏,幼儿也是敷衍了事。由此可见,单一的介入方式对介入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介入方法不适宜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选择语言类、非语言类两种介入方法。语言类包括询问、建议、提问等方法,非语言类包括表情、身体接触、行为示范等具体方法。笔者发现,多数教师在介入之时更加倾向于选择语言类的介入方法,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介入效果。例如,有的教师不重视语言交流,直接影响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甚至对幼儿的心理、情绪等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与教师介入游戏的初衷相悖。

二、教师介入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有效介入意识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强有效介入意识。幼儿园应当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交流等机会,让教师充分认识有效介入的重要性,提升教师的有效介入意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介入观念,掌握恰当的介入时机、介入方式、介入方法等。幼儿园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组织、引导和管理中。

(二)把握有效介入时机

为了提升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介入效果,教师应当把握好有效介入的时机。例如,在一次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笔者发现,3 名幼儿搭建积木时反复搭建同样的房屋,而且逐渐失去了搭建兴趣。于是,笔者及时介入幼儿游戏中。笔者询问幼儿:“这么漂亮的小房子是为谁建的?”幼儿回答:“是给小兔子建的。小兔子困了要到房子里睡觉。”笔者以启发的方式追问幼儿:“小兔子睡醒了要做什么?”听到笔者的追问,幼儿的游戏热情瞬间被激发出来:“小兔子醒了要出去玩。我们还要给小兔子搭建一个游乐场。”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讨论游乐场的搭建方案。笔者在一旁仔细观察,认真听他们讨论,并提供了一些新的搭建材料。此次的介入时机选择恰当,较好地帮助幼儿将游戏延续了下去,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幼儿思维,提升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的介入就属于有效介入。

(三)选择有效介入方法

灵活选择介入方法是实现有效介入的前提条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语言类、非语言类介入方式或直接、间接的介入手段。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游戏难以继续时,教师可以直接介入,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入方式,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幼儿爬高梯时,可能会出现爬上去却不敢下来等情况。此时,教师可以直接介入,通过语言上的鼓励、肢体上的辅助,帮助幼儿将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当游戏秩序混乱导致游戏不能顺利开展时,教师可以间接介入其中,通过亲身示范,帮助幼儿知错,确保游戏顺利进行。游戏陷入停滞状态时,教师可以用语言、肢体行为等启发幼儿,引导幼儿在思考和探索中将游戏进行下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语言类介入方法时,不论是单独采用此方法,还是与其他方法合用,都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并注重语言的双向交流,给幼儿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这样,幼儿才愿意听取教师的建议,介入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四)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介入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当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角色予以正确定位,尊重他们的个体权利、价值等,并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运用自身能力去探索、发现,让他们有选择、决定的机会,以此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例如,投放游戏材料前,教师可以先了解幼儿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材料。

猜你喜欢
时机小兔子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小兔子的1天
性能相差达32%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