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3-03-22 17:18王兴刚
现代英语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混合大学

王兴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大学公共英语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是一门关系到每位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大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因此高校需要紧抓英语课程教学,跟紧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要真正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功效发挥出来,非常关键的一环则是融入形成性评价,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助推大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 形成性评价与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试、问卷调查、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持续评价。 它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试图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变学习结果的过程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收集信息,持续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反馈并及时做出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改善自身缺点、提高个人能力、发挥优势。除知识和技能等可量化的评价方面外,形成性评价更适合评估兴趣、态度、策略和合作等不可量化的品质。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

混合教学模式是把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这种教学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是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的,能够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明显等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二、 基于形成性评价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形成性评价突破了教师和应试评价结果的制约,让学生真正参与评价过程、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动力和成就感。 然而,一些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掌握较慢或难以快速完成学习任务,而变得自卑、敏感。 基于此,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英语水平。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混合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活动,虽然学生是混合式英语教学的主体,但教师在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对英语教学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将形成性评价融入混合式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融入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

混合教学模式是“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融合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分享学习材料和教学视频,让学生在上课前预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布置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线上线下互动和交流,完成课前任务。 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充裕的课堂时间来深入安排和设计课堂活动,以进行重点讲解和深入讨论等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此外,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促进整个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一)学情分析

当今时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学理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英语基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动机、学生风格、学习习惯等还有较大的差异[2]。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做出判断与评价;然后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探索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将他们分组,使他们能够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实现有效学习;并且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应该有不同个性倾向和学习基础水平的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挥相互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发布一套大学英语试题,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测试;教师根据后台数据反馈的学生答题情况,判断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弱势以针对性地为学生教授英语知识;然后让小组内英语好的学生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讲解测试卷中的基础题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让学生明确英语的学习方向。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将教学内容和教材相互对应,同时整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并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搭建自主学习环境、合作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包括活动参与、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性、笔记、学习成绩等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 版读写教程中课文“Audrey Hepburn—A true angel in this world”为例,首先基于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关于介绍Audrey Hepburn 的任务并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作答,以此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Audrey Hepburn 的一些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How is the story of Audrey Hepburn described in the text? What do you think of Audrey Hepburn? 等,找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给予积极的反馈,对学生做出评价,夸奖学生好的方面,纠正学生的语法等错误;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的同学评价该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养成认真听取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再次,教师可以设计拓展环节, 将关于“Audrey Hepburn—A true angel in this world”的拓展资料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阅读,教师观察学生对此资料的了解程度,对拓展资料中难以理解的单词、短语或句型进行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设置课堂反馈检测,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学生在本节课上掌握比较薄弱的知识与内容,对本节课的难点做出总结。

(三)课外活动设计

大学课外活动是一个良好的拓展大学生视野的机会,可以让大学生成为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人才,参加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和社交体验,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混合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来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课文“Audrey Hepburn—A true angel in this world”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重现电影经典片段的活动,让学生自行分小组,选择Audrey Hepburn 的经典电影片段,小组内自由分配角色,演绎电影,由组内擅长摄影的同学或者请外援拍摄本组的电影作品,并上传至平台。 教师找出空闲时间,与学生一起观看他们拍摄的电影作品,对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可以是教师点评、组内互评或是自我点评,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奖赏,鼓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参与英语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四、 基于形成性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丰富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

现在,大学课堂上常用的教学软件包括Power-Point 软件和Flash 软件。 Flash 软件主要用于流媒体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图形和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来显示课程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时间和进度,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结构。接着,教师可以使用树形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内容组织结构,促进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学习内容的选择。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多媒体,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创作反映自己教育理念的完整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形成性评价点评学生的英语储备知识、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使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学习状态和习惯、增加情感体验、激发自身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英语课程的知识结构与难点。

大学公共英语的课程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部分,主要有英语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用法等基本知识;二是写作部分,包括写作结构、文体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听力和口语部分,包括听懂和理解英语对话和演讲,并能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四是翻译部分,包括英汉互译和汉英互译等方面的训练;五是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推理和分析文章中的信息等,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英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英语专业知识与能力,丰富各方面的教学知识与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并将“学”与“做”有机地整合,来扩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二)多渠道拓展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程支持材料、课程开发材料、特殊案例、书籍和相关优秀学习网站等。 而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强调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首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学习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学习平台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腾讯课堂等知名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学科课程和资源,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可以对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整理更加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其次,高校可以扩充图书馆关于英语方面的书籍。 图书馆一直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阅读图书馆中的书籍和期刊,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英语学科中的知识。 此外,教师可以设置英语知识共享活动,让学生将从学习平台或图书馆获取的学习资源与同伴分享;点评资料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共享到更多好的资料、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通过拓展学习资源与教师评价,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从而提高个人自主学习能力。

(三)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推动,以此加快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 其一,在常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学习状态和小组活动完成情况,保存教学管理记录,并定期进行评比和评价。 其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上传英语课程资料,预设在线作业,并设置相应的完成时间,然后根据学生提交情况并结合学生平台上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进行系统评价。 其三,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小组或个人活动,如主题英语阅读、辩论和演讲比赛等,并让每个小组成员讨论主题内容、参与主题活动;而后教师可以依照学生或小组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3]。 除教师外,学生还应参与评价,通过填写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互评表或自评表,总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自身特点,为自己形成更清晰的定位,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人学习计划。

五、 结论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了英语教育质量。 基于形成性评价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顺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从而推进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混合大学
混合宅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油水混合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