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教育
——“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

2023-04-05 14:58
学苑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劳动

朱 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社会管理保障局教育督导组,江苏 南通 22633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他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在“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体系里,陶先生又提出了五大目标,其中一大目标就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非劳动的生活就是非劳动的教育”。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似一盏明灯,至今引领着我们教育人教育行动的方向,学校也应该重视和发展好劳动教育。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科技迅猛发展,劳动技术飞速提升,学校更应与时俱进,思考、筹划该如何发展、组织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笔者所在的区域就顺应时代潮流对“新劳动教育”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新劳动教育”的内涵解读

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勤劳能干、刻苦奋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勤劳”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品质。正是因为勤劳,我们的祖辈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改天换地的美好社会,劳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更让人向往。

劳动不仅仅为人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也同时丰盈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蕴含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教育思想。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陶行知先生的论述有力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社会之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劳动技术领域的极大变化,与此同时,学校的劳动教育内涵和外延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拓展。在当今时代,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指集体的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它应该涵盖更多方面,我们称之为“新劳动教育”。笔者认为凡是动手、动脑,有利于启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都应该归属于“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新劳动教育”它指向于儿童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培育,指向于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具有时代性、前瞻性,是以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的。

二、“新劳动教育”的价值追寻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是极度认同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非师生共同用手做事不可”,陶行知先生的话语可谓一语中的。劳动教育主张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对生命的思考,它可以促进儿童用手又用脑,既发展动手能力,又培养思维品质,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也指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具有劳动素养已成为“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是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和健康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教育活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新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它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实施“新劳动教育”也变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不可替代。在如今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生产劳动渐渐被机械化取代,工业化发展速度迅猛,然而不管社会如何进步、发展,劳动依然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社会得以前进和发展的亘古不变的法则。在新的时代,劳动教育应更聚焦于手脑并用的一切活动,它对于儿童道德品质和思维发展的作用依然是不变的,而且是有增无减的。因为当今这个时代,更呼唤既愿意动手实践又有自己独特思维的全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是可以既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又有“脚踏实地地付出”的实干家,而这样的人才正是“新劳动教育”所致力培养和铸就的新时代接班人。

三、“新劳动教育”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内在关联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生活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浑然天成的。他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劳动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教育一脉相承、息息相关。世界上没有离开劳动的生活,也没有离开生活的劳动,劳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也更有意义。当今时代,笔者所提出的“新劳动教育”具备劳动教育的一切特征,同时又是在传统劳动教育上的一个外延更为广泛的劳动教育,它将新时代的手脑并用、富有创造的活动也归结到劳动教育的板块中,是更具有时代气息的劳动教育。它研究范围更广,研究内容更多,但依然是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生发并实践的,是对“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实践。

四、“新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新劳动教育”是富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它依然围绕“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教育主旋律,是以培养新时代儿童的劳动素养,促进儿童创造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是“新劳动教育”实施的主体,但“新劳动教育”又不能囿于学校,它应该更具广度和深度,是一种多维的、重实践的教育,它应该贯穿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学程育人。

(一)全方位育人——“新劳动教育”注重多方育人,突出合作性

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仅仅是学校,还应发挥家庭、社会等多种育人渠道的作用,整合资源,联合外力形成一股“新劳动教育”的合力,发挥全方位育人的功效,才能事半功倍。

笔者所在的教育区域中很多学校都在致力于“新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有些学校在班级中尝试“绿植培护”这项劳动教育的项目实践,该项目分为“选种、播种、发芽、施肥、收获”等多个子项目的实践研究。而每一个子项目的研究都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育人阵地。在项目实施的初期,学校就邀请了区域农业技术指导站的技术人员到校给孩子们做植物生长的专题知识讲座,教孩子们学会如何选择种子才能保证高的发芽率,帮助儿童了解浇水和施肥得有多少的量才能既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又不至于浇水太多而导致植物死亡等基本的种植培护知识。凡此种种,依托社会力量,拓宽更多渠道,获取全方位知识,这正是“新劳动教育”所追求的多方育人,多渠道获取知识的体现啊。“绿植培护”过程中,孩子们既关心自己所培护的绿植是否能健康地生长,更关心和爱护同学们培护的其他的绿植。有时孩子自己培护的绿植叶子黄了,或叶子上生出了小斑点,就会积极想办法查找资料或咨询家长、同伴,和同伴合作研究,找到“病因”后再“对症下药”,这种参与的过程正是儿童在不知不觉间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正是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在这种经历中,儿童不仅能得到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能锻炼自己遇到问题去研究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会让儿童受用一生的。儿童在培护绿植的过程中,看着自己精心种植的绿植一点点长大,渐渐成熟,那份收获的喜悦是由内心深处生发出的最原始、最纯真的快乐。

