溻洗散联合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急性期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2023-03-29 13:58闫小宁赵一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应中医医院性皮炎

卞 旭,史 亮,孙 丹,闫小宁,赵一丁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基本特征是湿疹样皮损和剧烈瘙痒,常伴有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病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目前全球约有2%~20%的人群受到本病的困扰[1],儿童高于成人,有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学龄前儿童人群罹患皮肤病以湿疹最为常见,患病率高达18.71%[2]。治疗上虽然现代医学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其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及高额的经济成本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AD具有独特的优势,多项研究证实中医外治法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3-4]。溻洗散是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治疗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的外用方剂,临床使用20余年疗效满意。本研究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客观评价溻洗散治疗AD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5]制订诊断标准。①主要特征:瘙痒;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屈侧苔藓化或条状表现,婴儿和儿童面部及伸侧受累;慢性或慢性复发皮炎;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和AD)。②次要特征:干皮症;鱼鳞病/掌纹症/毛囊角化症;即刻型(Ⅰ型)皮试反应;血清IgE增高;早年发病;皮肤感染倾向(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损伤的细胞中介免疫;非特异性手足皮炎倾向;乳头湿疹;唇炎;复发性结膜炎;丹尼-莫根眶下褶痕;锥形角膜;前囊下白内障;眶周黑晕;苍白脸/面部皮炎;白色糠疹;颈前皱折;出汗时瘙痒;对羊毛敏感;毛周隆起;对饮食敏感;病程受环境或情绪因素影响;白色划痕/延迟发白。凡符合上述主要特征3项或3项以上,加上述次要特征3项或3项以上即可诊断为AD。

1.2纳入标准 符合AD诊断标准;7岁≤年龄≤60岁;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评分≤40分;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或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合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已知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或对相关药物成分过敏者;妊娠、哺乳期或3个月内计划妊娠者;其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纳入者。

1.4中止、剔除及脱落标准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皮损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器质性病变;受试者自行退出研究;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进行治疗;试验过程中患者接受其他试验治疗,干扰研究结果者;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患者。

1.5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2021年4—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共纳入156例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8例,所有患者进行意向性分析,试验组6例、对照组5例因疗效不佳、皮损加重而脱落,试验组72例、对照组73例完成研究。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SCORAD评分、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本研究经陕西省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20)伦审第(69)]。

表1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6治疗方法

1.6.1试验组 溻洗散组成:生地榆、苦参、黄柏、马齿苋各30 g,苍术、白矾各20 g(陕西省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煎煮方法:①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加饮用水1 000 mL,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5 min后,取药液放置至30 ℃待用;②7~12岁儿童:加饮用水1 500~2 000 mL,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5 min后,取药液放置至30 ℃待用。湿敷方法:使用无菌纱布折叠成6层,同皮损大小,将纱布置于药液中浸湿后取出,轻拧至纱布不滴水为度,外敷于皮损处,早晚各敷1次,每次20 min。湿敷后配合0.05%地奈德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25)外用,2次/d。连续治疗14 d。

1.6.2对照组 采用3%硼酸溶液(陕西省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湿敷,方法同试验组。湿敷后配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2次/d。连续治疗14 d。

1.7观察指标

1.7.1临床症状与体征 治疗前后参照欧洲AD研究组提出的SCORAD评分标准[6]评价2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包括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及影响睡眠程度,皮损严重程度包括红斑、丘疹或水疱、渗出或结痂、表皮剥脱、苔藓化、皮肤干燥6个方面。

1.7.2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DLQI量表或儿童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CDLQI)量表评分。

1.7.3临床疗效 以SCORAD评分改善率作为疗效判定指标,计算方法:改善率=(治疗前SCORAD积分-治疗后SCORAD积分)/治疗前SCORAD积分×100%。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症状消失,SCORAD评分改善率≥90%;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60%≤SCORAD评分改善率<9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瘙痒症状有所改善,20%≤SCORAD评分改善率<6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瘙痒未见减轻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 SCORAD评分改善率<20%。

1.7.4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记录并评价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并判断其与试验用药可能存在的关系。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皮肤病变范围、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及影响睡眠程度评分和SCORAD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及影响睡眠程度评分和SCORA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患者SCORAD评分比较分)

2.22组皮损严重程度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红斑、丘疹或水疱、渗出或结痂、表皮剥脱、苔藓化及皮肤干燥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表皮剥脱及苔藓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分)

2.32组DLQI/CDLQ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DLQI/CDL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12岁年龄段患者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及表5。

表4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7~12岁患儿CDLQI评分比较分)

表5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12岁患者DLQI评分比较分)

2.42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及88.4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急性期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14 d后疗效比较 例(%)

2.52组安全性比较 2组患者均未发现与临床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3 讨 论

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功能紊乱、皮肤菌群失调等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7]。Th2型炎症是AD的基本特征,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白细胞介素(IL)-4、IL-13等是介导AD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Th2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等产生,Th1、Th17和Th2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AD的慢性期发挥作用[8]。Filaggrin等基因突变导致的丝聚蛋白的缺乏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抵御外界刺激能力降低,使各种内、外源性蛋白酶进入表皮启动Th2型炎症,IL-4、IL-13过表达可以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下调表皮屏障蛋白的分泌,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9]。AD皮损及非皮损区均存在微生物的定植,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度生长和菌群多样性下降以及代谢异常,促进了皮肤炎症的进展。瘙痒/搔抓也是导致皮肤炎症加重和持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角质形成细胞、免疫系统和非组胺能感觉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10],可能成为AD新的治疗靶点。

外治法是直接作用于体表病变部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AD发于体表皮肤,外治法可直达病所。溻洗散是陕西省中医医院治疗皮炎湿疹的常用方剂,组方中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以皮治皮,苍术味苦性温,燥湿健脾,两药合用为经典方剂二妙散,共奏清热燥湿之功;苦参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止痒,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取其二药燥湿止痒之效;生地榆味酸苦、性微寒,凉血解毒,马齿苋味酸性寒,清热解毒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中挥发油成分能够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并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1];黄柏中生物碱成分能够下调IL-4等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12];苦参碱能够改善急性渗出炎症,对T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13];生地榆中提取物通过抑制组胺释放而发挥抗过敏作用[14];马齿苋多糖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溻洗散联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均能明显改善急性期AD患者临床症状、瘙痒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3%硼酸溶液联合0.05%地奈德乳膏外用,且安全经济,患者耐受性好,尤其适用于低年龄组人群。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特应中医医院性皮炎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益生菌在防治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探究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唐县中医医院
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
膳食对特应性皮炎影响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