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3-03-30 09:36王锡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谷维素炎性综合征

王锡振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常见性且多发性疾病类型,以腹痛、腹泻、腹胀和黏液便为主要临床表现[1],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明显特点,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是现阶段临床关注的重要疾病之一[2]。现阶段,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对2018年3月~ 2020年12月期间收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 收诊的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②无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③无合并肝肾类疾病;④无合并心肺类疾病;⑤无合并精神类疾病或精神障碍;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会认证后准予实施。研究组男 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8.62±3.1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病程(9.89±1.57)个月。对比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7.91±3.22)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病程(10.05± 1.6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使用金双岐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24片)和谷维素片(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196,规格:10 mg×24片)治疗,其中,金双岐片口服,2 g/次,2~3次/d,以温开水或牛奶冲服,谷维素片口服,10~30 mg/次,3次/d,共计治疗14 d。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金双岐片、谷维素片联合自拟安肠汤),金双岐片和谷维素片使用方法与对比组相同,自拟安肠汤药方组成包含柴胡 24 g,川芎、香附、芍药、白术各12 g,陈皮、枳壳、防风各10 g,甘草6 g,如患者存在久泄症状可加入炒升麻3 g,如患者存在舌苔黄腻症状可加入黄连6 g,如患者存在腹痛症状可加入元胡5 g,如患者存在腹胀症状可加入乌药3 g、紫苏梗5 g,水煎制剂取汁,温服,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计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TNF-α、IL-4、IL-8、CGRP)水平、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临床通用的《临床症状积分评定表》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评定,包含腹泻、腹胀、腹痛和黏液便四项,其中,3分为重度症状,0分为无症状,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轻[3,4]。疗效判定标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表示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且无腹泻症状;有效表示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且腹泻频率降低;无效表示患者胃肠道功能无改善且腹泻频率未减少或持续[5,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4、IL-8、CGRP水平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水平比较(,pg/ml)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水平比较(,pg/ml)

注:与对比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黏液便积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发生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比组中发生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05)。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为持续发作或间接发作疾病,致病因素与胃肠道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中枢感觉异常、肠道感染及炎症反应、精神心理因素等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7,8],患者大便性状改变且存在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表现,少部分患者存在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多汗等自主神经失调等表现[9],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发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占比可达62.7%[10],给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且病症易反复,治疗难度高,逐渐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长期以来,临床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使用金双岐片和谷维素片进行治疗,为典型西药治疗方法,金双岐片能够有效对患者体内正常生理细菌进行补充,对肠道菌群平衡起到有效调整的作用[11,12],还能够清除、抑制潜在危害性细菌,从而改善腹泻症状,而谷维素片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平衡障碍的功效[13],在改善腹泻症状中亦起到一定效果,两药联用虽可改善腹泻症状,但疗效相对不够理想,患者炎性指标改善相对不明显且临床症状积分下降幅度不大。随着中医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属于腹痛和泄泻范畴内[14],发病机制多为脾虚、肾虚及脾胃虚弱,中医治疗重点集中在温肾健脾、疏肝涩肠等方面,自拟安肠汤中含有的白术、柴胡、川芎、香附、芍药、陈皮、枳壳、防风以及甘草等成分均能够起到缓和胃肠蠕动、补脾益气,从而有效排出肠内积气,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改善肠壁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15],且该中药方可依据患者不同症状表现酌情增加药方,更易保障治疗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促进患者病症改善及康复。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4、IL-8、CGRP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泻积分、腹胀积分、腹痛积分、黏液便积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炎性指标并降低临床症状积分,另外,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比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了解到,相比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切实提高治疗效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05)。可见无论是西药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具用药安全性,本文结果与于昌海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具有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切实减轻炎症,改善临床症状,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治疗安全性,有效促进患者病症康复并早日回归社会生活,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谷维素炎性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
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键合物对软质奶油的水分分布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