全方位育人,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新劳动教育”定然会因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功效而熠熠生辉。

(二)全过程育人——“新劳动教育”注重纵向联系,突出过程性

劳动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因而对儿童的劳动教育也应该是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逐级提升的,它应该具有序列性、过程性,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新劳动教育”更应该注重活动的纵向联系,突出序列性、过程性,让儿童能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活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笔者致力于乡村学校“新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为了让儿童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笔者曾带领儿童做过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项目:《南通沿海地区劳动工具变迁的调查与研究》。该研究项目是“新劳动教育”项目中具有创新性的一个项目,极具挑战性,也是一个高难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笔者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将研究分解成几个子项目,落实到不同的年段进行研究。四年级时重点了解南通沿海地区劳动工具的名称、样子、功能,以表格形式形成一张汇总表;五年级时在四年级的研究成果上更进一步深入,除了知晓该劳动工具的名称、功能,还要再深入研究该劳动工具的“前世今生”,了解我们的祖辈为什么要将劳动工具渐渐改造成今天这个样子?劳动工具改造前后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生产劳动带来的便利,以此感受到我们祖辈的聪明才智;六年级时再深入了解除了百姓现在正在使用的劳动工具外,在历史上,我们南通沿海地区还有没有其他的劳动工具,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历史演变是怎样的?它们后来又为何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成为历史了呢?这个研究项目是一个系列,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序列,该研究结合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注重了纵向联系,突出了育人的过程性,取得了极大成功,对于儿童的实践研究能力的发展、劳动素养的培育均具有积极意义。

全过程育人,强调了“新劳动教育”的过程性。人们常说,不要只注重事情的结果,有时追求结果的过程本身就很美好。确实是这样,“新劳动教育”实践和研究的快乐和收获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美好的实践过程中,儿童创新能力、劳动素养的培育也正是在这些探究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并最终形成影响儿童一生的综合素养。

(三)全员育人——“新劳动教育”注重全员参与,突出参与性

“新劳动教育”的参与主体永远是全体学生,而非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享”。只有全员参与的劳动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因为劳动对象本身就是社会上一切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人”。

为了鼓励学生全员全过程全员参与“新劳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笔者在班级做“新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时就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发出活动倡议书,号召每一个儿童都以百分百的热情加入到“新劳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中来,号召所有家庭以百分百的热情支持学校的这一项研究活动。为了让活动更具实效,对儿童更有鞭策性、鼓励性,笔者设计了“劳动争章记录卡”,每掌握一项劳动技能,都要接受班级劳动委员或家长志愿团的考核,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一枚“劳动奖章”,每集满十枚“劳动奖章”就可荣登班级“劳动小达人”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祝贺和表扬。不仅如此,笔者还发挥新时代新媒介的作用,每个周末布置学生利用微信小视频在班级群内打卡一项劳动,可以是炒一道菜,可以是洗一次衣服拖一回地,打卡的目的是为了敦促学生全员参与到班级组织的新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来,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爱劳动的品性,形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劳动素养,成为习总书记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笔者还曾经带领儿童在校园种植区中开展过“百草园探秘”系列研究。全班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自行找一项适合我们地区种植的中草药进行项目研究。为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我让各小组的组长对组员的任务进行分工:一名学生负责前期文献资料收集调研,调研结果在组内汇报,小组商量确定研究项目;一名学生负责研究种子种植、发芽期的培护知识学习,学习成果在小组内交流并指导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种植,静待种子发芽;一名学生负责植物生长期中的培护知识学习,一名学生负责中草药成熟收获的储存、加工等知识收集;组长负责统整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成整个研究项目的微型研究报告。这一项小型的研究项目,组内孩子均有研究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孩子们参与研究热情高涨,研究成果让老师们都大为惊叹。

五、结语

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全员参与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对于“新劳动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新劳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指向于全体学生的素养提升,具有时代感和普适性。

新时代呼唤“新劳动教育”,“新劳动教育”是站在新的历史时代,对以往劳动教育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更是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时代诠释。学校应该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生活教育理念,创新“新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孜孜不懈地努力!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劳动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