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情前测优化学习活动建构
——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 Checkout time 板块学情前测为例

2023-03-26 10:34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张春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情板块建构

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 张春燕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 Checkout time板块学习活动建构为例,通过学情前测,对学生在进行“新学习”之前已有的学习基础进行科学观测和理性辨析,为本课例中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础的英语学习活动建构提供扎实的学情基础。

一、前测选择——确立学习活动建构的立足点

能否正确把握学生发展的起始状态,决定了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是否有针对性和适切性。为了客观、科学地寻找本案例中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我们采用“工具性分析方法”中的开放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情前测。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设计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原始水平进行测试,测试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包括学生未知的、困惑的、错误的知识经验。教师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儿童的原有状况,围绕前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效确立学习活动建构的立足点,助推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础的英语学习活动建构的优化。

二、前测设计——把握学习活动建构的起始点

“起点分析”是课堂学习活动有效建构的首要任务,也是核心任务。

首先,我们以对教材的把握为基础,围绕课程标准,依据课时目标,编制学情前测题,以此探测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本课是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 Checkout time板块, 本单元主题意义为探究分享意识的养成。本课时目标:(1)能在复习运用中熟练掌握食品类单词;(2)能在情景中运用本单元句型“Would you like...? No, thank you. ”“What about...? Yes, please.”等熟练地分享食物,并听懂“Would you like...too?”“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且能初步拓展运用;(3)能听、说、读、写字母Uu、Vv、Ww,能在情景中规范地书写单词;(4)培养学生与人分享的善良品格。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共设计了5道前测题(见图1)。

图1

其次,为了使本次前测更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了学情前测,以此探测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第1、2题旨在从单元主题的高度探测学生对本单元的认知程度,同时检测学生与话题相关的知识储备。第3题探测学生对各板块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哪些板块构成其学习的兴奋点,以便依托板块深化运用。第4、5题主要从学习兴趣及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以此决定迁移创新的角度及程度。为了确保本次学情前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我们组织教师团队对问卷内容进行了现场测试和情况记录,准确把握本课例中学习活动建构的真实起点。

三、前测分析——探索学习活动建构的优化点

“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以此为学习活动建构的理论基础,结合分类统计后的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积极探索学习活动的建构的优化点。

(一)创设主题情境,建立信息关联

数据分析:对于第1道前测题,A类学生能准确意识到“分享”这一层面,B、C类学生则需在教师的提示下,深入思考得出“分享”这一主题。说明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还需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

对于第2道前测题,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已学过的食物类单词。B类学生能说出部分食物类新单词,如hamburger;A类学生能说出较多的食物类新单词,如sandwich、 watermelon。学生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知识储备程度不一,需要在活动中进一步渗透及拓展。

活动建构: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基于以上学情前测分析及“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本案例围绕“分享”这一单元主题,以学习理解类活动为起点,通过“Enjoy a song:Make a pizza”学习活动创设关于分享美食的主题情境;通过问题“What food have you heard in the song ?What other food do you know ?”快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Read all the words about food”则强调从听、说、读等方面巩固复习,铺垫本单元文化背景并适时拓展新词;通过“Game:Look and repeat the words and sentences”,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 结构。

(二)串联板块重点,助力知识内化

数据分析:对于第3道前测题,A类学生能熟练朗读、表演各板块内容,同时还会拓展创新;B类学生能熟练朗读各板块内容,但在表演方面并不熟练,且在部分相似知识间存在混淆现象,如“Would you like...?”和“What would you like?”;C类学生在朗读、表演的准确度、流利度、自信度方面都存在不足。由此可见,学生对各板块内容掌握程度不一,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共性问题,如易混淆知识的区分、创编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突出重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以此为主线,串联各板块拓展提升活动。同时,还应注重活动建构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现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升。

活动建构: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理解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基于以上学情前测分析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应用实践类活动要求,我们进行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建构。首先,我们承接“分享”这一主题情境,通过问题“Where can we see these food?”,为各板块的复习提升活动创设情境“At a picnic”“At a snack bar”。接着,我们围绕各板块重点“食品类单词、分享类句型、字母Uu、Vv、Ww的听、说、读、写”,通过“Choose and act”“Recite and chant”等活动,进一步夯实重点知识。然后,我们考虑各板块活动间的层次性,在复习重点知识的基础上,适度拓展与延伸,创设“Spell and chant”“Spell and write”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地听、说、读、写字母Uu、Vv、Ww,形成新的知识结构;“Compare cake with cupcake”“Look and think(Checkout time:What would Alice like?How do you know that?)”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说明阐释、分析概括和比较判断等交流活动;最后的“Make a dialogue”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本单元重点知识,加深对主题的认知,实现能力的进阶。

(三)补白学习需求,促进素养提升

数据分析:对于第4道前测题,A类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B类学生能进行相关对话,但只限于书本中基本词汇和句型的使用,且不大熟练;C类学生缺乏自信,声音较小。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局限于单元核心知识在书本相似情境中的使用,学生的关联知识储备有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对于第5道前测题,A类学生希望有拓展阅读、挑战性的创编表演;B类学生希望学习一些食物类新词汇,对表演的欲望浓厚;C类学生希望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一些对话和表演。由此可见,三年级学生对表演类活动充满兴趣,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关联知识拓展学习的需求,如各层级学生都希望强化字母Uu、Vv、Ww的听写。

活动建构: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基于以上学情前测分析,我们关注到学生对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本单元核心知识及拓展相关知识的需求。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关于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要求,我们进行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的建构。以绘本Read a picture book为载体,把知识的拓展与本单元核心语言的综合运用,融合在绘本拓展阅读的情境中,如“Fill in the blank: ___ance’s adventure in the restaurant”,把字母的听写巧妙融于绘本封面阅读中;预测“What food is in the restaurant?Watch and choose:What is mentioned in the book?Read and find:What would Vance like?”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灵活运用单元核心语言获取文本信息;“Read and think:How can we know the word’s meaning?”让学生学会结合图片、文字理解拓展词汇cream、eggplant,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使学习得到迁移。我们通过“Create and act:My story in the restaurant(happy or funny)”,让学生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选择、评判,发表自己的新观点,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将能力转化为素养。

学情前测引导教师依据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优化学习活动的建构,助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有效落地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我们也期待基于不同课型的多种形式的学情前测,更好地了解、服务 学生。

猜你喜欢
学情板块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板块拼拼乐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建构游戏玩不够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