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语》

2023-04-03 01:16
文化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卫灵公礼治卫国

论语·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评析】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用上面这番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起不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

【评析】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并能牢记所学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念把它们贯穿起来。”

【评析】这里,孔子讲到的“一以贯之”,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訴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将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能够不做什么就使天下得到治理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正地坐在王位上罢了。”

【评析】“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猜你喜欢
卫灵公礼治卫国
按兵不动
弥子瑕是对是错?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Brushless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出乎自然
卫国入朝将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