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忧伤

2023-03-11 10:52吴林祥
课外语文·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性美翠翠边城

吴林祥

★沈从文创作的《边城》已经问世89年了,关于《边城》的文学研究也走过了89年的历程。经过粗略统计,研究《边城》的文章多达几百篇,很多研究学者认为,《边城》主调所演绎的是一幕悲剧。这本小说有着多层次、浓重、深刻的象征意义,我们运用文化—历史的方式进行审视,就会看得特别清楚。

一、创作动机

《边城》是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我们国家文学史上非常优秀的一部抒发家乡情怀的小说。《边城》的创作是在沈从文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阶段,沈从文创作《边城》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描绘人民生活在桃花源,他只是利用一个小镇上一些普通的人来谱写一段比较淳朴和深刻的感情,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的温暖,从而抒写人们美好的“爱”。那个时代社会局势并不稳定,人民群众处于崇尚金钱与地位的阶段,为了唤起人民大众内心深处的淳朴,让他们感受自然健康的人生,作家创作了这个作品。

其次,作家沈从文创作这个作品还和自己的经历有关,他出生在湖南湘西,那个时期,湖南湘西一直受到别的族群的压迫和鄙视,而且沈从文从小就很自卑。再加上他亲眼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所以,沈从文对当时社会的复杂及人情冷漠感到很绝望,就把全部的情绪寄托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内心对于美好的向往。

二、品味不同的美

(一)人性美

沈从文非常推崇自然人性,他觉得在自然状态下,人的本质是最美的。沈从文的创作出发点便是创建一座希腊神庙,以山地为基础,使用坚硬的石头来堆砌,匀称、精致、结实,尽管形体比较小,但是不纤巧,这座希腊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这就是沈从文理想中的建筑。

作家贾平凹曾说,沈从文是以他温和的心境来看人性的真和善的。确实,《边城》里面的人物形象全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并且《边城》里所描写的几个人物不仅仅是单纯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组成了整体的意象群,象征着健康、淳朴以及自然的人性。

(二)风景美

《边城》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幅湖南湘西瑰丽、纯朴以及自然的风光图。比如,动听的鸟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清澈的河流,给广大读者美的自然体验。同时,依山傍水的湘西城镇,有关风水的白塔,还有古朴的吊脚楼则表现出湖南湘西的民族特色,将民族特色与自然风景有效结合,不仅产生了较强的乡村气息,还给广大读者呈现了美如画的风景,进而给读者美的感受。

(三)人情美

在《边城》中,沈从文主要通过对邻里之情、亲情、爱情的细腻刻画展现湖南湘西人民的人情美。沈从文主要从翠翠与祖父的亲情以及天保与傩送的手足情这两个方面来呈现亲情之美。在风景优美的湖南湘西小城,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并互相照顾,在感情方面也互相依托。为了翠翠的爱情,老船夫不怕辛苦和劳累,竭尽全力要为翠翠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他们之间浓厚的爷孙情令广大读者动容。另外,天保与傩送两人手足情深,虽然他们同时爱上了翠翠,但天保和傩送依然尊重翠翠的选择,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光明磊落地进行竞争。竞争结束后,哥哥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为了成全弟弟而远走他乡,最终命丧洞庭湖。弟弟傩送在寻找哥哥的尸骨没有结果后,也悄然离开了。

(四)社会风俗之美

在《边城》中美丽的茶峒小镇,人们过着简单的生活,这里依然保持着最淳朴的民俗风情,这里的风俗束缚性并不强,相反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小镇没有战乱,也没有利益纠纷,人们平等地生活,数千年来沿袭着古老的民风民俗,比如每年端午节,捉水鸭和赛龙舟就是必备节目,孩子和老人都聚集到一起,感受节日带来的欢乐。每年中秋,小镇的男青年和女青年就会对唱情歌,互相表达爱意。到了春节,小镇上会举办舞狮活动、放烟火和闹元宵,非常热闹,这便是茶峒小镇人们平凡快乐的生活。特别是在叙述翠翠的爱情时,沈从文着重描写了茶峒小镇青年对唱情歌的习俗,男青年想要表达自己对心爱姑娘的爱意,要唱三年的情歌来感动心爱的姑娘,以这样简单质朴的方式来追求感情,展现了茶峒小镇的美好和纯净。

三、写作特色

(一)心理描写

以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是《边城》的重要艺术特色。心理描写主要是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以及神态举止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心理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品格、特点,还能突出整篇文章的主旨。在《边城》里也运用了很多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先是描写人物的梦境和幻想来展示他们的心理世界,比如详细描写翠翠的美好梦境,表达了翠翠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同时,再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达到描写内心的目的。比如,翠翠撒娇央求着爷爷丢下船陪在她的身边,这段描写表现出翠翠内心对于祖父的依赖。

(二)环境描写

在《边城》中,沈从文还运用了很多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既可以表现湖南湘西区域的山水风景,还可以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描写晚上溪面上一层层的薄雾,虫子的叫声,烘托了翠翠对傩送唱情歌的期待,充分表达了少女翠翠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还有对傩送满满的爱意。

四、《边城》寄托的理想

作者在《边城》这部小说中重点描绘了湖南湘西人们生活的方式,并借此重拾民族的信心与信仰,重新构建民族品格和道德标准。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比较安逸,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更加干净和纯粹,这些也正是那个时代所缺失的东西。在那个动荡年代,作家沈从文厌倦了城市的虚伪冷漠和装模作样,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失以及外国文化的冲击痛心疾首。在他此后的作品当中,大多也都以描写湘西农村居民的生活为基调,充分展现人性美。

五、《边城》的悲剧色彩

《边城》终究是一个悲剧故事。本以为在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自然美以及社会风俗美的故事中,这对有情人能够幸福地在一起,老爷爷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天保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庭,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实现。

这部小说充满浓厚的悲剧色彩,作品将人性善的一面和悲剧结局做了鲜明的对比,让广大读者在读完小说后,对于美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细腻。沈从文在《边城》中对悲剧的描述篇幅并不多,使读者感觉故事发展也很自然,好像这就应该是人物自己的命运,并不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是美丽的湘西小镇中真实存在的。沈从文没有在作品中过多投放自己的情感,而是以悲悯之心引导文中人物,引导广大读者寻找自我。那个年代是混乱动荡的年代,人们普遍陷入迷茫,未来什么样,该走什么道路,人民大众一概不知。沈从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把这些思想写进文章引导那个年代的人们再加深思考,帮助人们寻找自我。

但是,随着暴风雨的来临,白塔坍塌,爷爷猝死,作者追求的理想人性也渐渐消亡。虽然后来重建了白塔,但是和原来相比,多了幻想与虚荣。翠翠守在爷爷的坟前并等着傩送的归来,但这等待是漫长难熬的,纯洁的少女被生活打磨,岁月的痕迹也毫不遮掩。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可怜翠翠,将这部分残忍的真相留给广大读者去想象,但这也是沈从文希望读者去思考的,什么是人性?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作家沈从文带给广大读者的“边城”,不仅是一座充满纯朴人性美的城,还是一座引领人们深思的城。在《边城》中,用安静诉说的形式给廣大读者讲述了民族的悲哀,还有渐渐泯灭的人性,沈从文希望通过《边城》能够唤醒人们的真心以及最纯粹的爱。

猜你喜欢
人性美翠翠边城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