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023-03-22 14:17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角色定位电视节目

钱 程

(作者单位:大理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个人角色的定位和塑造,以及职业形象和主持风格的确立,会促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对于主持人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会产生有益帮助。融媒体时代,受众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应地,节目主持人也应改变传统固定的、单一的主持风格,只有适应媒体行业的趋势、满足受众的诉求,进行角色重塑,才能使自身形象更加饱满、更具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1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转型

1.1 从节目内容“播报者”到节目“主人”的转型

早期的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只需要按照稿件播读即可,基本上没有个性发挥的空间。这种情况下,主持人是节目内容的“播报员”,不利于其角色的塑造和主持风格的形成。进入融媒体时代,主持人逐渐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采写、编辑、播音等多个环节中,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全流程,并深入参与节目运作,是优秀节目主持人必备的素养。因此,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主持人要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主持功底、鲜明的个人风格等,转型成为节目的“主人”。这样一来,主持人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个性发挥空间,为主持风格的形成和职业形象的确立创造有利条件。

1.2 从单一平面形象向复杂多面形象的转型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形象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如果主持人的形象过于单一和平面,一方面很难与节目的主题、内容相适应,受众的听感和观感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难以突显主持人的魅力,在激烈的媒体节目竞争中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广播电视节目要想在融媒体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除了要保证节目本身的质量过硬外,还需要主持人能够塑造多面性的立体形象[1]。主持人应尝试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途径,展示自己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这样既可以增进受众对于主持人的了解,吸引更多的受众,也能提升主持人的亲和力,缩短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2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节目主持人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树立鲜明的个人主持风格,从而使广播电视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对比可以发现,国内外的一些著名节目主持人,有的言辞犀利、敢于直言,有的幽默风趣、热情亲民,还有的知识渊博、见解精辟。主持人根据节目类型、节目内容进行角色定位,相当于给自己添加了一个“标签”,或者说形成了自己的一张“名片”,在吸引受众的同时,还能将普通受众转化成自己的忠实粉丝,无论是对于主持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还是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率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2.1 广播电视节目的设计者和策划者

新时代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其职责不只是完成节目播报,而是要涉足节目运作的全过程,将自己定位成节目的“设计者”和“策划者”,积极参与节目的前期策划、主题选择、现场录制等环节,打造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节目运作模式,将主持人塑造成为节目的灵魂人物。例如,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选题和策划环节,要根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或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的主题,明确节目的类型[2]。如果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以言辞犀利、敢说敢言见长,可选择民生类节目;如果主持人以幽默风趣见长,可选择娱乐类节目。这样能够保证节目内容与主持风格相契合,更有利于主持人的发挥,也能够提升节目效果。除此之外,主持人还要充分依托融媒体平台,参与节目的运营,如建立以主持人为中心的交流群、粉丝群,并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不断吸引更多的用户,将普通用户转化成粉丝,将忠实受众转化成核心用户,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广播电视节目的品牌代言人

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受众对于主持人的个性和风格也产生了更强的包容性。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为例,传统的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大都是正襟危坐、举止庄重、严谨严肃,这样的形象塑造和角色定位,虽然能够凸显出节目的专业性,但是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会觉得节目枯燥。现阶段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当结合个人的特色与特长重新进行定位,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开展个性化主持。一些有着多年节目主持经验的主持人主持风格可能会随着广播电视节目不断改版,或是因为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而显得不再适用,需要积极寻求创新,走出“舒适区”,探索出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背景,更能得到受众喜爱的主持风格,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代言人”。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能一味迎合受众,还要结合节目主题与内容明确自身定位,进而利用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吸引更多的受众,让广播电视节目能够得到渐进式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人际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互动的渠道单一,方式较少,这就导致主持人对受众的喜好与需求不是很了解,受众也看不到主持人的辛苦付出。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主持人可以尝试更多的渠道与受众进行交流,了解受众的想法和关注点,同时将主持人的台前幕后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在主持人和受众之间搭建双向交流的平台,更有利于主持人个人风格的塑造和角色的准确定位。目前很多广播电视媒体都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对于受众来说,关注这些账号后不仅可以获得实时推送的广播电视节目资讯,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收听收看节目,而且还能将自己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意见和建议,利用留言、评论、私信等功能反馈给主持人[3]。主持人通过收集、分析这些留言、私信,就能了解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或者是认识到自己在主持节目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可以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开通个人账号,发表一些日常生活或工作的Vlog,既可以增进与受众间的互动,又能塑造和维护主持人的个人形象,这对于扩大主持人的影响力,让主持人的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是有积极帮助的。

