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老年肿瘤放疗后纤维化的效果研究

2023-03-30 09:35张一思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尿激酶干扰素纤维化

张一思

肿瘤是指其细胞形态、结构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差异性,一般分为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现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其肿瘤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发病范围较广泛,老年人易发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肿瘤,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放疗技术随之应用广泛。但是因老年肿瘤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度减少,这就导致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其中皮下组织纤维化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且起病隐匿,表现为进行性气急、呼吸困难及以低氧血症为主的呼吸衰竭,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及干鸣音,有不同程度发绀,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1,2]。部分患者发展为进展性纤维化并有复发性皮肤感染,在某种程度上纤维化会导致淋巴液及组织间液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淋巴水肿,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且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尿激酶联合干扰素对老年肿瘤放疗后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接受放疗后纤维化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3.44±5.8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73.42±5.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恶性肿瘤,且接受放疗;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④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的患者;②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其他高度传染病的患者;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⑤合并其他化疗禁忌证的患者或者肿瘤已远处转移的患者;⑥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且不能对检查工作配合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28,规格:300万IU)300万IU,1次/d,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90,规格:50万U)治疗,20万U,1次/d,静脉滴注;尿激酶冻干粉制剂在4~10℃保存,已配制的注射液在室温下(25℃)8 h内使用,冰箱内(2~5℃)可保存48 h。两组均治疗 30 d后评估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应每周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潜血,以防止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出血。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4]: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皮下组织及皮肤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好转:治疗后患者皮下组织有部分软化,对于身体活动受限部位可以进行适当活动,且在放疗后局部皮肤发生变化;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皮下组织明显软化,运动不再受限,局部皮肤有轻微变化;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和皮下组织完全恢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不良事件包括凝血障碍、出血、大便潜血、白细胞下降、发热。

1.4.3 症状积分 使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总分18分,分数越低说明恢复状况越理想[5]。

1.4.4 SAQ评分 使用SA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量表共19项问题,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的认识5个方面,每个选项分为1~6分,标准积分=(实际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100。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发生凝血障碍0例,出血0例,大便潜血0例,白细胞下降 4例,发热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10/50);观察组发生凝血障碍0例,出血0例,大便潜血0例,白细胞下降6例,发热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0% (13/5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症状积分(15.97±3.52)分与观察组的(15.13±2.42)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积分(6.69± 1.60)分低于对照组的(12.31±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SAQ评分(35.73±4.39)分与观察组的(34.58±3.33)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AQ评分(70.14± 5.50)分高于对照组的(46.62±6.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AQ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3 讨论

原发性疾病手术及肿瘤疾病如支气管肺泡癌、肺淋巴瘤等是引起急性肺纤维化的病因之一,可能的机制为肺泡壁炎症诱发炎性免疫反应,刺激肺纤维母细胞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造成肺结构紊乱,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单元进行性丧失[7]。老年肿瘤患者在临床上以手术、放疗及化疗为主。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减弱,对各种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增加,致癌因素多年积累,已成为肿瘤疾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对于年纪较大的肿瘤患者,其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几年,放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老年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前可提升病灶组织的准确定位以提高治疗效果,在定位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应体位固定设备的应用对体位误差实行合理的调整,联合CT模拟方案或者是磁共振成像(MRI)实现对病灶组织的图像采集,不仅可准确判断病灶组织方位,还可以构建三维假体,从而提高定位准确度[8]。放疗是将射线治疗与计算机完美结合,借助计算机实现放疗的计划制定与优化,借助对CT图像开展专业化的处理,结合多种射线的特征以及物理学特性等实现对患者的病情处理,采取相应的照射方案、计量权重、射线类型以及入射的方位等实现对不同照射部位不同剂量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同时可以对健康组织进行保护[9-11]。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差,如果治疗时射线一旦伤害到周围其他正常组织时将很难恢复,长期治疗过程中则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针对肺功能较弱的肿瘤患者则需要在手术前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积极控制炎症,在术后如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则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测,从而掌握患者身体内部变化状况[12]。目前国内对急性肺纤维化、老年肿瘤患者关于此疾病的并发症报道较少,且随着年纪增长发病几率升高,从而影响了治疗难度,影响临床疗效。所以对于老年肿瘤术后急性肺纤维化患者应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随着纤维化的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的皮肤感染状况,淋巴液和组织间液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积聚,引起淋巴水肿[13,14]。尽管淋巴水肿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国际上,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重点之一。

放疗期间发生纤维细胞纤维化情况,主要特征是类似于肿瘤细胞的异常或恶性增殖现象[15]。对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纤维化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后可以看出,肿瘤放疗后发生纤维化,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都有显著升高现象,其中糖类抗原15-3(CA15-3)是最常见的可作为确定病情的相关指标。有研究发现,干扰素对肿瘤放疗后发生纤维化有积极改善作用,但结果并不理想[16-19]。本次研究中对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老年肿瘤放疗后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使用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老年肿瘤放疗后纤维化的效果优于干扰素单独治疗。分析原因,主要是尿激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还能降解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20,2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凝血障碍、出血、大便潜血等不良事件,白细胞减少和发热的病例稍多,但程度并不严重,经过对症治疗后一切恢复正常,表明该治疗方式是高度安全的。本实验证实了尿激酶联合干扰素可以促进纤维化的改善。然而,尿激酶改善纤维化的机制和过程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应用尿激酶联合干扰素治疗老年肿瘤放疗后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激酶干扰素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