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典型病例联合微信互动辅助教学模式在眼科理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3-03-16 01:55黄雄高陈执赵楠楠
高教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眼科学病例医学

黄雄高,陈执,赵楠楠

(海南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海口 570100)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学生必修课程,为加快建设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致力于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培养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海南医学院加强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其中,教学改革建设尤为重要。眼科学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医学专业课程之一[1],是一门组织结构精细、检查手段特殊、临床操作细致、解剖结构复杂的临床医学学科[2]。而传统眼科学理论教学授课的课时有限,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作为新时代的医学高校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讲授眼科学知识,将抽象的知识点变成生动形象的内容,提高授课效果,通过必要的思维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眼科学知识培养,培养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本研究从眼科学课程建设出发,基于临床典型病例思维引导,联合微信互动辅助教学模式,对比分析其与常规传统教学的应用效果,探究其价值所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2021 年6 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学教研室承担眼科学理论教学班级的142 名2017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组(72 人)及传统教学组(70 人)。其中,教学改革组男31名,女41名,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2.18±1.02)岁;传统教学组男39名,女31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23±0.87)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纳入传统教学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LBL),即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学习计划开展理论教学,学生听课,做笔记,教师起主导作用,强调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和考点等[3]。知识传输主要以教师的语言表达、PPT 板书为媒介。教学改革组学生在常规理论授课基础上接受临床典型病例的引导教学法,课前、课中、课后微信平台互动辅助,具体授课方法:①按照眼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所讲授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常见疾病作为案例设计对象,譬如,确定眼外伤章节为授课内容,选择角膜穿通伤的典型病例。重要图文资料在PPT 中展示,并可以在课前使用微信群发给每位学生进行预习。②理论授课时展示病例,结合病史及查体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相关诊疗的程序性问题。③带着问题进行理论授课,把问题分配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使用课前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去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由观察者变为“住院医师”,教师引导学生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培养临床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拟定治疗方案。微信辅助互动教学,即使用本班级企业微信线上授课的微信群,进行实时和非实时通讯,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理论授课教师可以在群里发布通知、布置预习提醒和课后作业、发送学习参考资料和网址,解答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等。针对部分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私聊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两组课时、进度相等,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三)观察指标

①考核两组学生课前、课后的眼外伤章节的知识,满分为100 分。②眼科学教研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学生对理论授课方式的教学认可度,从教学内容、病例选择、课堂氛围、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思维培养和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设完全认可、基本认可和不认可3个选项,其中完全认可和基本认可合计为总认可度。

(四)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均选择SPSS 23.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独立样本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

授课前,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均较课前有所提高(P<0.05),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比较,教学改革组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3。

表1 两组学生授课前后考试成绩对比

表2 两组学生同组授课前后考试成绩对比

表3 两组学生授课后考试成绩对比

(二)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的认同度

教学改革组学生的教学认同度较传统教学组学生的教学认同度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教学认可度对比

(三)讨论

新时代医学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遵循新医科理念,促进医学发展和进步,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务必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4]。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影响。眼科学教学培养的宗旨是围绕培养具备“提供健康视觉”能力和“拥有全面视野”素质人才的核心需求,以“知识-技能-素质”为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眼科学基础理论和诊治临床疾病的能力,还需要洞悉眼科学发展前沿、熟读和检索专业外文资料,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因此,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打破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禁锢。

