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性柔软服粘硅酮聚合凝胶疤痕贴片的制备及应用实验

2023-03-09 08:24石荟莲
粘接 2023年2期
关键词:贴片疤痕瘢痕

许 艳,石荟莲

(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产科,安徽 泗县 234300)

近年来,在妇产科、烧伤科、整形外科等手术类科室的术后切口修复措施中,疤痕贴的应用越来越普遍[1]。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恢复、瘢痕的增生情况,不仅与术后处理切口的方法密切相关,还可受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2]。硅凝胶疤痕贴片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类疤痕贴,因同时具备粘性、透气性及牵拉性的优点而大受推崇[3]。硅凝胶疤痕贴片可直接应用于切口表面,在其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层物理屏障,保持瘢痕湿润和清洁,促进切口恢复[4]。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护理干预可显著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5]。与过去的常规皮肤护理相比较,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在其基础上扬长避短,强调了对术后切口皮肤的关注度,有研究将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应用于预防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6],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不少临床医师为了使患者在术后得到良好的切口恢复效果,逐步运用美容缝合技术进行切口缝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可避免的仍有一些患者存在切口愈合不佳的情况[7]。因此,关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情况的研究,应增加对缓解产妇术后切口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促进切口皮肤修复、减少瘢痕增生等方面的重视。在过去,有不少学者认为术后切口恢复及瘢痕增生情况主要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如年龄、营养状态、基础疾病、既往瘢痕体质、腹部脂肪厚度、自身免疫力状态等[8];另外,还有部分专家指出切口恢复与手术时间[9]、术后护理干预措施[10]有关。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研究将品管圈(QCC)干预模式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的腹部切口护理,不仅提高了术后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极大地缩短了愈合时间,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不仅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和POSAS瘢痕评分,还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12]。基于此,研究将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联合硅凝胶疤痕贴片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恢复,探讨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制备和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硅凝胶疤痕贴片

硅凝胶疤痕贴片(可孚(中国)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主要组成:(Z)-2-[4-(1,2-二苯基-1-丁烯)苯氧基〗〗|N,N-二甲基乙胺(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3,7-二氢-3,7-二甲基-1-(5-氧代己基)-1H-嘌呤-2,6-二酮(郑州艾克姆化工有限公司)、聚二甲基硅氧烷(上海创赛科技有限公司)、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武汉拉那白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甘油(泉州哈利化工有限司)、苯氧乙醇(山东创赢化工有限)、聚酰胺纺织层(苏州东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薄膜(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1.2实验仪器

涂布机(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恒温烘烤箱(JOIZON乔匠有限公司)。

1.1.3制备工艺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按1∶1混合制作成有机硅聚合物,将:(Z)-2-[4-(1,2-二苯基-1-丁烯)苯氧基〗〗|N,N-二甲基乙胺、3,7-二氢-3,7-二甲基-1-(5-氧代己基)-1H-嘌呤-2,6-二酮以及有机硅聚合物按照质量为8%、12%、80%的形式在真空中搅匀以便得到硅凝胶基质,并在硅凝胶基质中添加甘油、苯氧乙醇达到保湿和抑菌作用;再利用涂布机将硅凝胶基质均匀涂在聚酰胺纺织层上,并在纺织布的另一侧覆盖聚乙烯薄膜。最后,将上述材料置于烘烤箱恒温60~70 ℃固化,之后进行修边、包装。

1.1.4硅凝胶疤痕贴片的功能特性

①有效预防疤痕增生。硅酮多聚物的立体网状结构,创造持久的压力促使纤维规律生长,抑制毛细血管的再生,有效防止各类疤痕的形成;②有效软化抚平疤痕。优化的封闭愈合环境,减少水分的蒸发,硅凝胶膜持续释放的硅油小分子渗透到疤痕部位,同水溶性蛋白发生水合作用,加速水溶性蛋白向皮肤表面扩散,加速上皮形成,并促使疤痕组织结构向正常皮肤软化;③淡化色素沉着。替代皮肤角质层,减少疤痕部位充血,通过独有硅酮多聚物的立体网状结构,缓慢的释放硅油和皮肤表面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软化疤痕,淡化色素;④快速改善瘙痒疼痛;⑤良好的伸展性和澄清度。可贴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柔软服帖,方便观察;⑥具有良好的自粘性,不损伤皮肤;⑦致敏性低无刺激。

1.2 实验方法

1.2.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根据分组分别入住不同病区。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2纳入标准

(1)自然妊娠初产妇,单胎,具备剖宫产手术指征;(2)年龄大于等于20岁;(3)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4)对本研究均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1.2.3排除标准

(1)多胎、辅助生殖技术妊娠者;(2)生命体征不平稳,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者;(3)既往为瘢痕体质者;(4)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护理及随访者。

