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3-03-11 01:39罗建让吉文丽胡海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章节树木教学资源

罗建让,吉文丽,胡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引言

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面对面的授课形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其传授知识的方式相对较为被动,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为学习者创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而灵活的线上学习环境。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资源,还可以反复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1]。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线上教学成为整个社会特别是教育机构的关注焦点。线上课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线上教学缺乏教师的主导与监管,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果往往偏离教学期望值[1]。此外,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深奥难懂又相对枯燥的课程,加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学效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课前视频课程自学听讲,课堂面授教师辅导”的一种翻转课堂策略[2]。这种模式对各教学环节时间、空间的分配进行了合理调整,用线上的教学视频代替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部分内容,而线下课堂主要讲解难度大、教学中学生反馈的不理解的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各自的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3]。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风景园林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忆性知识比较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学习方能掌握,然而教学课时却非常有限。基于此现状,我校“园林树木学”课程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线上学生自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督作用,又激发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目标凝练

“园林树木学”作为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园林树木“四维认知”和“树木空间塑造”两大主题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多种翻转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园林树种鉴定、绿色景观构建、植物审美、质疑与创新的能力,以及扎根西部、情系“三农”、追求卓越的意识和情怀。知识培养目标为掌握园林树木形态特征、生态功能和美学特性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为能正确鉴定、科学选择、艺术配植园林树种,创造生态持久、富有意境的人居环境;素养培养目标为具备植物文化艺术素养和严谨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的计划教学课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36学时(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课时24学时(线下)。为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不改变教学学时的前提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并根据教学内容深刻挖掘传统树木文化。对于简单易于理解的章节内容,学生可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进行线上学习,而对于理解难度较大和学生反馈的不理解的章节内容则由教师在线下课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或课堂测试。“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安排见表1。

表1 “园林树木学”课程内容设计

三、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线上教学资源是学生在线学习的主要材料,对学生在线学习非常重要。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下,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园林树木学”在线教育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园林树木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基础性教学资源和拓展性教学资源。基础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授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文字及视频简介、课程质量标准、教学日历(每周的教学内容及学时)、课程通知、各章节内容导学、教学课件、课堂实录视频、思考题。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园林树木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华中农业大学)网站链接、相关专业网站(在线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的链接、专业期刊(《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网址链接、园林植物相关网络视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本草中国》)链接、拉丁文发音相关视频教程、园林树种图片等。

本课程目前建设了36个涵盖108个知识点的课堂实录教学视频,320种园林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叶、花、果图片,4本自主开发的园林植物电子书等。每个章节的内容导学、教学课件、课堂实录视频后均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针对学生树种拉丁名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设置了植物拉丁名专区,一方面,在专区内对常见树种拉丁名进行释义,帮助学生记忆常见园林树种拉丁名;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往届学生毕业论文中拉丁名书写不规范的实例,以图片形式在专区内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指出不规范之处,使学生掌握拉丁名书写规范。另外,还建立了讨论区,根据授课章节内容设置可讨论交流度高的问题,比如:针对我国树木资源的四大特点,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如何理解园林树木的建造功能;树木的生态功能更重要还是观赏功能更重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区积极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

(一)课前

对于需要学生在线自学的章节,比如《园林树木功能》《植物群落》等,教师于在线教育平台发布章节内容导学、教学课件、阅读资料、学习任务单、测试题和问题困惑单,学生根据内容导学和学习任务单于课前在线自学章节内容,并根据自测情况填写问题困惑单,在线反馈给授课教师。对于需要教师课堂讲授的章节,比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裸子植物》等,教师于在线教育平台发布章节预习任务单和问题困惑单,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单在课前线下预习教材中的章节内容,填写问题困惑单,在线反馈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收到学生问题困惑单后,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确定需要在课堂讲解和分析的共性问题和重点讲授内容。

(二)课堂

教师首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困惑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然后再讲授该堂课的授课内容。在讲解过程中重点讲解学生预习后反馈的问题。比如,学生预习《园林树木分类》一章内容后,普遍反映植物检索表的编制难以理解,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例对植物检索表编制的原理、方法等进行详细讲解,并当堂设计植物检索表编制练习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理,掌握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对学生有困惑且易于讨论交流的内容,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比如,学生预习《树木生长类型》后,对原本为灌木,却在园林中乔木化栽培的树木的归类问题比较困惑,教师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以校园中学生经常见到的乔木化栽培的紫薇和桂花为例,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乔木还是灌木?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园林中乔木和灌木的主要功能差异,使学生明白有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借助智教云、授课通教学软件设计2~3个问题,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回答,学生提交的答案会实时直观地显示在课堂屏幕(只显示问题的全班准确率,不显示学生具体姓名),这样学生自己清楚答错了哪一题,纠正对该题的知识点的理解,也清楚全班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学生会逐渐重视课堂问题的回答,从而促进他们掌握相关章节的知识点。教师则对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进行实时解析,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后

教师在线发布已讲授完毕的章节的作业和拓展阅读材料,并根据课堂授课情况优化完善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改学生作业,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将需要进一步解析的知识点加入下次课堂授课内容。

我们分别建立了“‘园林树木学’课程组”(授课教师)和“园林树木学”(授课教师和学生)QQ群。授课教师可以在“‘园林树木学’课程组”QQ群内随时就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促使教师相互学习,也加深了课程组教师间的感情。在“园林树木学”QQ群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授课教师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会立即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在群内积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群内讨论情况会在课程考核评价的“小组讨论”成绩中体现),等学生对问题各抒己见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综合解析相关问题。通过这一措施,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改变了学生一味等待教师进行解答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优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方法:(1)翻转课堂,提高自主性。采用生讲师评式、标本讨论式、生练互评式、讨论归纳式等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2)线下教学,突出启发性。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重点和难点进行线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归纳式、对比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树木的识别要点和区别要点。(3)线下实验,凸显高阶性。转变实验课授课形式,采用户外观察实物讲解、对比归纳式、典型演绎式、任务调查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园林树种鉴定和绿色景观构建能力。(4)线下作业,激发创新性。学生小组互助协作完成整学期“100种园林树木物候观测”“拍摄整理100种园林树木图像资料”的大作业,促进学生树木“四维认知”和“树木空间塑造”创新能力。(5)课外拓展,了解学科前沿。推荐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识别软件,结合权威的在线《中国植物志》,提高学生自主识别与鉴定树种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植物识别大赛,推荐学生参加国内外植物造景、植物微景观大赛,以赛促教,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六、课程考核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课程考核是反映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程度的一个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任课教师的授课效果[4]。成绩是课程考核的结果,但过去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只重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既不能全方位地客观反映学生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突击复习、考后就忘的现象。因此,“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应主要强化课程学习的过程管理,使课程考核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均应在该门课程考核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为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了涵盖线上线下教学各主要环节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线上学习、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线上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具体计算方式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线上学习(20%)+课堂出勤(5%)+课堂表现(5%)+小组讨论(10%)+线上作业(20%)+实验报告(40%),期末考试中主观试题占60%以上。

猜你喜欢
章节树木教学资源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辨认树木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树木也睡觉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树木之最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