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方式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留心观察”单元为例

2023-04-05 09:08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核心作业素养

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李 曦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为形式组织与呈现,按照各学段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主题,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凸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又要求教师改变以静态知识讲解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创新适合时代的教学方式,提升语文课程内容的质量,从而促进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以上要求对语文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因此,适当地给语文课堂教学一些松弛感,给学生一些松弛感,给教师一些松弛感,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不会流于表面和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急功近利的恶性循环,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一、“松弛备课”:整合资源,由单一静态转向多元动态

高质量的备课是进行高质量教学的起始环节和必备环节。传统教学中运用简单的教具进行教学的方式早就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中的现代化教学。“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甚至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教师的水从哪里汲取?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思考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水平高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数字资源已可轻松获取。在语文新课标的推动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由国家课程资源中心到省市资源平台,再到学校特色资源库的多级资源网络,而且众多非教育平台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数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中。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学习强国”,这个平台可以说是网罗众家、博采众长。“学习强国”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资源都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学习强国”还引入了其他平台资源,如“慕课”“博雅大学堂”等教育资源,利用一些跨媒介的阅读平台,形成真正的共享课堂。面对如此强大的资源库,教师完全可以“松弛备课”,整合资源,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掘日常生活资源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索生成重要问题、实验成果等显性资源,以及师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隐性资源。

当今世界并不缺乏资源,但缺乏一双可以发现资源的眼睛。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留心观察”单元为例,单元导读提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互联网各种平台存在大量关于这方面的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众多资源素材中,选取与学生的感官最匹配的资源,它可以是音频,可以是图片,可以是一张观察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可以利用的。虽然教师不缺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就要满满当当。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多元动态的资源进行整合,选取最具典型性和扩张力的素材,以一当十,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学会给资源做减法,才能让课堂“松弛”下来。

二、“松弛课堂”:情境体验,由理性抽象转向具体真实

苏霍姆林斯基笔下有一所学校,那里的学生会在草坪上做家庭作业,在饱含清新空气的野外看书、讨论,在自己种下的葡萄藤上摘果实,这种松弛的学习氛围与新课标中所提到的实践性要求相契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笔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留心观察”单元时,就把课堂搬到了教室之外。

其中,《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重点描写通过连续细致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特征。“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是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与三年级的观察单元相比,语文素养能力的培养呈螺旋式上升。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笔者直接带着学生走出了教室,来到了学校满墙的爬山虎前,让学生对照着书上的文字去观察爬山虎。短短20分钟的时间,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回到教室后,笔者再将观察项目单分发到每个小组,让学生交流,并合作学习。学生很快就把文章中爬山虎的颜色、样子、生长位置和特点全部找了出来,并且对照着在操场上的观察,形成了十分详细的观察记录。

笔者通过创设真实的观察情境,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大作家叶圣陶能写出好文章的秘密就在于细致、连续而用心的观察,以及准确而形象地记录。其实,学生对于生活的留心观察是需要引导的,兴之所至或是无意的相遇未必能在他们内心留下深刻印象。观察是需要“聚焦”的,这种“聚焦”就是有目的的观察。结合单元提示,笔者在学校农耕园带领学生分别种植了大蒜、鸡毛菜,同时让学生在家里连续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通过养一养、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小豆芽,从感觉和触觉方面对豆芽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分享学习成果环节,各小组汇报形式自选,可多样化,如借助新闻采访形式、课本剧形式、演讲式。各小组的书面报告都各具特色,有的将植物生长过程画进报告;有的创作了连环画,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笔者也通过美篇、校园微信公众号、班级黑板报等多渠道,展示学生的各项物化成果。教室后面高品质的生命角也在各小组的通力合作下,应运而生。实践以语文的关键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线,学生利用科学、信息、美术等学科辅助,提炼和整合零散、孤立的各学科知识,提升了写作表达的欲望和技巧,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了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善于观察的眼睛,用心去感悟身边的一草一木,从而更加关注生活,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几乎没有说话,将整个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笔者坚信未来的课堂应当是松弛有度,更加具有自主性、社会性、未来性的,学生的学习也必须是在贴近生活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的。

三、“松弛作业”:层次清晰,由传统基础转向拓展提升

评测学生单元学习的效果、延伸课堂内容、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是作业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基础性作业,如机械性的抄写、练习作业等。语文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本着聚焦单元整体,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原则,因材施教;要充分体现基础知识的贯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做到基础作业、提升作业和拓展作业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学提示是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依据相关的要求,紧扣教材,根据课后问题,结合学情,精心设计作业内容。

以《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为例布置分层作业时,笔者要求学生挑选一株喜爱的植物或动物,仔细连续地观察,可以用彩色画笔画一画,也可以用笔墨写一写观察日记,甚至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拍摄植物和动物的视频,结合所见所思,配上恰当的文字。对这样的作业,学生很难不喜欢。教师用这种松弛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切实将语文作业导学、助学、评学的功能运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半个多月的观察积累后,学生除了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还形成了丰富且真实的观察记录。但相较于观察记录,本单元的目标“写好观察日记”更讲究“表达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通过呈现优秀作业和优秀习作,分析观察记录与观察日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明晰要将观察记录表中动植物变化明显的内容进行具体翔实的描写。例如,由绿豆想到“碧绿的珍珠”,由“绿豆破裂”联想到“爸爸露出的白肚皮”等。如果说在学生的心目中,对作业的印象都是快乐的、自由的、充满乐趣的,那么,当他们走出教室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四、“松弛评价”:知行合一,由“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

语文核心素养说起来很抽象,而学科质量标准是相对较为具体的,可测、可评、可操作。那么,该怎么去评价语文核心素养是否达成呢?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有待实践和探讨的部分。值得认可的一点是,不管运用何种方式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两个重点都不能脱离评价的整个体系。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单元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结果实施评价,逐步达成学科质量标准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单元形成性评价重点将学生日常学习状况作为核心内容。因此,笔者创设了学生个人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涉及多个主体的评价量表,客观、准确、动态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一来,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被评价”到“主动评价”,以此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观察单元的学习活动中,笔者根据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设计了不同的评价表,观察并评价学生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的表现。评价表不仅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也将学生的成长痕迹留存了下来。

单元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整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编制练习题,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的单元学习目标。在这个观察单元的总结性评价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甲、乙卷,两份问卷由三个重要板块构成,即“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练手”,在核心素养评价指向方面各有侧重。语文大单元教学在核心素质的基础之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将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核心环节建立合理联系,从而创新教学环境,为师生带来松弛开放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经历了必要的思考过程,形成了特定的语文思维方式,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经历了选择、组织、归纳、整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提升了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力。未来,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是教育深度变革的必然。

从传统“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双基”,到2011年版语文课标“三维”目标,直至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这种发展和定位,使语文课堂由传统的知识教学、技能培养到“立德树人”的转型换代。不管怎样,教师始终要以教材为圆心,整合多元动态的资源,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向外进行学习辐射,设置知行合一的评价标准,让语文教学真正指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作业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