1.2.4手术方法

术前,对2组待产妇采用同样的常规准备措施,均予以椎管内麻醉方式和横向手术切口,并使用相同的缝合线及缝合方式,对切口肌肉层、筋膜、脂肪层进行逐层缝合;缝合结束后,2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无菌敷料和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在切口表面按常规覆盖无菌敷料,再予以包扎。在切口上方使用沙袋进行压迫止血,维持6~8 h以保证能够完全止血,同时医嘱产妇注意切口敷料的干燥及清洁,一般在术后2~3 d即可换药,上述步骤必须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后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告知产妇日常注意事项,保持敷料干燥,换药时检查切口是否出现红肿、渗血等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出院时告知家庭护理方法。

研究组。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联合硅凝胶疤痕贴片干预方式。在切口表面覆盖硅凝胶疤痕贴片,在贴片与切口表面完全粘合后,再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压迫止血方式、换药时间等与对照组相同。本组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干预模式,具体:(1)早期皮肤评估。在产妇入院后,对其全身各部位皮肤进行评估,术后在产妇床头悬挂“注意切口” 的醒目标识,提醒责任护士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对切口皮肤的关注度,及时查看切口周围皮肤。(2)皮肤管理措施:①减少摩擦,在产妇术后卧床期间,告知其穿着柔软、宽松的衣物,尽量减少对切口皮肤的摩擦;②皮肤清洁,使用温热毛巾擦拭切口周围皮肤,动作应轻柔,并及时擦干,不可沾湿切口,避免感染;③并发症处理,若切口皮肤出现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立即告知主管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对皮肤的保护。(3)饮食护理。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饮食方案,增加饮食结构中蛋白质、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加快机内新陈代谢速度,促进切口恢复。(4)日常提醒。制作结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便签,使责任护士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可随身携带,可发挥其提醒作用 。

1.2.5观察指标

(1)疼痛度。在术后1、3 d,对2组产妇的切口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使用工具为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13]。按VAS尺上0~10 cm用于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难以忍受的剧痛,中间则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数值越大,则痛感越严重。由产妇根据自我感受在VAS尺上标出疼痛程度。每次评估时测量3次,最后取平均值;

(2)舒适度。在术后1、3 d,对2组产妇的切口舒适度进行评估,使用工具为舒适状况量表(GCQ)[14],该量表主要内容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总分30~120分,分数与舒适度呈正相关,若总分大于90分,则判定为高度舒适;若总分60~90分,则判定为中度舒适;若总分小于60分,则判定为低度舒适。

1.2.6瘢痕评分

在术后6个月,对2组产妇的切口瘢痕情况进行评估,使用工具使用工具为其瘢痕评估量表(POSAS)[15]。POSAS评分主要由2部分组成,分别是患者评价(PSAS)得分和观察者评价(OSAS)得分,二者相加之和为POSAS评分。PSAS从厚度、颜色、凹凸度、柔软度、瘙痒感等方面进行评估;而OSAS从色泽、厚度、凹凸度、柔软度、色素沉着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每项参数分0~10分。分数与瘢痕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分数越低,则越接近正常皮肤;若分数越高,则表示瘢痕情况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经比较发现,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及文化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2.2 2组产妇切口疼痛度比较

经比较,术后1 d,2组产妇切口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2组产妇切口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组产妇切口疼痛度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incision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2.3 2组产妇切口舒适度比较

经比较,术后1 d,2组产妇切口GC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2组产妇切口GCQ评分均高于术后1 d,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组产妇切口舒适度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incision comfor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2.4 2组产妇切口瘢痕情况比较

经比较,术后6个月,研究组产妇切口瘢痕的PSAS评分、OSAS评分及POSA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组产妇切口瘢痕情况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incision scar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rturients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二孩”政策的完全放开,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可能是出于对顺产及侧切疼痛的恐惧,也有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在剖宫产人数逐渐增长的同时,产妇也越来越重视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恢复及瘢痕增生情况。

硅凝胶疤痕贴片轻薄且柔软,舒适度、耐用度较高[16],可直接贴敷切口表面,将水分锁在切口皮肤的角质层,促使局部渗透压上升、瘢痕组织内蛋白质堆积减少,降低纤维组织活性,抑制瘢痕组织的大量增生,促进瘢痕组织修复,从整体改善术后切口的恢复情况[17]。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干预促进术后切口皮肤的恢复,以往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多对切口皮肤外形美观的关注偏少。

观察研究结果可知,经干预后,在术后3 d,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产妇切口瘢痕的PSAS评分、OSAS评分及POSA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联合硅凝胶疤痕贴片对剖宫产术后切口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妇对术后剖宫产切口的疼痛感知程度,提高舒适度,促进切口恢复,改善瘢痕增生情况[18],这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

4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联合硅凝胶疤痕贴片干预剖宫产术后切口,可明显降低产妇术后切口疼痛度,显著提高舒适度,促进切口恢复,改善瘢痕增生情况,可推广。

猜你喜欢
贴片疤痕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贴片电阻银离子迁移失效分析及工艺优化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无惧疤痕
心脏细胞微针贴片,可治疗心肌梗死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微型的皮肤贴片 让你不运动就能减肥
最美的疤痕
每一道疤痕都有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