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幸存者(组诗)

2023-03-13 01:34余烈
北京文学 2023年3期

余烈

久别重逢的我们

谈论起少年时代

漫似浮游在记忆的死海

侧身打捞水面上

破碎的星光

时间凝固在一些静止的画面

我们在其中追逐打闹

我一路小跑穿过操场

谁拽住你的胳膊转身撕打

他说了粗鲁的笑话被罚站香樟树下

那是永恒的十几岁

谈天、做梦,挥霍春风

在夏天的尽头

孩子们获得了一组身份数字

冰冷,单薄,却成为了翅膀

我们曾经抱成一团

反复争吵又和好

最终被大风分开,星散

从此独立掌管个人物品

档案,钥匙,笑容,父母给予的姓和名

远行,逐渐成为“单位人”

学着辨认相同的口音

开始创建生活的族群

占据不同城市里的一套商品房

长成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人

我们被生活网罗

丈量着各自的函数,波峰与波谷

日复一日,习得现实

偶尔醉酒,流泪

试图把意义从身体里剥除

当旅程过半,无人愿意自问

是否幸福,是否能就此止步

信风有时不期而至

少数人鼓起过海的帆

登涉未命名的岸

但多数人会沉入银河

那些曾被忽视的词语

乐观、开朗、理性……

二十年后的我们都想抓住

在深夜,一万次地泅渡

——记一次与高中数学老师刘红的师生团聚。给你们,特别是吕静、曹小红。

十七岁那年,我出门远行

从此惯于在交通工具里容身

车票兑付了少年时的大半光阴

时间可以换算为里程

比起高阔辽远

我更热衷车窗捕捉到的限定画面

不是厌倦单一,或者害怕一成不变

仅是热爱流徙中被驯服的永恒

给风景构图

窗框使用各自的线条语言

那些锈迹斑驳的铁栏

或是绝对沉默的塑胶封条

我熟知,敞开窗户的中巴车

随时迎候不知名的风,翩然陌生的造访

也见过雨水在密封窗外

俯身抱住和谐号,涕泪横流的模样

地铁窗外,电子屏幕持续灌输

都市与人相伴共生的亲昵形象

实则我们的生活全被抛注

在换乘通道,个人无所依傍

道路两旁长出了夹竹桃和孤独,还有美学

它自动取景,编辑世界

图像不能挑选,但是可以修改

然后反复被新的热情覆盖

我将漂浮,将容身于道路

这件事被决定得很早

早于日出时分山雾的巨大升腾

也早于村口的首班车六点钟清亮的喇叭声

那时头一声鸡鸣刚落地,木门咯吱作响

奶奶和爷爷先后踏进朦胧天光

屋檐下,他们低声互相确认

“把鸡蛋都煮了,让妹姊带到路上”

对那个已经过去的冬天

我始终没有正式告别

无论肉身離开多远

都说了不算

灵魂反复进入,在同样的场景

那里汗水累累,但收获不必回应你

信念膨大,但无处驻扎

希望像窗烛一样灵动,但它远在星天之外

那是北方贫瘠的土壤

我也曾埋下种子

幼小的,顽强的

却终究没能突破外部秩序

我还没有完成自己,在那片土地

所有的规则漠然而又嵯峨

只有时间磅礴流动

它碾过我,毫不犹疑

责任编辑 张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