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的风景

2023-03-13 20:57孙郁
北京文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杜梨所感古建

孙郁

北京的皇家园林,有许多神秘气,深解它们也并不容易。读杜梨的《香看两不厌》,见到的是古都北郊奇特的一隅,作品将一个清寂的历史遗迹,连同那里的守门人,写得生气活现,有飘动起来的感觉。我由此知道青年一代的心绪,已经大不同于我们这些老人,他们在沧桑的路上,体验了别样的滋味。

这部散文的内容有多重奇特性,一是故事的地点缠绕着数百年的风雨,帝王之音与国耻旧影相伴,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殊多;二是古路上走来的是一些现代感很强的青年,他们安于平凡,“是散淡的人,不受野心的折磨”,快意工作在一个神奇之所。不追求卓越的人却有了卓越之气,肃杀的冬天,冷风的日子,原也有诸多热流涌来。

过去的文人写老北京的园林、古建,把玩心态里,有一点古诗文的意境在。即便是“五四”新文人,文本里有着新旧间的映照,延伸的还是旧式的某些文气。但在杜梨这代人这里,底色虽相近,而凝视的对象却略有变化。没有遗老,没有士大夫,一色平民化身影,古老的香香阁里的形形色色的人,趣味不亚于凝固在时间深处的建筑。在伟岸的古物面前,一批新式青年内心的觉态,那么美地闪动在古老的空间里,让我们忽地感到,寻常人的精神原也并不低矮。帝王遗产的影子,曾遮蔽了多少灵动的人间图景。那些普通人的感觉与心境,才是这地方可关注的元素。作者在大的历史叙述的缝隙,认同的是另一种存在:“古建上最迷人的部分,不是那些精致的雕绘和五色的油彩,无论是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和玺彩画,都不及瓦檐上长出的野草、牌匾后的蝙蝠和筒瓦里的雨燕,那才是古建活着的、呼吸的部分。”

如此记录着自己的经验,的确调子别致。阅读此文,句子洒脱而自然,纵横之笔连带出细微里的生命感觉,画面切割与变化里,看到的是新旧岁月的倒影。写散文的人,是很容易自恋的,但这篇作品,没有自以为是,通篇将自己变得很低,但却捕捉到了无数难忘的瞬间。不妨说,有些不被记录于史册的片段,比起皇家遗绪,读起来更有味道,《香看两不厌》的特别,大概在此。

是的,古老的香香阁,肃穆的寿桃山,永远定格在一个巨大的背景里,千手观音隐含的故事幽深而辽远,不是人人可以进入其间。但那些被吸引的凡人,却在此留下了各类趣闻。作品写出佛境与俗境两种天地的气味,前者被悬置在时光深处,多的是几许朦胧之色。后者光彩耀目,各种形姿也看出世态人心。与游客们不同,冬宫的守护者们,置身于神龛与世俗之间,所历所感,高贵处也不乏俗音的袭扰,由此也明白俗谛与真谛之间,有一层体验的过渡。风掌门、凌凌、鼬哥、嫣嫣等一批有活力的人,都是一个个丰富的世界,相看之间,与帝王遗绪,多少有些隔膜的吧。他们才是冬宮里可见的另一种风景。

想起来,在历史的围墙里的人,不是都能跨到这围墙之外的。聪明的作家都是精神的突围者,可以飞翔在两个世界之间,由里看外,与由外看里,给我们的是不同的观感。也因此,心静的时候,我们面对这变与不变的世间,所思所感,总还是意味深长的。

特约编辑 蓦 凡

猜你喜欢
杜梨所感古建
酿酒酵母对制取杜梨种子的影响
古建军
古建抗震有绝招
送“君”千里路 语尽“意”无穷——听周丽蓉老师“最后一课”所感所思
说出你所想,写出你所感
杜梨根部保护酶活性与抗碱性关系研究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梨子变形记
“能动课堂”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