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照见我心

2023-03-28 08:10张茜齐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陪伴母亲妈妈

张茜齐

坦白地说,在我读《给妈妈当妈妈》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为它是一本对我而言有多大价值的书,也并未奢望它会成为一把帮助我稀释掉对母亲惧恶(wù)的活性炭料,就连读到它,也纯属巧合。但当我读毕,合上它时,心底那道筑在我和母亲之间的深墙瞬时有了垮塌的迹象,很快,趋于碎裂,眼睛沉溺在泪水中。

我实在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母亲不再亲近了,甚至提起“母亲”“妈妈”这样的词时,我自心底会升起一股排斥,甚或比排斥更糟糕的情绪。刚开始意识到这种情绪的时候,我很吃惊,因为我和《给妈妈当妈妈》的作者陆晓娅不同,她的妈妈是因为工作原因长期疏于对她的陪伴,那时的科技也远不如现在,越洋视频电话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此境况下,母女间的生分在那个年代成了必然。而我的情况恰恰相反,从小到大我都在母亲的陪伴中一路成长,一刻都不曾离开过,我们往日常常交心,我有任何心事都会对她说,像是一对闺中密友般亲近,无话不谈。然而,关系发展到今时这样敏感的地步,是我万万没有预料到的,也就很容易能预见当我第一眼看到《给妈妈当妈妈》这本书时,光是这书名就足以使我内心产生十分的抗拒。但或然,也正是这抗拒的心情让我对它滋生了一丝好奇,于是买下它,决心探个究竟。

开篇,晓娅坦言自己从一岁九个月时就离开妈妈生活,长时间没有妈妈在身边,妈妈又恰好是很少表达爱和鼓励的人,所以不论从身体到情感都没有和妈妈建立起良好的互通,直到妈妈查出罹患“认知症”,她不得不回到家庭,和弟弟妹妹一道,承担起照护妈妈的责任。但问题来了,从小到大和妈妈没有肌肤之亲,更没有过多交流的经验,现在突然要长时间陪伴和护理这位“陌生”的病中的妈妈,内心的矛盾和两代人同一屋檐下可能存在的冲突让晓娅对此忧心忡忡,用她的话说,“亲子关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互动”。好在,晓娅从事社会性工作,也研究和关注老年及死亡的课题,她很快调整好状态,接纳妈妈的逐渐失智,尝试和妈妈“在一起”,从“心理区隔”“物理区隔”走向融合,把妈妈每一次的臭脾气看作是正常的发泄行为并真诚理解。

看到这里,我有了在这本书中的第一次思考:晓娅和妈妈自小没有情感互通,幼年起就分隔两国,但在妈妈生病后,她却能这般义无反顾地履行女儿的义务,不仅没有怨言,还凭着自身新闻人的敏锐和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地站在妈妈的角度去关心和理解母亲。那么我呢?我的母亲在我念小学时因为和父亲的关系疏离,不得已选择分开,而后独自抚养我长大,给我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我记得那会儿母亲总是上夜班,下班了就带着年幼的我在老厂区的十字路口吃麻辣烫,路上遇到横穿马路的老鼠和狗,我吓得直哆嗦,母亲就一把将我搂起,护着我不被伤害。十几年来,母亲既是妈妈也做“爸爸”,把我照顾得很好。现在我长大了,自己也做了母亲,她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了,可我为什么要去责备她偶尔的抱怨和冷脸呢?和晓娅比起来,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带着更深的思考和愧疚,继续往下读。

晓娅在陪护妈妈的过程中,“麻烦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和妈妈打游击似的斗智斗勇。从起初不习惯的身体触碰,到后来可以自如地帮助妈妈洗澡擦身,晓娅在慢慢地了解妈妈、走近妈妈,更是常常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妈妈散步和睡觉。她虽然犹豫过要不要早早送妈妈进敬老院,想过这样放弃自己原本轨道的生活行迹来全身心地照顾妈妈是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但终究因为不舍和对妈妈本能的爱,晓娅和弟弟妹妹们十几年来就这么做着繁杂和琐碎的事,没有抱怨,并且都做得愈发的好。

于此掩卷,反思:我和母亲之间的隔阂大都是生活中细碎的小事,比如疫情前,我和妈妈去了一趟曼谷旅游,没有跟团,自主行走。一天早上,我们在酒店用过早餐后准备去咖啡馆坐坐,于是到地铁站搭车,等车的时候母亲不自觉地紧贴着我站在黄线的一侧,我心想,一人站一边吧,地铁进站了我们上车时会更方便些,于是提议她换到另一排,不承想,母亲面露难色,拒绝了我的建议。当时我气不打一处使,顾自迈开一步,嘴里嘀咕着:“这有啥嘛,又没说要分开。”母亲的脸色更怯了,紧随着我又靠了过去,那时,我很不耐烦。如今读到《给妈妈当妈妈》,看到晓娅说“当一切都变得陌生,陌生到让她不知身在何处时,那捏在手里的衣角,成了她抵御惶恐的秘密武器”。晓娅的妈妈患了“认知症”,常常忘记自己身在何方,极度缺乏安全感。而我的母亲那时身在异国,不懂英语更不会泰语也不识路,站在身边的我,自然成了她唯一的依靠,是她能触摸到的“衣角”,难怪她小心翼翼,生怕一个闪失就真的不知身在何处了,我又怎么能残忍地把她推向另一边,怨她此般“纠缠”呢?和晓娅对待妈妈的周到放在一起看,我真是羞愧难当。

再往下读,到后来,晓娅身患“认知症”的母亲在儿女的陪伴中度过了艰苦但也充满温情的十几年,现在终究还是走到了她人生“下坡路”的底端,不会刷牙、吃饭不懂如何嚼咽、下巴垂到胸口、走路跌倒或者撞到墙面,凡此种种,几乎失去了全部的生存能力,进了重症监护室。晓娅和妹妹在妈妈快要离开时,准备了好看的衣服和袜子,不考虑习俗中去世的人应该怎么穿或穿什么,只希望让妈妈再美一回,优雅地离开。

读到这儿,我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掉,是我在这本书里最为艰难的一次思考,也是修省:难道我要等到母亲离开的那一天,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她吗?我不会对此感到悔恨吗?就像书里晓娅讲过的一个概念,我的母亲时常忧郁和发脾气,大抵也是存在“童年的创伤”,晓娅妈妈的创伤是原生家庭疏于对她的关注,父母只顾其他姊妹而很少对她关心。

我的母亲不然,她生在一个爱她的家,唯一给她造成情感困扰和伤害的就是父亲了,那种缺失和忧虑对她而言是巨大的,由此而來的敏感和“对抗”其实是她在寻求保护和被爱,我应该去帮助她走出创伤,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去温暖她,让她明白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有人一直在爱着她。

猜你喜欢
陪伴母亲妈妈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鸟妈妈
给母亲的信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妈妈去哪儿了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