3 不同节目类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与风格,应当根据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和主题的不同而作出灵活的改变,这样既可以增强主持人的代入感,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目前广播电视节目主要有新闻类、娱乐类、体育类、法制类等,主持人应熟悉各类节目的特点,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3.1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新闻类节目旨在向受众传递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鉴于新闻本身具有真实性、严谨性等特点,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要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形象,这样才能让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体现出专业性和权威性,更能赢得受众的信赖和喜爱。例如,在播报新闻时,要保证用语规范、语音流畅,尽量避免出现失误。在保证语言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新闻内容使用一些专业术语、时政热词,甚至是网络流行语,这样既可以体现出广播电视节目的专业性,同时也能避免刻板和单调,尤其是对于年轻受众可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4]。此外,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还需要尝试打造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从而在融媒体时代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例如,被称为“央视段子手”的主持人朱广权凭借幽默段子和各种金句,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并且,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也要有意识地塑造主持风格,从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收听 收视率。

3.2 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融媒体时代,各种娱乐节目不断涌现,这类节目之所以能够“爆火”,除了节目本身形式新颖、内容新潮外,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现场发挥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为例,在节目中,主持人的妙语连珠起到了活跃现场氛围的效果,增进了场内嘉宾与场外观众的交流,成为这档节目的一大特色。另外,相比于新闻类节目的严肃性,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塑造主持人的主持特色和个人风格。既幽默又机智,是一名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素养,同时也是主持人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网络娱乐节目的出现,使得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对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主持人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节目中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娱乐节目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进而体现出一名主持人的岗位胜任力。

3.3 体育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相比于新闻类、娱乐类节目,体育类节目的受众相对固定。由于其受众主要是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体育运动的爱好者,这部分观众对于主持人的专业功底有着极高的要求。主持人要将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体育项目的“解说员”,不仅要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常识和规则技巧,必要时还应使用一些体育专用术语,体现出主持人的专业性。例如,在主持足球比赛节目时,像“自由人”“交叉换位”“越位”等专业术语要准确使用[5]。另外,主持人还应保证语言流畅,让自己的解说能够跟得上体育现场的节奏,利用语言的艺术将现场紧张刺激的氛围传递给观众,使受众在收听收看体育类节目时能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名优秀的体育类节目主持人,要像专业的“教练员”或“解说员”那样,将受众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让受众通过主持人的解说,产生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3.4 法制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制类节目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档重要栏目。为了增强法制类节目的教育警醒作用和普法价值,这类节目通常会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作为示例,并邀请专家进行分析、讲解,从而让受众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并提升守法意识。主持人在主持法制类节目时,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保持客观与理性,结合现有的资料信息,准确地还原事件的发生经过,并挖掘案例中的一些“冲突点”,达到吸引受众参与讨论的效果。这样一来,受众就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积极参与进来,与主持人和其他受众共同讨论,有助于提升法制节目的热度。第二是寻找案例内容与法律知识的契合点。主持人要以案例为载体,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目的,在与受众的情感互动中,发挥法制类节目的现实教育意义。

3.5 民生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策略

广播电视民生类节目通常聚焦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除了展现广大人民群众昂扬上进、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以及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外,也会起到调节矛盾、解决问题的作用,利用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维护普通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民生类节目的主持人,要将自己定位成群众的“好邻居”、百姓的“好帮手”,利用好主持人的特殊身份,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主持人。主持人要将“民生无小事”作为根本原则,并且能够根据节目的主题和内容,做到亦庄亦谐。例如,在报道百姓的日常生活、好人好事时,可以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节目中营造一种活泼、欢快的气氛,展示一种亲民的形象;在报道百姓维权的新闻时,要大胆理性、敢于直言,能够直指问题要害,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6]。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职业素养是否过关,逐渐成为影响节目质量、关系到节目收视率的一项重要因素。新时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能简单地以完成节目播报为目的,而是要尝试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受众喜欢哪一种类型的节目,或者在收听收看节目时能够收获哪些知识。同时,主持人要结合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主题,以及面向的主要受众,决定自身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借鉴新媒体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在实现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录制,让受众享受到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传播力和 竞争力。

猜你喜欢
类节目角色定位电视节目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