目前,眼科学最常见的经典理论授课方式属于“授课式”的单向灌输式教学,称为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5-6],在该教学形式下,学生缺少与教师的交流,往往是“被动的学习”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常到第三、四学年才开始学习眼科学课程,特别是四年级上学期学习科目较多,课程结束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或进行研究生、规范化培训考试的准备,学生们普遍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相对不足。而且,理论教学也是学生接触眼科学知识的第一阶段,内科与外科疾病临床症状与体征多数比较常见和直观,而眼科解剖结构精细,大部分需要在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下观察,因此,学生们对眼科学理解受限。传统LBL 教学过程中以授课老师为主导,缺乏对眼科解剖结构、生化代谢、眼科检查法等知识的感性认识,缺乏对眼科临床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的深刻理解,课堂氛围沉闷,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并且眼科学存在上课时间短而集中,实践理论少等问题,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知识,受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临床实践结合,研究证实: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在理论课的相应章节中加入临床典型案例分析,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有助于形成课堂内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7]。本项目启动眼科学课程教学团队由专业功底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十余位高水平医师组成,眼科学教研室将眼科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个性培养课程”4 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另外,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及新冠感染疫情之下诸多高校进行企业微信在线直播授课,使得微信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8-9],微信平台辅助理论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也是当今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基于临床典型案例分析,将传统理论课程与微信网络平台进行融合,开课前通过微信群提前公布挑选的经典病例,使同学们进行有效预习和网络检索学习,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与依从性。眼科学各个章节需要学习的病种较多且复杂,譬如:眼外伤及眼底病章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均存在一定特殊性和专业性。挑选典型眼外伤病例,从收治到诊疗,讲解过程穿插手术视频,在提问学生不熟悉的问题前,做出针对性简要介绍或采用选择题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在学生做出回答后,再回顾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并与典型病例结合,对正确答案做出解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本项目实施典型病例引导式教学法过程中,设计病例均遵循高校教学中CBL 常规要求的典型性、前沿性和真实性原则,避免盲目性,并且临床病例讨论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有利于锻炼医学生病例分析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10],并且有助于形成系统思辨的临床思维。结果显示,教学改革组学生课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考核成绩较传统教学组提高(P<0.05),且教学认可度也较传统教学组提高(P<0.05)。对教学改革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病例选择、课堂氛围方面、临床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同度高。两组学生同组授课前后考试成绩对比,教学改革组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源于哈佛大学,该教学模式在国内外不同医学高校教育领域展开广泛的研究,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和反馈,欧美、澳洲等国家的医学院都不同程度地应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科设置的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把临床典型病例作为教学基本素材,生动地呈现给学生[11],教学过程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真实病例为中心,侧重培养医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典型病例结合,由病例引申同一类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拓展对该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将学生置于临床病例中,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查阅文献等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谢挧硕等[12]通过交流表达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思维培养等方面观察,CBL 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较传统教学法有提高,学生对CBL 教学的接受度更高,这点与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一致。国内学者王磊等[13]将PBL 联合CBL 教学法引入耳鼻喉科学的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及对授课满意度等方面的观察,提示PBL 联合CBL 教学组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也有耳鼻喉科教学研究提倡学生进行完全性自主学习对比病例问题式学习,但结果显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较小[14]。建议学生定期进行小组病例讨论以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在本项目中微信的作用为辅助教学,强调课程前后的师生互动,不受传统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可以辅助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用微信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看来其具有极大的推广潜力。另外,作为新时期的医学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在眼科学理论课程教学上勇于创新,找到适合现代眼科学理论授课的新模式,特别是本次研究中,教研室部分教师使用班级微信平台课前或课后发送讲授课程的相关手术视频,不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一定程度提高医学生对眼科手术的认识。国外研究显示,临床前课程中接受有限的眼科知识和眼科手术,可以帮助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中更早地探索临床兴趣和职业选择[15]。教师是把控整体教学路线的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者[16]。要求理论授课教师掌握教学大纲总体进度和所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以自我为主导的学习者。

综上所述,基于临床典型病例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式教学法结合微信平台辅助在眼科学理论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的体验,不仅能提高教学满意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得到学生认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新型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医学前沿热点的敏感性、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及国际化视野和医学人文情怀,将极大提升教学效果,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促进专业质量内涵式发展。因此,可在眼科学理论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眼科学病例医学
医学的进步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2020
“病例”和“病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亚非眼科学会第二十届眼科大会
——AACO 2020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