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

2023-03-22 14:17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广播电视

冀 鑫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广播电视台)

1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创新的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通常,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单一,报道内容严肃。进入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上,传统媒体时政新闻的受众群体大量流失。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进行创新和改革,并取得较好的实效,广播电视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也急需通过改变时政新闻报道的方式,通过借助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平台丰富时政新闻报道途径,从而使时政报道更贴近群众,顺应时代发展。

2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

时政新闻是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度重视时政新闻的传播,但时政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降低了时政新闻的传播实效。

2.1 时政新闻的传播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是高质量传播新闻内容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时政新闻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很多媒体依旧使用之前的传播模式,没有与短视频平台、客户端等新媒体相融合,也并未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就导致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较小,也不利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

2.2 时政新闻内容缺少吸引力

好的新闻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但大多数广播电视台播出的时政新闻都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内容比较专业严肃、语言不够通俗。编辑人员在编写时政新闻稿件时,经常会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或者较多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导致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兴趣不高。二是时政新闻内容主题不够深刻。很多编辑人员在阅读相关文件时,没有深入了解文件内容、挖掘文件内涵,导致撰写出的时政新闻停留在浅层,宣传效果不佳。因此,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撰写时政新闻稿件时,要丰富新闻的内涵,不断打造优质的时政新闻内容,提升时政新闻的贴近性,让受众能够理解时政新闻内容。

2.3 时政新闻缺乏创新性

时政新闻的“创新”也成为传统媒体难以突破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政新闻内容公式化。时政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占到很大的比重,以大同市广播电视台一档30分钟的新闻节目为例,该节目中会议新闻占用了15~20分钟,其报道内容多是会议程序报道。这种现象在地市、县级广播电视台尤为突出。第二,时政新闻报道形式较为单一。广播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在报道形式上很少加入新的元素,难以提升可看性。第三,时政新闻报道角度太过单一。很多记者在写时政新闻时,局限于领导的讲话内容和会议材料。对于普通受众而言,这类内容大多晦涩难懂,难以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

2.4 时政新闻制作人员的水平不高

新闻的质量与制作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当前,一些广播电视台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基本功不够扎实,无论是在编写稿件还是视频制作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保证时政新闻的质量。部分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工作过程中马虎大意,导致时政新闻的质量不高。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综合素养不高,在参考网络信息时,没有认真辨别和筛选信息,导致一些负面的甚至虚假的信息融入时政新闻当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另外,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新闻传播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从业人员依旧使用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工作理念,导致时政新闻的质量不高,大大降低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

3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创新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动时政新闻的发展,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针对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3.1 使用多元化的传播模式

新时代,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必须顺势而为,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模式,推动时政新闻更好地发展。首先,要树立融媒体发展理念[1]。广播电视媒体要想不断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面,提高自身影响力,就必须刷新从业人员对时政新闻传播理念的认知。从业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单一的传播模式会限制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若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从业人员就要自觉做到突破单一传播模式的桎梏,实现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要改变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不断拓宽时政新闻的传播渠道,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从业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开拓新的传播途径,如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时政新闻的相关内容,打破广大受众接收时政新闻的时空限制,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新闻内容。另外,广播电视台还可以打造属于本台的专属App,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官方账号,使受众仅凭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接收时政新闻。待新闻直播结束后,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再将相关的直播链发到指定平台上,使受众能够反复观看。

3.2 全面提升内容的质量

新时代,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提高时政新闻报道质量,才能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2]。从业人员要想提升时政新闻内容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内容更接地气。从业人员唯有挖掘一些接地气、冒热气、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新闻内容,才会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住房等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媒体能够多传播与之相关的内容,势必会引发广大群众的关注。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另外,还要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这些时政新闻内容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受众的共鸣与反馈,让受众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布的便民惠民的方针、政策。其次,让主题更深刻。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时政新闻报道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政策法规的浅层次复述上,而是要深入吸收政策法规的精髓,联系群众生活,深入挖掘政策背后的深刻内涵,从而提升时政新闻的质量。例如,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双减”话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议和关注。大同市广播电视台节目《大同新闻联播》在做“两会”相关报道时,并没有一味解读“双减”政策的意义,而是围绕“双减”政策如何推进、推进到何等程度、“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等方面进行着重论述。该节目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了不同的群众,很多人认为“双减”要高效平稳推进,不能粗暴地一刀切;有些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按下了暂停键,让大家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什么才是真正对学生好,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从而升华了节目主题,丰富了节目内涵,获得了较多受众的认可。

3.3 创新报道形式与文字表达方式

传统的报道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更好地推动时政新闻的发展[3]。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坚持使用融合报道的形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受众更倾向于观看视觉冲击较为强烈的视频内容,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在报道时融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元素,让时政新闻报道看起来更鲜活、更接地气,更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例如,大同广播电视台在报道有关网络环境“清朗”行动的新闻时,为了让内容看起来更有趣味、更有新意,就加入了动漫元素,用主人公“清清”和“朗朗”两个动漫人物对话的形式,来阐述肃清网络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各界应该怎样努力,如何才能为广大青少年营造出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大大激发了受众的观看兴趣。其次,创新文字表达方式。独具特色的文字表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新闻写作风格势必会给受众带来审美疲劳,倘若创新表达方式,运用散文式写法或者报告文学的写法,能够带给受众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在《陆秀兴:在啃硬骨头中推进乡村振兴》一文中,作者运用轻松活泼的笔触生动刻画出了古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兴为民解忧的形象,全文没有生硬地罗列陆秀兴的先进事迹,而是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串联起来,带给受众较强的真实感。受众观看完这则新闻之后,能够对新闻中的主人公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党和政府的了解与认识。

3.4 使用先进的制作技术

先进的制作技术可以提高时政新闻的质量,使其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4]。因此,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必须丰富自身的技能,掌握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切实提升时政新闻的报道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闻制作技术的操作方法,对微信、微博、抖音等App的操作方法了如指掌,同时要学习掌握视频拍摄方法、编辑方法等,提高时政新闻的编辑和传播效率。例如,笔者在报道时政新闻《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以往的报道形式常常是播音员念数字配上空画面,而笔者采用了系统日志采集方法,采集了大量的文字、数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依托这些资料,把每月的各项经济增长指标统计图做成了动画,以短视频的形式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大同市全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从业人员要掌握先进的新闻制作技术。随着新闻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制作当中。新闻的采集、生产、分发及消费过程趋于自动化、数据化、普及化和场景化,使得数据的收集、加工、整合、运用等流程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广播电视媒体利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如腾讯财经的“Dream Writ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写稿机器人写作快速精准,适用于体育、财经、天气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倘若新闻记者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就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3.5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胜任工作、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5]。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业人员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在参考网络资料时,要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坚决不使用虚假、负面、模棱两可的信息,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同时,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内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若要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从业人员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业务技能,同时,要不断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使自身进行新闻报道时游刃有余。例如,在报道《“数字云冈”让云冈石窟“永生”》时,记者、编辑就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美术素养,对文物与美学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搜集资料、撰写稿件、编制节目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能够随机应变,巧妙应对各种状况。例如,在采访一位“失足少年”时,“失足少年”可能会因为自己之前犯下的错误而痛哭流涕、情绪失控,导致采访中断。面对这一情况,新闻记者不要打断他,而是要让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待情绪平复后,再和他讨论一些轻松幽默的话题,让他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找到生命的意义,最终记者也能搜集到更多的素材。

4 结语

鉴于新时代时政新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要转变思维方式、融入更好的传播理念、利用更先进的制作技术、生产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推动时政新闻更好地融入新媒体当中,不断提升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报道广播电视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